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雜誌219期已於113年4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行善雜誌219期已於113年4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佛陀教你一個簡單的改命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個老人,他有五個孩子,但是個個都不養,他走投無路,只好沿街乞討,當叫花子。他覺得人生充滿了痛苦,也怨恨自己孩子的不孝,同時也對自己晚年悲慘的命運無可奈何。 

    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他就請問:「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有什麼辦法能改變我的命運?」


    佛陀就問他:「你知道感恩嗎?」

    老人回答:「我不懂什麼叫感恩,請佛陀指點迷津。」

    佛就指著他要飯的拐棍說:「你對你手上的這根拐棍感恩嗎?」

    老人聽了這話,想想說:「我當然感恩這根拐棍了!我出去要飯,遇到了凶狗,它是我的打狗棒。在崎嶇的道珞上行走,上坡下坡,他是我安全的支撐。我累了的時候,就枕著它睡覺,它是我幸福的依靠。因此,對這根拐棍,我真正要千感恩、萬感謝啊!」

    佛陀就歡喜讚歎說:「善哉善哉!那你從今以後,就天天拿著這根拐棍,不間斷地去說感恩,說到一定的時候,你的命運就改變了!」


    老人聽了佛的教誨,深信不疑,從此以後他就天天說感恩。不但對拐棍說感恩,也感恩施捨給他的一切好心人,乃至最後也感恩傷害他、欺騙他的一切惡人。感恩讓他的內心再也沒有一絲毫怨恨之心了,只有感恩在心。久而久之,他就契入了一種三昧,名叫「感恩拐棍三昧。」

    有一天,佛陀又在講經。老人心想:「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佛陀賜予的,我要去感恩!」於是他就去聽佛講經說法。

佛陀見到他來了,竟然就對大眾說:「我們今天請一位老修行來講講他的感恩三昧。」於是佛陀就把他請上臺,請他講述他感恩的故事。剛好那一天,他的五個孩子也在下面聽經,他們聽到自己的父親說,對一根拐棍都要至誠感恩,何況其他!更何況對於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如果都不知道去感恩、報恩,這樣的人禽獸不如!因為烏鴉都知道反哺,羔羊也知道跪乳。


    於是,這五個孩子良心發現,孝心顯發,聽完經後,他們都爭先恐後跑上臺去,都爭著要孝養自己的父親。他們爭著說:「到我家去!到我家去!」

    這時佛陀就對老人說:「你的命運現在已經改變了!一個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麼都有,一個沒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麼都沒有。

    佛法只講報恩,不講報怨,他人若對自己有恩惠,要時時想著「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而他人與我有怨仇,則應儘快忘掉,自己不要耿耿於懷,記恨在心。因為利人終利己,害人終害己。
 

 

 

 

探討修行不執著*沈子鈞   


    人是一種動物有七情六欲,若要「完全放下慾望或執著」並不容易。不少修行者認為妄想執著障礙佛性,因佛說「眾生有如來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筆者有位唸到清大高學歷之友人,受大學學佛同學影響,而畢業後就到南部某大佛教團體出家修行,這或許是個人選擇,但其家人非常不捨,一切無可厚非。當然,亦有的人出家後不習慣而還俗,有人說不要隨便受戒,因破戒更不好。

    其實,是否要出家或團體中共修才能「進步」,或許見仁見智,隨人選擇。在紅塵中修行可能更不簡單,因要在爾虞我詐功利現實之都市叢林中存活且修行,確實需要智慧及福氣。社會上小人無所不在,並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那麼簡單。一般人都想奮發向上、出人頭地,也不大可能完全「不執著」或毫無慾望,因凡人還是凡人。

    中華文化中有許多智慧善巧,方便說人生之真理,可挖到不少寶藏。例如莊子之書,他擅長化繁為簡,由大自然啟發,以生動之比喻說明一些道理。就以「不執著」為例,他說有天一條毛毛蟲因有很多腳走路很快,剛好在郊外被人看到,就問牠:「你有這麼多腳,到底先出右腳還是左腳能走得這麼順?」毛毛蟲聽了開始思考很久也疑惑自己到底如何安排下腳的先後順序才能走得一點都不亂。愈想就愈執著而僵住,最後竟然走不動了。這故事是說「道法自然」,人不用太執著於不需煩惱之事,免得自找麻煩,但現今社會將簡單事變複雜者太多了。

    或許每個宗教有很多種不同框架及儀式有其傳承,例如唸經咒有的非要一〇八遍,難道不可以多一些或少一些?人生修行似應「清涼自在」、「清心自在」、「福慧自在」。各人修法不同可說是隨緣選擇,或不能說誰對誰錯。筆者很欣賞濟公之修行,既入世又出世,當然那是他的層次很高而如此自然吧!

