光明人生-第十三回 宗教信仰導人生,關帝慈悲啟智燈

光明人生-第十三回 宗教信仰導人生,關帝慈悲啟智燈

第十三回 宗教信仰導人生,關帝慈悲啟智燈
 
詩曰:
      宗教示人以真理。
      智慧信仰方不迷。
      古聖先賢施明訓。
      淨化心靈道可期。
 
濟佛曰:
      宗教之目的旨在追求人生的理想,進而由理信而悟明真機,造化萬物而通達其妙,故而,非以迷、以爭而論,乃純以淨化心靈而立一神性之人格,唯觀今世道人心,對宗教信仰的探討未深入,以致造成諸多盲從、迷惑、威嚇、利誘而勉強入信之事,無形中把宗教信仰的精神教義抹上一層神秘的色彩,這都是世人缺乏正見正信,智慧未明所致,要知,宗教本是追求人類心靈自由的東西,不是束縛自己,煩惱自己,枷鎖自己,否則就表示信仰走偏了,智慧被蒙蔽了。今夜「光明人生」榮請關聖帝君慈悲來為世人開示宗教教義,闡示信仰真詮。劉生坐上蓮台,準備出發吧!
 
劉生曰:
      好的。弟子已坐穩蓮台,恭請恩師帶引起程。這回談到宗教信仰,真是契合人心。恩師認為生活與信仰何者為重?
 
濟佛曰:
      生活以信仰為依皈,信仰以生活為實現,兩者相應相行,解行並重才能圓滿。
 
劉生曰:
      然而生活是個大本營,難不成人一定要為信仰而活嗎?
 
濟佛曰:
      話倒不是如此說,而是要讓世人領悟生命的奥秘是在求解脫去痛苦,求得大安樂,唯有以真理的信仰運用於生活之中才能顯而易見。你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待會就直接請關聖帝君開示好了。 前方目的地已到,準備下蓮台,整肅衣襟,隨為師進去吧!
 
劉生曰:
      恩師,這是什麼地方,弟子看來蠻眼熟的,卻一時想不起....。(此刻但見入門的香客不絕於途)
 
濟佛曰:
      這裡是台北市區內一座遠近馳名的某某宮,供奉的主神為關聖帝君。司禮神已在門前久候了,劉生不要耽擱時間,快向前參禮。
 
劉生曰:
      弟子參叩司禮神聖安。
 
司禮神曰:
      賢生不必多禮。歡迎濟佛師徒蒞臨敝宮,請兩位入宮稍坐奉茗。
 
濟佛曰:
      不勞煩同禮神了。劉生速入宮內參見關聖帝君。
 
劉生曰:
      好的。(此刻濟佛入宮內先與關聖帝君作揖招呼,劉生不敢怠慢,緊隨而至。)
 
濟佛曰:
      劉生快向關聖帝君參禮。
 
劉生曰:
      弟子參駕關聖帝君聖安。今夜前來叨擾,懇請恩師慈悲開示宗教認知,以充實「光明人生」內涵,醒化民心。( 此時關聖帝君慈光普放,一股浩然正氣充滿宮中,令人不禁肃然起敬。)
 
關帝曰:
      賢生免禮。行善道業宏開,頗受善眾稱讚,爾堂諸子矢志衛道,可喜可嘉,惟仍須精進努力為勉,以期宗教信仰深植民心,聖業普及廣利世道。
 
劉生曰:
      叩謝聖恩加被,叩謝恩師慈仁教誨,弟子等自當齊心力挽世道人心,以謀鸞門聖業千秋為職志。如今人們對宗教信仰的認知含糊不清,有些人往往認為「拜神」就是信仰,還請恩師開示,其間兩者有何不同? 
 
關帝曰:
      以出發點而言,兩者皆不出虔誠之發心;以目的而論,「拜神」乃屬暫時的抒發排解,是有形的層面,而「宗教信仰」則屬永久的精神寄託,是一種無形的念力集結,它不止於「拜」,更是透達人性的本能。觀今世人,為滿足自我利益,不能深切體認宗教信仰的真義,以為到宮廟才是「拜神」,殊不知神不只在廟堂之中,更在人的心中。
 
劉生曰:
      恩師是說:佛在心中莫遠求,恕弟子之愚,既言神佛在每個人的心中,那求神拜佛用意又何在呢
 
關帝曰:
      芸芸眾生,根機不同,教化自然有別,聖佛之所以稱聖稱佛,乃對眾生未能覺悟而言,同樣地,求神拜佛乃因於眾生未輸悟宗教真理所然,故而,宗教往往為了接引眾生向善為道,求神拜佛成了信仰的途徑,從中認識宗教法益,開啟智慧之門,建立信仰的根基,也作為聖凡間的橋樑。吾在此深盼世人皆能早日了悟,放下我執,勤修心中佛,才 是解脫之道。
 
劉生曰:
      教信仰是否也因眾生根機不同而有層次之別? 
 
