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歡迎

行善雜誌專欄

行善雜誌專欄查看光明堂成立於民國74年6月,行善雜誌社成立於民國75年7月,是一個宗教結合雜誌社的團體。我們秉持宗教慈悲關懷理念,信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精神。提供一個修身養性園地,祈盼能夠提昇靈性,拓展視野。促進人間社會和諧,家庭圓滿,健康快樂,締造幸福美滿人生。 索取善書

  • Jul

    01

    行善雜誌220期已於113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人生的兩個包袱   神指派了三個人,交給他們各兩個包袱,並且要他們在名為「人生」的道路上競走,目的地是叫做「幸福」的終點。  第一個人走得很痛苦,他覺得身上的包袱很沉重,幾乎把他壓垮了;他一路上汗水淋漓,每跨一步,就要流下一行眼淚。什麼是「幸福」?   殯儀館接體員:看多了,財富真的不重要!  愛是什麼?家人是什麼?所謂的幸福又是什麼?愈接近死亡的人,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這位七年級生名叫大師兄,是殯儀館的冰庫管理員。遺體送至殯儀館,一律經由他們確認、入庫。若是遇上找不到家屬、沒有葬儀社願意接手的案子,例如自殺、意外、街友、孤獨老人等,他們也會親自前往現場接回遺體。談紅塵道場修心改運*沈子富 記得過去有位親友在某公司任職,後來一時貪念而私下偷了老闆一些錢,被發覺後雖然懺悔乞求原諒,但老闆堅持提告,造成他心中很大壓力害怕坐牢,結果不知由何處拿到類似情報人員專預知某種藥自殺了。一表人才且頭腦聰明的他,就如此離世了。
  • Apr

    01

    行善雜誌219期已於113年4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佛陀教你一個簡單的改命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個老人,他有五個孩子,但是個個都不養,他走投無路,只好沿街乞討,當叫花子。他覺得人生充滿了痛苦,也怨恨自己孩子的不孝,同時也對自己晚年悲慘的命運無可奈何。 探討修行不執著 人是一種動物有七情六欲,若要「完全放下慾望或執著」並不容易。不少修行者認為妄想執著障礙佛性,因佛說「眾生有如來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筆者有位唸到清大高學歷之友人,受大學學佛同學影響,而畢業後就到南部某大佛教團體出家修行,這或許是個人選擇,但其家人非常不捨,一切無可厚非。當然,亦有的人出家後不習慣而還俗,有人說不要隨便受戒,因破戒更不好。生命就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我和一位朋友傾談,他說雖然有兩份工作,而每月的收入卻非常低,但他已很高興了。
  • Jan

    01

    行善雜誌218期已於113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談人生選擇 談人生選擇*沈子鈞 在人世間「愛」和「感恩」是利人利己很重要之「修行」,人生努力固然重要,但「方向」及「選擇」更攸關成敗。可說傳教士各種選擇的結果,福慧俱足者通常有較好的選擇,而下半生要學會自己撐傘 成人的世界裡,遠遠沒有想象中的容易。你以為歲月靜好,其實有人在負重前行。你以為衣食無憂,其實有人在辛苦奮鬥。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捨,而是引路! 有一天億萬富豪丹尼爾在散步時,發現一個小男孩蹲在路邊,手裡拿著一根草莖在地上擺動著。丹尼爾好奇的俯下身子,撫摸著小男孩的頭,問道,小朋友,你在幹什麼呢?小男孩頭也不抬的回答道,我在為一隻螞蟻引路。
  • Oct

    01

    行善雜誌217期已於112年10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探討命運及宗教對人生之影響*沈敬鈞 之前某臺灣知名超商大老闆的女兒可能內心痛苦而從富人居住之帝o大廈一躍而下結束了生命。看來有錢或沒錢之人,內心都有不同之苦,每個人哭著來此世上,在生命之旅經歷不同之苦樂,而大多數的人認同苦比樂多。談隨緣自在,道法自然 *沈行雲教授提供在修行之道途上,似乎各宗教有不同認為框架及教條規定,有些人加入團體後,可能愈修愈苦,甚至被控制住而心靈也更不自在了;其實,各人要有悟性,修行自然一些較好,修行要使人靈性清淨自在。 我們都是一個空木桶   一位木匠砍了一棵樹,把它做了木桶,一個裝糞,就叫糞桶,眾人躲著,一個裝水,就叫水桶,眾人用著,一個裝酒,就叫酒桶,眾人品著,一個裝錢,就叫錢桶,眾人喜愛。桶是一樣的,因裝的東西不同,命運也就不同,人生亦如此,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人生,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生活,狼行千里吃肉,馬行千里吃草,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隨波逐流,有這麼一句話我非常欣賞,真的很累嗎?
  • Jul

    01

    行善雜誌216期已於112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談忍辱*沈敬鈞 淨空法師一生弘揚佛法,但或許遭人忌,也受到不少攻擊與侮辱,他說自己都會感謝對方,因為他們不斷替自己消除業障。修忍辱確實不易,有修行者言,凡人都難免有「我執」,若自尊受傷難免會有情緒化反應;其實以心理學而言,人有情緒是正常的,若過份壓抑情緒並不健康;所以,「忍辱」之重點可能是「放下」,若受辱而即刻反擊或者懷恨在心,可能造成更大傷害。由人生因果談學習付出 *沈行雲 人都想擁有,希望都能順心如意,若能如此是最好。但事實上,一切的好壞,都循著因果法則,如同農夫,有春耕才有秋收。同樣的,若沒有善的因,雖用盡心計,依然不能得成;縱然如願,也是短暫的擁有,種下惡因,將來還是要償還,所以對因果法則,要重視。一串念珠的啟示 有間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廟裡的老住持和七個弟子知道。七個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覺得將來把衣缽傳給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光大佛法。
  • Mar