    金剛經或心經大都教人不必太執著於這虛幻世界,所謂「現在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人在「無所住」時也就是「內心不執著」時,所生起之心才是「真如本性」之心。或者「唯其無念及名正念」,在不執著某念頭之「無念狀態」(例如專注忘我在做某件事時,似乎時間不存在),這時內在神性(佛性)常會使人靈感泉湧。尤其若是找到自己天命之工作,那他做起來如魚得水,往往進入「忘我之境」。日常生活即是一種道場,重點在「修心」,我相信「人行善吉神隨之」,每個人都有守護神,平日多行善去惡就是修行。

    人行善就是增加正能量,若有日行一善之習慣,對人生是加分的。當然,最好不要又行善又行惡,那如竹籃打水,不易積存正能量功德。

    做人並不容易,全世界及台灣似乎小人當道,在社會上往往被一些不好的人事物影響情緒,國內知名作家蔡〇永先生說:「我們應該不至於別人塞東西到嘴中就非要嚼一嚼吧?為何別人不好的話或不禮貌的事被我們聽到就反覆想?其實,有時候視若無睹、聽若無聞、漠然以對,都是一種正向修養。」人生中不愉快之事或小人羞辱之事很多,實在可以訓練自己「不動心、不執著」,放過他人也放過自己。「平常心是道」使內心「如如不動」,因為雖然社會上小人多,但好人善人也不少,物以類聚,平日行善去惡之修行可遇到貴人及好事。若常將以往痛苦之事記在心中,那還不如放下它(LET IT GO),執著於過往之不愉快人事物就如同自己每天背著垃圾生活。

    人生是一個苦海,培養自己「不執著」、「福慧雙修」,也可以讓心靈破繭而出,活得清心自在些。眾生皆有佛(神)性,修得好有的人接近佛,修不好也有的人接近魔。

 

生命就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侯文詠  


    我和一位朋友傾談,他說雖然有兩份工作,而每月的收入卻非常低,但他已很高興了。

    我很奇怪他還可以那麼開心,因為他的收入微薄,要節衣縮食才可以供養他年邁的父母、岳父母、太太、兩個女兒,還有一般家庭的各項開支。

    他解釋說,那是因為數年前他在印度目睹一件事件的啟發。當時他因為一次重大的挫折、心情低落,所以到印度散心。

    他說他親眼看到一個印度婦人, 用刀將她的兒子的右手切下來。

    那婦人無助的眼神,以及四歲稚童痛苦的呻吟,至今仍令他心頭作痛難以釋懷。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那母親要這樣做?是否她的小孩太頑皮,或是他的手受到感染?

    都不是,原來只是為了行乞! 那絕望的母親特意把孩子弄成傷殘,只是為了使他可以在街上行乞。

    我的朋友嚇呆了,他把他吃到一半的麵包放下,隨即有五六個小孩湧至,爭食這片佈滿沙石的麵包,就如面對飢餓時的自然反應。

    他對這情景很吃驚,他要導遊開車把他送到最近的麵包店,他去到其中兩家,把所有的麵包都買下來,麵包店的老闆很愕然,不過還是願意把所有都賣給他。

    他花了不足一百元,就買到約四百塊麵包〈即每塊少於廿五仙〉,又用了一百元買一些 日用品。

     於是,他坐在一部載滿麵包的貨車往街上去,當他分發麵包和日用品給那些大部份是傷殘的兒童時,他們都報以歡喜和鞠躬,就是這樣,他在生命中第一次想到人們怎麼可以為一片價值不足二十五仙的麵包而那麼感動。

    他開始對自己說,他是多麼的幸運:他有個完整的身軀,有一份工作,有個家庭,有機會抱怨食品的好與壞,有機會穿衣服,有機會擁有很多這些人沒有的東西。

    現在,我開始想到和感受到:我的生命是否真的那麼差?也許吧?但想到這故事,我就覺得不是那麼慘。

    你呢? 或者下一次你覺得自己的生命很差的時候,想想那個因為行乞失去了一隻手的小孩吧!

    「滿足感」不是來自去滿足於你想要的,而是能感受到:你所擁有的,已是那麼足夠。

    想笑,就大聲的笑,能接吻,就不忙著說話,穿上最漂亮的鞋跳支舞,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 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 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