關帝曰:
      信仰主於個人的智慧與信念而有種種不同的層次,一般可概分三類:上者取其提昇人類性靈的高深思想,中者著重於繁文缛節的禮拜儀式,下者則流於巫術怪力的神秘色彩。
 
劉生曰:
      宗教信仰給世人的影響力至大,譬如世人以偶像的認定即是一例,恩師能否藉此開示,供奉聖像對宗教信仰有何作用?
 
關帝日:
      宗教信仰是不以崇拜偶像而稱,凡間供奉神像的作用,仍是為了接引眾生而設,從聖像中使人興起「見賢思齊」之心,讓人生起仰慕效法之思。這就好比每一國家設有國旗一樣,用來代表國家精神意義,使國民產生向國之心,激發愛國情操;懸掛國家元首肖像的用意也相同,用來啟迪國民仰慕之情,以及對領袖赤誠效忠之意。俗云:「藉假修真」,亦是指任何神祇的雕像只是「假相」,修道者應藉此「假相」(象徵意義)而真修菩提大道也。
 
劉生曰:
      再請問恩師,宗教信仰何以有正信邪迷之分?如何來區別呢?
 
關帝曰:
      宗教信仰是探討生命的奧秘,而發諸於內心的一種需求,不是透過怪誕不經,恫嚇妖術來達成,是以,宗教信仰的本身絕不含有神秘色彩,更没有所謂正邪,它是理智的上乘,是促進人類進化的原動力,是清醒人生的良藥,惟若世人心迷不悟,則易入偏走邪也。正信與邪迷之分,唯在真理,真理示教,自無疑惑。
 
劉生曰:
      那造成世人信仰迷惑的原因又是什麼?
 
關帝曰:
      造成信仰迷惑的原因不外乎:
(一) 自負者—未加深研。
(二) 執片面者—盲目附和。
(三) 竊教義者—自立其說。
(四) 不解教教義者:未明奥理。
(五) 畏懼宗教者―視戒生畏。
以上五種因素,皆易產生「人云亦云」之習慣,不明就理,自為迷之來也。
 
劉生曰:
      原來如此,那又該如何來引導世人走向智信之途?
 
關帝曰:
      所謂「智信」,簡言之,乃經過慎思明辨的探究而確立的信仰。導引智信之法有:
(一) 減除疑慮,堅定信心。
(二) 循循善誘,圈而教之。
(三) 微微勸告,脫離邪信。
(四) 實例探討,符合真理。
 
濟佛曰:
      關聖帝君開示教義,深入淺出,道理甚明,希世人循入智慧,多遵古聖先賢箴言明訓,才能昇起性靈之光。今夜著書時間已到,就此打住,劉生速向關聖帝君辭駕準備回堂。
 
劉生曰:
      叩謝恩師開示法要,弟子就此參拜辭駕,但願來日能榮恩師提攜,惠賜靈光,脱洗凡俗。
 
關帝曰:
      賢生不必客氣,你有此道心,吾甚欣慰,希願爾等齊心推動,宣揚聖道真理,破除異端迷信,使宗教的根源永脈不息,使信仰的真詮啟世無明,使世人都能擁有一盞智慧明燈,照亮心靈的深淵。既是著書時間已到,吾亦不便挽留,就此送別,後會有期。
 
劉生曰:
      弟子已坐穩蓮台,請恩師帶引回程。今夜恭聆關恩師一席話,受益良多,没想到宗教信仰的層面是如此的廣泛而深奥。
 
濟佛曰:
      宗教信仰是人生的導航,在此奉勸世人,應即早建立智信的方針,勤修大道真理,才能衝破黑暗,迎向光明的彼岸。行善堂已到,劉生下蓮台,魂魄投體。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