    28

    行善雜誌215期已於112年4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行善雜誌215期已於112年4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珍 惜 現 在 所 擁 有 的 一 切 * 劉 發 泉  有一個樵夫,每天上山砍柴,日復一日,過著平凡的日子。有一天,樵夫跟平常一樣上山砍材,在路上撿到一隻受傷的銀鳥,銀鳥全身包裹著閃閃發光的銀色羽毛,樵夫欣喜地說︰「啊!我這輩子從來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鳥!」,於是把銀鳥帶回家,專心替銀鳥療傷。  在療傷的日子裡,銀鳥每天唱歌給樵夫聽,從此樵夫過著快樂無比的日子。有一天,鄰居看到樵夫的銀鳥,告訴樵夫他曾看過金鳥,金鳥比銀鳥漂亮上千倍,而且,歌也唱得比銀鳥更好聽。樵夫想著,原來還有金鳥啊!從此樵夫每天只想著金鳥,不再仔細聆聽銀鳥清脆的歌聲,日子也過得越來越不快樂。  有一天,樵夫坐在門外,望著金黃的夕陽,想著金鳥到底有多美?此時,銀鳥的傷已康復,準備離去;銀鳥飛到樵夫的身旁,最後一次唱歌給樵夫聽,樵夫聽完,只是很感慨的說︰「你的歌聲雖然好聽,但是比不上金鳥;你的羽毛雖然很漂亮,但是比不上金鳥的美麗。」  銀鳥唱完歌,在樵夫身旁繞了三圈告別,向金黃的夕陽飛去。樵夫望著銀鳥,突然發現銀鳥在夕陽的照射下,變成了美麗的金鳥!原來鄰居看到的金鳥就是在夕陽照耀下的銀鳥!夢寐以求的金鳥,就在那裡,只是,金鳥已經飛走了,飛得遠遠的,再也不會回來了。 附註:  那個每天在身邊為你分憂解勞的人,可能是你的妻子、丈夫、朋友或是部屬等等,你習以為常;就像上面故
  • Jan

    01

    行善雜誌214期已於112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末法亂世談修行*沈子鈞 日本經營之父稻盛和夫說任何人無法逃離「 命運 」及 「 因果法則 」這二大力量之牽引。命運像「經線 」因果法則像「緯線」二者縱橫交錯,編織出人這塊布,而他認為「 因果法則 」力量要較 「命運 」更強大,他相當重視中國了凡四訓這本書,鼓勵大家運用因果法則以行善去惡扭轉命運。所以,人在一生中酸甜苦辣之遭遇若要修到「 心能轉境,則則如來 」亦可由每日之當下去「 福慧雙修 」,久而久之,心境提升且命逢亦改善了。筆者由過去荒唐渾噩之人生到看了因果善書而「悟後啟修 」,命運由谷底翻升,所以,相信因果力量也感應「 行善佈施 」是會得無形界獎勵而使人生變順。修福報才是求財的關鍵 修福報才是求財的關鍵沒有福報也守不住財富*滿願公益西藏,曾經有個國王,看到貧富分化嚴重,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所有富人的財產都拿出來,平均分給窮人,讓每個人的財富都等同。國王以為這樣子國家就會很好,人們就不會怨氣。但不到一年時間,結果發現窮人還是窮人,富人卻能慢慢的富貴起來。不要抱怨這個世界不公平,其實世界永遠是公平的。請好好善待自己*網友分享剛撿到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寫的│有個女人她勤奮、善良,打拼出一片天地,讓家人過上了好日子。她是一個孝順體貼的好女兒,是一個賢慧的好妻子。然而,她沒有兼顧好自己的身體而大病離去,老天也並沒有因為她是一個所有人眼中的好人而放過她。最終還是把他帶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 Oct

    01

    行善雜誌213期已於111年10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淺談因果報應 *沈子富 據說稻子種下去約要100天才能收割,有些花種下去約10年開花也有,而竹子種下去一開始都沒動靜只長一點點,約數年後一夕間突然變長好幾公尺,所以,因果是講因緣果報,惡或善種子要有助緣才會顯報應,但並非不報,只是遲早,因是三世因果,有的好人不見善報可能是前世惡業未了,有的貪污枉法之邪惡政客或商人欺負小民而吃銅吃鐵,壞事幹絕,卻似享富貴,因他 ( 她 )前也善業,福報未享完,有點像能量不減定律。月亮在看你 *摘自網路 某個村莊中有戶貧窮人家,家長為了省錢,常利用夜晚摸人家的菜園裡偷摘蔬菜,有一天夜裡,這父親帶著他七歲的小孩又走進別人家的菜園想拔些蘿蔔帶回去,當他才拔了幾條蘿蔔,他的孩子忽然在背後輕聲呼喊:唉呀!爸爸有人在看你!爸爸大驚,環顧四周慌張的問道不信算命信實力「做好事、積善德」考上高考 *摘自聯合報     鄒宜庭大三開始準備考公職,但報考普考、地特等各項考試,屢戰屢敗,連算命師都澆她冷水。不服輸的鄒宜庭告訴自己:「沒運氣,靠實力總可以吧?」加倍認真苦讀,並勤做好事、積善德,去年九月終於如願以增額錄取考上高考三級交通技術類科。
  • Jun

    30

    行善雜誌212期已於111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感恩與吃苦*洪蘭 我媽捨不得我吃苦,所以我不懂得吃苦,我不懂得吃苦,我吃了一輩子苦。前幾天我跟幾位師鐸獎的老師聚餐,我問哪一個項目是她們認為最難教的?是現在最需要加強的?她們異口同聲說「感恩」。她們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所以不會珍惜,東西有一點不滿意就丟掉,不考慮物力艱難。他們對別人的服務也是如此,全世界都要讓他們。我想起長榮航空無預警罷工,使原本二小時直飛可到的地方,轉機、等機弄到八、九個小時還在飛機上,到了目的地精疲力倦,哪裡都不想玩了。可嘆人都是在失去了以後,才懂得感恩。善良是一個人最大的福田*滿愿大準提 那還是一八七一年,他只有八歲時。一天早晨,他一反常態,賴在床上睡懶覺。媽媽問他是怎麼了?他說,反正學校今天不上課。原來學校組織同學們一起到福利院做善事。吃不到魚的故事*淨界法師講述 在清朝嘉慶年間,有一個讀書人叫做陽羨生。從小就是在一個很富足的生活中長大,但這個人很有智慧,很會讀書,經過幾年的讀書以後,他剛好遇到了這個城市的一個選舉│貢士,貢士大概是在地方裡面最高的一個考試,貢士再上去就是進士了,那麼,他就很高興跟著同伴,到了城裡面去準備考試,因為他很有錢,就帶著很多錢去,那麼他對這個貢士的選拔,也非常有把握,所以,他到了旅店的時候,因為離考試還有一段時間,就每天中午、晚上,請大家喝酒、飲酒作樂。
  • Mar

    01

    行善雜誌211期已於111年3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一個善念改變一個人生 ;生活中培福的機會好多,這個方法很簡便,好多人忽視了 ;宛如現代老萊子 一個善念改變一個人生 劉發泉 多年前的某一天,有位老師正在家裡睡午覺,突然,電話鈴響了,她接過來一聽,裡面卻傳來一個陌生粗暴的聲音:「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籬落起蛇蟲」,又到一年驚蟄時,每年此時我都會把沉睡了一冬的大烏龜喚醒,把牠從缸裡撈出來放到院子裡讓牠活動活動筋骨。掀開蓋子,我輕輕地對著牠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大烏龜仿佛聽懂了似的努力把頭伸出水面來,一動不動地盯著我,我一邊念著佛號一邊把大烏龜搬出來放到地上,就看牠四肢用力撐起身體,雄赳赳地在院子裡溜達起來。 張慶雲從小就喪母,十八歲到軍中服務,表現優異,曾當選國軍各類典型模範,深獲部隊肯定,有很好的晉升機會,但有感於父親年高老邁,相處時間有限,四十一歲毅然退伍,回家陪伴老父。 張慶雲的父親今年九十三歲,七年前因病造成記憶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衰退,為避免父親發生意外,以及隨時可以注意突發狀況,張慶雲也把家裡內外改善成無障礙空間。
  • Jan

    01

    行善雜誌210期已於111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轉鴻福為清福 如何讓天地神明疼惜 淺談理財 轉鴻福為清福 劉發泉  明朝有一個人,每天半夜都會跪在庭院,燒香拜天。這個人持續拜了三十年,非常誠心。 有一夜,他又在拜天,感動了一位天神。天神於是現身,站在他面前,通身光明;還好,他沒有被嚇到。這位天神對他說: 「你天天夜裡拜天,很誠懇,你到底要求什麼?快講,我馬上要走!」 這個人想了一會兒,說: 「我什麼都不求,只想一輩子有飯吃,有衣服穿,不會窮;多幾個錢可以一輩子遊山玩水;沒有病痛,無疾而終。」 這位天神聽了,說: 「哎呦,你求的這個,乃是上界神仙之福!你若求人世間的功名富貴,要官做得大、財發得多,我都可以答應你,但上界神仙之清福,我實在沒法子給你。」附註:紅塵裡的人生,最高享受,不外是功名富貴,一般叫做享「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無法享「清福」。 「鴻福」很有可能只是一種痴福;「鴻福」之福,更多的時候只是滿足了面子上的虛榮,是享給別人看的。民國時,上海大亨杜月笙說人生有三碗「麵」難吃——人面、情面、場面;所謂過得好、有福,無非如此。而「清福」卻是一種智慧,是通過對外物與自心的觀察、思維與調整之後,形成的一種符合中道的和諧心態。「鴻福」之盛,莫過於帝王之福,而清朝順治皇帝卻選擇了棄
  • Nov

    01

    行善雜誌209期已於110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行善雜誌209期已於110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生命的陷阱 劉發泉 正是青黃不接的初夏,一隻母老鼠掉進了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裡,這隻老鼠自然沒有放過這飛來的口福。由於上一次自己的三個孩子因貪吃涵洞裡的玉米棒而斃了命,這次牠雖然餓慌。從乞丐到富豪的啟發 從前有一個叫化子每天出門乞討,他很想過正常人的生活,於是他總要乞討一些糧食積攢起來。可是他積攢了好多年,他的糧倉還是只有那麼一點米。他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他打算弄個明白。談感恩惜福與趨吉避凶*沈子鈞 感恩之心是一種正能量,但不少人似乎習於抱怨,並且不大了解「知福、惜福、造福」。日前看媒體報導在美國約百分之七十之人民於銀行存款僅一千元美金(約三萬台幣),令人十分訝異,難怪聽說亞洲人較西方人習於存款。
  • Aug

    01

    行善雜誌208期已於110年8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談人生離苦得樂之重要 太魯閣號事件漏網新聞 地藏菩薩 拯救我一生 談人生離苦得樂之重要  佛法說人生是一個苦海也是修行之道場,許多人說要看破紅塵,但並不容易,因為在弱肉強食之都市叢林,各人還是要謀生。人有了實力才能助己或是助人,在人生之旅努力當然重要,但最好還是要配合天賦做真正的喜歡工作才容易成功,但不少人是做一行怨一行,沒有放對位置,天份不易發揮出來,使工作成為苦差事庸碌過一生,相當可惜。 所謂天才是擺對位置之人才,人生雖有生老病死不同之苦,但成功的人每天睡醒,若面對自己喜歡之工作,那對人生是一大加分(例如蔡志忠、賈伯斯及其他一些成功之企業家),他們一定了解自己天賦長處所在。蔡志忠是國際級漫畫家也研究了不少禪宗及中華文化,他說:「人生不需要努力,但需要狂熱!」「每個人都是自己有自己的天賦道路,就像魚在水裡才能隨心所欲,鳥在天空才能快樂飛翔。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就自在成長享受生命,不必羨慕隔壁之千年大樹,他是他,我是我。」「要將自己放對位置,才能將能力發揮到極致,狂熱比努力重要,努力需要毅力支撐,但狂熱能下你樂此不疲,找到自己願意狂熱之事也許就是活著最重要之事。」 他的漫畫融合不少禪學及佛道思想,談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道理。人生為何苦?若皆來自於心,因追求不到名利、情愛、權勢⋯⋯所以人要調心,最有效之方法是「無我」,當人進入「無我」之
  • Apr

    01

    行善雜誌207期已於110年4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淺談修行與能量   沈敬鈞  歲月匆匆,人生確實如過客。不少人生命流逝在空洞空虛中,似乎不知活著幹嘛,彩雲易散,世間萬物皆假有;有些人就去修行。 近日向某些修行者請教,大都認為不論是宗教〈佛教、道教::〉或練功,要提升層次,就特別須注重「德」,在氣功上所謂「一分練,九分修」,因「德高功高」,所以,要境界提升者還都是須儘量在平日布施積德行善,俱體而言,「德」是一種「白色正面能量」,會使人磁場更好,即使對未刻意修行者若了解「德厚福自綿,福厚財自裕」,也可改善命運。一切皆為能量,人若常出入不好場所,也可從其面相看出,因相由心生,正邪場所之磁場就是會使人沾其正邪之氣。所謂:「物以類聚」,也是磁場相近易在一起。 修行雖並不簡單,但若人活到一定年紀,大概多少會覺悟人生是苦海,而自私過活並非生命意義。只有在「分享」或貢獻己力「助人」時,內在有充實感〈因裡面靈魂喜悅〉,而人若能多近大自然,也有清心自在平靜之感,因大自然植物山水等,都有較單純清新之能量,那與都市的紛擾磁場是不同的,所以,不少好的道場建在山上風水好地。東西方修行者建議,人活在「此處此刻」〈here and now〉,也是禪宗所謂:「活在當下」,因認為當下才是「真實完整」之生命,但通常一般人皆「後悔過去,擔心未來」,但連西方德雷沙修女都勸人:「昨日已逝,明日尚未來,我們所擁有的只是今天」〈Yesterday was g
  • Jan

    01

    行善雜誌206期已於110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當下最美好 當下最美好    *邱立屏◎隨著歲月的增長,便會對時間的價值越 來越敏感。*哈茲里特 人要長年齡,更要長智慧。如果能把人生中每個階段的角色都演到最好,那麼歲月的光華將會增添智慧光采。有智慧的人不是「越活越老,而越活越好。」 每個人都會老,不管男人、女人都一樣,即使害怕也得面對事實,若能提早對自己做好心理建設,那麼年老並不是那麼地可怕,反而會因為經過歲月的歷練,更增加了智慧的魅力,這種成熟的韻味又豈是年輕人學得來的。 年歲增加之後,也應該培養一種豁然達觀的心胸,以坦蕩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不必過分沉湎過往,也不必為來日無多而感嘆,重要的是要如何過好現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若能保持學習的心態和一顆活潑的心,繼續享受人生,去體驗一些自己未曾經驗的美好事物,也許,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還在後頭等著呢!幸福不難,難在自己的心 我喜歡這段話:「人,往往在貪欲中失去幸福;在忙碌中失去健康;在懷疑中失去信任;在計較中失去友情。」 人不爭,一身輕鬆;事不比,一路暢通;心不求,一生平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沒必要去複製別人的生活。 有的人表面風光,暗地裡卻不知流了多少眼淚;有的人看似生活窘迫,實際上卻過得瀟灑快活。 幸福沒有標準答案,快樂也不止一條道路;收回羨慕別人的目光,反觀自己的內心。 自己喜歡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自己喜歡的活法,就是
  • Nov

    01

    行善雜誌205期已於109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行善雜誌205期已於109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林芳如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鄭板橋曾經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漢。」可是,世上還有這樣一種人,總是存在極強的依靠心理--依靠枴杖走路,尤其是依靠別人的枴杖走路。其實,有這種想法是極不理智的,因為一個人最大的靠山應該是自己。 人們經常以為他們永遠會從別人不斷的幫助中獲益。然而力量是自發的,不依賴於他人。如果你坐在健身房裡讓別人替你練習,就無法增強自己肌肉的力量。沒有什麼比依靠他人更能破壞獨立自主的了。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將永遠堅強不起來,也不會有獨創力。 愛默生說:「坐在舒適軟墊上人容易打瞌睡。」依靠他人,覺得總是會有人為我們做任何事,所以不必努力,這種想法對發揮自助自立和艱苦奮鬥精神是致命的障礙。 「一個身強體壯、虎背熊腰,體重七十公斤的年輕人竟然兩手插在口袋裡等著幫助,這無疑是世人最令人噁心的一幕。」你有沒有想過,你認識的人中有多少人只是在等待?其中很多人不知道等的是什麼,但他們在等某些東西。他們隱約覺得,會有什麼東西降臨,會有些好運氣,或是會有什麼機會降臨,或是會有某個人幫他們,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沒受過教育、沒有充分的準備和資金下為自己獲得一個良好的開端。 有些人在等著從父親、富有的
  • Sep

    01

    行善雜誌204期已於109年9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行善雜誌204期已於109年9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讓心歸零  人生不易,不要笑話別人,家家都有難念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再風光的人,背後也有寒涼苦楚;再幸福的人,內心也有無奈難處。 誰的人生都不易,笑人等於笑已,尊重別人的就是尊重自己,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總會出頭,誰的人生十全十美,誰的生活沒有薄涼,誰敢保證一直都是人生得意。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做人要真誠、謙和,善待別人,溫暖自己。人,是活給自己看的,別奢望人人都懂你,別要求事事都如意。 苦累中,懂得安慰自己。沒人心疼,也要堅強;沒人鼓掌,也要飛翔;沒人欣賞,也要芬芳。 生活,沒有模板,只需心燈一盞,煩時,找找樂,別丟了幸福;忙時,偷偷閑,別丟了健康;累時,停停手,別丟了快樂。 緣分,不是偶然,要心向心;朋友,不是隨興,要誠對誠;感情,不是兒戲,要惜對惜。 相識,不是新鮮,要真對真;懂得,不是隨便,要忠對忠,真情本無語,盡在珍惜,盡在真心。 歲月若水,走過才知深淺;時光如歌唱過方品心音,愛情因珍惜而美好;友情因真誠而長久,親情因相依而溫暖。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份緣;情與情之中,就是一顆心,人呀!你再優秀,也得碰上識貨的,你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 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改變方向;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糾結於心,那就選擇放下。 一些人,交了很久,卻感覺不到真誠,那就選
  • Jul

    01

    行善雜誌203期已於109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有一位名人,在一次聚會時,朋友告訴他:「人生啊!死非常可怕!我們不知道自已到底能夠活多久?但是往往都是計畫著百年大業,這實在是錯了;我決定要重新規畫我的人生,因爲『人生無常』啊!」他不太理解,就問朋友:「是什麼樣的『無常』?我也常常聽到這個名詞,但是很難體會。」這位朋友就告訴他說:「不久以前,我突然倒地不起,莫名其妙不能呼吸,被送到某家醫院急救,當時完全不醒人事,但是卻做了一場夢。夢裏頭所在的地方一片黑暗,周圍陰森恐怖,後來出現了一道光,光裏站著一個人,很威風,臉色非常不好看。我一抬頭心裏直覺這是閻羅王,就趕快跟他說:『我有很多錢,地位也很崇高,不但有權又有勢力,希望您能給我機會,要什麼我都可以給您!』閻羅王就問我:『你想看,在世時有沒有做過什麼好事?』我心想:『好事?什麼樣的好事呢?』我想不起來,所以就回答說:『我不知道做過什麼好事,但是我有錢。』閻羅王說:『有錢啊!那就讓你交保。』我很高興說:『不管多少錢我都有!』但是閻羅王卻説:『不需要太多,一塊錢就可以。』這還不簡單,我趕緊往口袋裏掏,但是一直找一直找,就是找不到一塊錢。我很著急地看看周圍的人,好像有曾經認識的人,我趕緊向他們求救:『借我一塊錢。』可是大家的表情都很木然。我又向另外一邊的人說:『借我一塊錢。』他們也是面無表情。當我無奈地抬頭時,閻羅王很憤怒地說:『你既沒有做過好事,讓你交保卻又連一塊錢也沒有,你真該死!』就在
  • May

    01

    行善雜誌202期已於109年5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把握當下 張振成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為,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區別,在於如何利用時間。莎士比亞也曾經如此描繪時間:「在時間的大鐘上,只有兩個字『現在』。我們應該永遠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著眼當下,因為沒有現在,也就沒有未來。」世界上最寶貴、最值得珍惜的是時間,最易消逝、過得最快的也是時間。很多人總是嘆息過去的荒廢,把希望寄託在明天,一次又一次之下「明天我將再起」的誓言,卻不想從今天做起,紮實地推進,結果仍是一場空。因為時間不像金錢一樣,可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每個人能用的只有現在這個時刻,我們無法把握昨天,因為昨天已成歷史,回憶或許只是後悔和遺憾,我們也無法把握明天,因為明天還未到來,只能給予希望和嚮往,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總之,人生無不是在一連串「現在」中累積,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把握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過去不能重新找回,未來還遙遙無期,唯一能把握、利用的只有當下而已!
  • Mar

    01

    行善雜誌201期已於109年3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蒙上眼睛的老師 正能量家族 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蒙上眼睛的老師 正能量家族  在某婚宴中,一位中年男士認出他小學的教師,於是上前恭敬的說:「老師,您好!您還認得我嗎?」 老教師:「對不起、我實在記不起來。」 學生:「老師您再想想,我是當年在課室裏偷了同學手錶的那位學生。」 老師看著面前的這位學生,還是搖了搖頭說:「我真得認不出你。」 學生:「當時您叫全班同學站起來,面向牆壁,再用手帕蒙上自己的眼睛,然後您一個個搜查我們的口袋。當您從我口袋裏搜出手錶時,我想我一定會受到您的譴責和處罰,一定會遭到班上同學的鄙視,也將在我人生中烙下不能磨滅的恥辱和創傷。但是事情並不是如我想像的,您把手錶歸還給物主後,就叫我們坐會原位繼續上課。一直到我畢業離開學校那一天,偷手錶的事從來沒有被提過或被傳過。 老師,現在您應該記起我了吧。」 老師微微笑說:「我怎麼會認得你呢?為了同學之間能保持良好關係,為了不影響我對班上同學的印象,當時我也蒙上自己眼睛來搜查學生的口袋。」 學生聽了,緊緊抱著面前這位老師,師生倆就這樣彼此默默擁抱著...擁抱著。 給人容身的空間,給人轉身的臺階,這不止是慈悲和智慧,更是一個高超的境界。活著不是為了生氣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活著是爲了什麽?有人會說快樂,有的人是幸

修身文章專欄

修身文章專欄查看光明堂成立於民國74年6月,行善雜誌社成立於民國75年7月,是一個宗教結合雜誌社的團體。我們秉持宗教慈悲關懷理念,信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精神。提供一個修身養性園地,祈盼能夠提昇靈性,拓展視野。促進人間社會和諧,家庭圓滿,健康快樂,締造幸福美滿人生。 索取善書

  • Jul

    25

    留下三分暖別人

    留下三分暖別人表弟以每月貳仟元的價格在一條小吃街租了一個攤位,邀請我和母親去嚐鮮。十多平方米的地方擺了八張桌子,每一寸空間都佔得滿滿的。母親前後左右看了看,就訓了表弟:「你後面是賣飲料的,你把人家的路堵得死死的,時間長了人家會有意見」。表弟說:「這門面是我自己的,租金那麼高,多一張桌子就能多賺錢啊」!母親說:「地方是你的不錯,但你擋住了別人的財路。做人啊,要精三分,憨三分,留下三分暖別人」。表弟有些不情願地撤下一張桌子,空出些地方讓人通過。前些天表弟來我家,高興地對我母親表示感謝;他的小吃和後面的飲品正好搭配在一起,兩人還能相互照顧生意。出於對表弟留路的感謝,早上出攤時,賣飲品的小伙子還來幫忙抬桌子,生意忙時,小伙子來拾自己飲料瓶時,還會順手把表弟的髒碗也收起來。留下三分暖別人,這是母親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母親一生堅守的生活準則。記得我們小時候,母親種地時,喜歡剩下一壟不播種,她說種得太靠邊了容易和別人的莊稼混在一起,引起不必要的爭執,最重要的是,如果自家種了玉米,別人家種了花生,會影響別人的莊稼生長。所以母親在家種地十多年,從來沒有因為地界和別人發生過爭執,相反的,常有人熱心幫助母親耕犁播種。留下三分暖別人,別人回報給你的是更多的真情和溫暖。我們居住區,每家都有個小菜園,受到母親的影響,種菜時兩邊我都要騰出一畦空地來,方便鄰人家澆菜、摘菜時走路。沒想到這小小的給予讓我收穫了無限溫
  • Jul

    22

    繩未斷

    繩未斷 一個書生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去考考禪院裡的老禪師。 來到禪院,他與禪師一邊品茗,一邊閒扯,冷不防他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皆因繩未斷。」老禪師隨口答道。 書生聽到禪師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禪師見狀,問道:「什麼使你如此驚訝?」「老師父,我驚訝的是,您怎麼知道?」 書生接說: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 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來轉去都不得脫身。 我以為師父您既沒看到,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隨口便答對了。 老禪師微笑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為何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書生言下有省:一隻風箏,再怎麼飛,也飛不上萬里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壯碩的馬,再怎麼頑烈,只要被馬鞍套上,就只能任由人揚鞭。 因為一根繩子,風箏失去了天空,那麼,我們的人生,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一塊圖章,常常讓我們坐想行思;一個職稱,常常讓我們輾轉反側;一回輸贏,常常讓我們殫精竭慮;一次得失,常常讓我們痛心疾首;一段情緣,常常讓我們愁腸百結;一份殘缺,常常讓我們蹙眉千度。為了錢,我們東西南北團團轉;為了權,我們上下左右團團轉;為了名,我們日日夜夜竄奔來回。人生
  • Jul

    19

    你永遠料不到,事情會怎樣發展

    你永遠料不到,事情會怎樣發展*何權峰 你以為事情就是那樣,但事情跟你想完全不一樣。 人生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揭露過程,它會帶給你接二連三的驚奇,你真的無法知道事情會怎樣發展。 有個親戚最近買了間透天中古屋,事後卻覺得格局不好,只好忍痛大興土木。如果不是房間的牆遮住了客廳的視野,他也不會敲掉;若不是敲掉牆,房間的木地板也不會被破壞;若不是掀開木地板,也不會發現底下竟然有積水,而且已經發霉,還發出惡臭....。 所以說,當事情朝預期以外的方向發展時,結果很可能讓你意想不到。 你一定也聽過類似的事,比方說,有人因錯過火車反而躲過一場災難;失去了工作反而創造自己的事業;愛人移情別戀反而找到真愛....。原本以為是災難,結果反而因禍得福。 女詩人席慕蓉曾說:「在世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時刻,似乎都有一種特定的安排。在當時也許不覺得,但日後回想起來,卻有一番深意。」 許多人都體驗過這一點...在事後。 蘋果電腦董事長兼執行長賈伯斯曾有感而發地表示,如果沒有休學的波折,他不可能創立蘋果電腦;如果沒有被趕出公司的打擊,就不會有之後的皮克斯動畫公司...。他形容在遭遇不順遂的當下,他曾覺得那是人生「嚴厲的苦難」,但事過境遷後,他回想過去,才赫然發現這些不順利,竟是他「人生中遇過最棒的事」。 世事本來就很難預料不能
  • Jul

    16

    聰明挽救不了道德的缺陷

    聰明挽救不了道德的缺陷 一個小女孩剛畢業就去了法國,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她發現當地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個地方,根據目的地自行買票,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不設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 甚至連隨機抽查都非常少。她發現了這個管理上的漏洞。 她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從此之后,她便經常逃票上車。她還找到了一個安慰自己的理由:自己還是窮學生嘛,能省則省。 四年過去了,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她充滿信心,她開始頻頻進入巴黎跨國公司的大門,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 但這些公司都是先熱情有加,然後卻是婉言相拒。一次次的失敗,使她憤怒,她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排斥外國人。 最後,她衝進了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她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 然而,結局卻是令她傻眼。 女士,我們並不是歧視你,相反,我們很重視你。你一來求職的時候,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都很感興趣,老實說,從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們所要找的人。 那為什麼不收天下英才為貴公司所用? 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發現你有三次乘公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這個我不否認。但為了這點小事,你們就放棄了一個多
  • Jul

    13

    談紅塵道場修心改運

    談紅塵道場修心改運*沈子富記得過去有位親友在某公司任職,後來一時貪念而私下偷了老闆一些錢,被發覺後雖然懺悔乞求原諒,但老闆堅持提告,造成他心中很大壓力害怕坐牢,結果不知由何處拿到類似情報人員專預知某種藥自殺了。一表人才且頭腦聰明的他,就如此離世了。在生命之旅有時一念之差會自己害到自己,所以人生中最大敵人往往是自己。在紅塵中有不同之引誘,「一失足成千古恨」是相當可惜。其實,若是老闆放人一條生路,給對方改過機會也是一種作法,但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性格之人會有不同之決定,可能前世也有些劇本在今生演。所謂行善消災,若平日有行善之習慣,那麼即使一時犯錯,說不定會有貴人之助而逃過一些劫數。人活世上難免犯錯,若有所悟,有的人會走上「修行之路」。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之心念行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容易,但也是累積自己「正能量」之方法,正能量多了會比較平安。人生無緣不聚,修行是「各人修各人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養成日行一善之習慣,日久功深或許可以逆天改命。有災厄時也許無形之神明會出手相救,而可避免犯大錯。據說每個人都有守護神,平日若多行善那祂也會有功德,可以一起提升能量,因修行目的就是讓靈魂進化(淨化)而使「正能量增加」,有助於死後向上去好的空間層次。所謂「清者上升,濁者下沉」,常做壞事者靈魂污濁可能死後做牛做馬或豬去還債。至於是否有地獄?見仁見智,各人選擇相信與否。其實日常生活中行善事會使人
  • Jul

    12

    什麼是「幸福」?

    什麼是「幸福」?  殯儀館接體員:看多了,財富真的不重要!  愛是什麼?家人是什麼?所謂的幸福又是什麼?愈接近死亡的人,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這位七年級生名叫大師兄,是殯儀館的冰庫管理員。遺體送至殯儀館,一律經由他們確認、入庫。若是遇上找不到家屬、沒有葬儀社願意接手的案子,例如自殺、意外、街友、孤獨老人等,他們也會親自前往現場接回遺體。  兩三年工作下來,他已和一千多具遺體打過照面。「吊死叫盪鞦韆、跳樓是小飛俠、腐屍是綠巨人、燒炭是小黑。太胖的人燒遺體時會發爐,舍利子其實是結石....」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這位大師兄出版《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書,以幽默筆調記錄殯儀館工作現場的百態。  在這些與死亡交手的人眼中,一個冰櫃就是一個故事。這些名稱看似可怕,其實最令人心涼的往往是人情。在殯儀館現場,更讓人更學會如何提前規劃善終。  家人不是有血緣的人,而是你走了後會惦記你的人。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在殯儀館,這句話總能得到驗證。家族內部的愛恨情仇,往往隨死亡浮上檯面。  「常有人說不結婚生子,老了會很慘,死了都沒人幫忙收屍。我其實很想告訴他們,殯儀館有一堆子孫滿堂、沒人要領的骨灰。」  師兄說,每次聯合公祭後,總有許多家屬因為遺產分配不均、和死者的紛爭未了等因素,藉故不領取骨灰。無主的骨灰年復一年累積,最後只能倒在公墓旁的土地,或直接當垃
  • Jul

    08

    人生的兩個包袱

    人生的兩個包袱  神指派了三個人,交給他們各兩個包袱,並且要他們在名為「人生」的道路上競走,目的地是叫做「幸福」的終點。  第一個人走得很痛苦,他覺得身上的包袱很沉重,幾乎把他壓垮了;他一路上汗水淋漓,每跨一步,就要流下一行眼淚。  第二個人走得很愉快,不過他走的速度很慢,漸漸地也覺得雙腿有些發酸。  第三個人一邊走一邊快樂地哼著歌,而且他健步如飛,一下子就到達了目的地。  神在終點等待著他們。  第一個人忍不住埋怨:「為什麼他們走得這麼快樂,我卻走得這麼痛苦?難道祢給我的行李特別重?」  「 不,你們包袱重量都相同。」神回答:「 這兩個包袱,一個裝的是『痛苦』,一個裝的是『快樂』,由於你把痛苦的包袱掛在前面,快樂包袱掛在身後,只看得到痛苦,卻看不到快樂,當然走得難過又疲憊。」  接著神指著第二個人說:「他跟你正好相反,他把快樂的包袱掛在胸前,痛苦的包袱扔在背上,眼睛看到的都是快樂,一路走來當然喜悅。」  至於第三個人。  神繼續說:「 他不但讓快樂在前。痛苦在後,還在痛苦的包袱上剪了一個洞。他一面走,痛苦就一面掉在地上,身上的擔子減輕了,所以走得比誰都快。」  其實神除了給我們名為「快樂」和「痛苦」的包袱之外,還給了我們一樣東西,讓我們去剪破盛裝痛苦的包袱,這樣東西,是一把神奇剪刀,它的名字叫做「恕」。
  • May

    15

    選定一把青草

    選定一把青草*凌美晨 ◎法國小說家大仲馬說:「凡是那些需要 當機立斷、果敢執行的計劃,我們對於自身的過分顧慮,幾乎是成功的唯一阻礙。」  有一位青年,出身於一個有教養的家庭,從小他的父母就教他要有一顆仁愛的心。  一天,青年在回家的途中看見路邊有一隻受傷的烏鴉,就將牠抱回家。可是他到了家門口又猶豫了,因為他的家庭有一個規矩,就是不准飼養一切的小動物,更何況烏鴉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是不吉祥的徵兆。青年不敢擅自破壞這個規矩,就將烏鴉放在家門口,想進去將情況向母親說明後,再回來將烏鴉帶進家門。  青年的善舉得到了母親的贊同,可是,等青年打開家門時,卻驚訝地發現家門口只剩下了幾根黑色的羽毛,而鄰居家的大黑?正在牆頭津津有味地舔著嘴。  青年本想將受傷的烏鴉帶回家療傷,結果卻更快地葬送了牠的性命。  青年十分後悔當初的猶豫,該選擇時不決斷,使他喪失了拯救一個生命的絕好機會。  我們擁有了機會,卻往往又會在猶豫中喪失機會。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一頭餓得頭昏眼花的毛驢忽然看見了兩堆青草,一堆在左邊,一堆在右邊。毛驢瞅著眼前的兩堆青草,心想真是老天保佑。可是,究竟是先吃左邊的青草,還是先吃右邊的青草呢?  毛驢左思右想,難以做出決定。結果下不了決心的毛驢就在猶豫中餓死了。  餓昏了頭的毛驢,最大的幸運在於有了可以選擇的機會,餓死了的毛驢,最大不幸也在於有了可以選擇的機會。  許多時候,你需要做
  • May

    06

    生命就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生命就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侯文詠 我和一位朋友傾談,他說雖然有兩份工作,而每月的收入卻非常低,但他已很高興了。 我很奇怪他還可以那麼開心,因為他的收入微薄,要節衣縮食才可以供養他年邁的父母、岳父母、太太、兩個女兒,還有一般家庭的各項開支。 他解釋說,那是因為數年前他在印度目睹一件事件的啟發。當時他因為一次重大的挫折、心情低落,所以到印度散心。 他說他親眼看到一個印度婦人, 用刀將她的兒子的右手切下來。 那婦人無助的眼神,以及四歲稚童痛苦的呻吟,至今仍令他心頭作痛難以釋懷。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那母親要這樣做?是否她的小孩太頑皮,或是他的手受到感染? 都不是,原來只是為了行乞! 那絕望的母親特意把孩子弄成傷殘,只是為了使他可以在街上行乞。 我的朋友嚇呆了,他把他吃到一半的麵包放下,隨即有五六個小孩湧至,爭食這片佈滿沙石的麵包,就如面對飢餓時的自然反應。 他對這情景很吃驚,他要導遊開車把他送到最近的麵包店,他去到其中兩家,把所有的麵包都買下來,麵包店的老闆很愕然,不過還是願意把所有都賣給他。 他花了不足一百元,就買到約四百塊麵包〈即每塊少於廿五仙〉,又用了一百元買一些 日用品。  於是,他坐在一部載滿麵包的貨車往街上去,當他分發麵包和日用品給那些大部份是傷殘的兒童時,他們都報以歡喜和鞠躬,就是這樣,他在生命中第一次想
  • Apr

    30

    探討修行不執著

    探討修行不執著*沈子鈞 人是一種動物有七情六欲,若要「完全放下慾望或執著」並不容易。不少修行者認為妄想執著障礙佛性,因佛說「眾生有如來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筆者有位唸到清大高學歷之友人,受大學學佛同學影響,而畢業後就到南部某大佛教團體出家修行,這或許是個人選擇,但其家人非常不捨,一切無可厚非。當然,亦有的人出家後不習慣而還俗,有人說不要隨便受戒,因破戒更不好。 其實,是否要出家或團體中共修才能「進步」,或許見仁見智,隨人選擇。在紅塵中修行可能更不簡單,因要在爾虞我詐功利現實之都市叢林中存活且修行,確實需要智慧及福氣。社會上小人無所不在,並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那麼簡單。一般人都想奮發向上、出人頭地,也不大可能完全「不執著」或毫無慾望,因凡人還是凡人。 中華文化中有許多智慧善巧,方便說人生之真理,可挖到不少寶藏。例如莊子之書,他擅長化繁為簡,由大自然啟發,以生動之比喻說明一些道理。就以「不執著」為例,他說有天一條毛毛蟲因有很多腳走路很快,剛好在郊外被人看到,就問牠:「你有這麼多腳,到底先出右腳還是左腳能走得這麼順?」毛毛蟲聽了開始思考很久也疑惑自己到底如何安排下腳的先後順序才能走得一點都不亂。愈想就愈執著而僵住,最後竟然走不動了。這故事是說「道法自然」,人不用太執著於不需煩惱之事,免得自找麻煩,但現今社會將簡單事變複雜者太多了。 或許每個宗教
  • Apr

    08

    佛陀教你一個簡單的改命法

    佛陀教你一個簡單的改命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個老人,他有五個孩子,但是個個都不養,他走投無路,只好沿街乞討,當叫花子。他覺得人生充滿了痛苦,也怨恨自己孩子的不孝,同時也對自己晚年悲慘的命運無可奈何。 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他就請問:「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有什麼辦法能改變我的命運?」 佛陀就問他:「你知道感恩嗎?」 老人回答:「我不懂什麼叫感恩,請佛陀指點迷津。」 佛就指著他要飯的拐棍說:「你對你手上的這根拐棍感恩嗎?」 老人聽了這話,想想說:「我當然感恩這根拐棍了!我出去要飯,遇到了凶狗,它是我的打狗棒。在崎嶇的道珞上行走,上坡下坡,他是我安全的支撐。我累了的時候,就枕著它睡覺,它是我幸福的依靠。因此,對這根拐棍,我真正要千感恩、萬感謝啊!」 佛陀就歡喜讚歎說:「善哉善哉!那你從今以後,就天天拿著這根拐棍,不間斷地去說感恩,說到一定的時候,你的命運就改變了!」 老人聽了佛的教誨,深信不疑,從此以後他就天天說感恩。不但對拐棍說感恩,也感恩施捨給他的一切好心人,乃至最後也感恩傷害他、欺騙他的一切惡人。感恩讓他的內心再也沒有一絲毫怨恨之心了,只有感恩在心。久而久之,他就契入了一種三昧,名叫「感恩拐棍三昧。」 有一天,佛陀又在講經。老人心想:「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佛陀賜予的,我要去感恩!」於是他就去聽佛講經說法。佛陀
  • Mar

    26

    放下自己,放下煩惱

    放下自己,放下煩惱 情緒雖千變萬化,但說穿了,不論直接或間接,一切情緒都出於自私,也就是說,它們都與執著於自我有關。 譬如,某件事發生了,而你覺得十分惱火,請問你為什麼惱火?如果那件事與你無關,你還會那麼惱火嗎? 有人隨口說了句話,也許沒有特別意思,但如果你認為:「他分明是『衝著我』來的。敵意馬上就會升起。 有人占你便宜,如果你不計較,事情很快就會過去,但如果你說:「他根本是『吃定我』!」你就會很惱火。 當妳的男友答應妳某事,卻又爽約,於是妳罵道:「你怎麼可以出爾反爾?你根本就『不在乎我』。」那就沒完沒了。 如果我們的情緒裡,沒有「我」的成分存在,單純就事論事,心情會很容易平靜下來。 但如果情緒來自「我」,就完全不同了,我們會鑽牛角尖,久久無法釋懷。 越自我的人,情緒的問題就越嚴重 觀察一下你的負面情緒,比方怨懟、憤怒、嫉妒或憎恨,是不是都源於你覺得自己受傷或受挫? 當你感到挫敗、焦慮、恐懼時,是不是會擔心自己得不到或失去想要的東西?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我們不時擔心自己是否快樂?是否可以得到更多?這對我有利嗎?他應該這樣對我嗎? 我們口口聲聲不忘的都是那個「我」;或許我們有時正直仁慈,有時充滿愛,但不論何種情況,我們總是忘不了自己。只想到自己的人,不但不可能快樂,
  • Mar

    20

    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捨,而是引路!

    ​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捨,而是引路!   有一天億萬富豪丹尼爾在散步時,發現一個小男孩蹲在路邊,手裡拿著一根草莖在地上擺動著。丹尼爾好奇的俯下身子,撫摸著小男孩的頭,問道,小朋友,你在幹什麼呢?小男孩頭也不抬的回答道,我在為一隻螞蟻引路。  丹尼爾聽了,忍俊不禁的笑道,一隻螞蟻需要你引什麼路?  小男孩認真的回答道,這只螞蟻和同伴走散了,正驚慌失措的四處尋找它的同伴,我要把它引到它們的隊伍中去,這樣它才有生存下去的機會。  丹尼爾這才仔細的看到,原來小男孩在用草莖將一隻走散的螞蟻慢慢地引到蟻群中去。在小男孩的努力下,那隻走散了的螞蟻終於被小男孩引到了那些螞蟻群中。見到了同伴,那隻走散了的螞蟻立刻歡快的和大家碰著觸角,顯得十分親熱和興奮。  丹尼爾不禁對小男孩這種心地善良的做法很是欣賞,他說道,謝謝你,為那隻走散了的螞蟻找到了同伴,也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機會。  小男孩這才抬起頭來望著丹尼爾,他眨著一雙聰慧的眼睛,露出甜美的笑容。看著這纖塵不染的笑容,丹尼爾心裡蕩起層層漣漪……。離開小男孩,丹尼爾一路上不住地自言自語道,為一隻螞蟻引路,真的很有趣、很有創意。  丹尼爾是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的大老闆。他樂善好施,常常慷慨解囊,扶危濟困,被人稱為「大善人」。偶爾一次在路邊看到一個小男孩為一隻小螞蟻引路,給了丹尼爾心靈帶來很大的震動。他想,給那些迷失方向的螞蟻引上一條路,使那些走
  • Feb

    12

    下半生要學會自己撐傘

    下半生要學會自己撐傘*正能量家族 成人的世界裡,遠遠沒有想象中的容易。你以為歲月靜好,其實有人在負重前行。你以為衣食無憂,其實有人在辛苦奮鬥。  小時候,父母為我們撐起一片天,上學後,老師為我們扛起所有事。可是進入社會,成人以後,再也沒有人為你的錯誤買單。你的事,你自己去做,你的難,你自己承擔。  摔倒了,沒人扶你,必須自己爬起來。遇困難,沒人幫你,必須自己去解決。不要以為你哭,就有人哄你,不要以為你求,就有人幫你。成人的世界裏,冷漠和旁觀皆是常態。  一路走來,究竟有多辛苦,自己最清楚,到底有多難熬,自己最明白。你要感謝這些磨難和阻礙,讓你蛻變成強,變得更強,讓你涅槃重生,更加出眾。  我們都是人生的主角,自己的人生,自己書寫,自己的生活,自己拼搏。有的人,會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願意為你遮陽。但是下雨的時候,卻把傘拿走了。  你要記住:誰也不是誰的永遠,沒有人能成為你長久的依賴。能為你遮風擋雨的,同樣也讓你不見天日。下雨天,要麼自己撐傘,要麼自己做擋雨的屋檐。靠別人,不行,求別人,悲哀。  萬般皆苦,一切自渡,在這坎坷的人生中,要學會為自己撐傘。跑進別人的傘底,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別人的雨傘再大,都不如自己有傘。撐自己的傘,風雨再大都不怕,靠自己生活,一輩子心安理得!
  • Jan

    12

    談人生選擇

    談人生選擇*沈子鈞 在人世間「愛」和「感恩」是利人利己很重要之「修行」,人生努力固然重要,但「方向」及「選擇」更攸關成敗。可說傳教士各種選擇的結果,福慧俱足者通常有較好的選擇,而業障中者,欠缺清晰的頭腦及福報,在人生中常做錯決定。所以,在社會上有的人順風順水,有的人做一行怨一行而且做什麼賠什麼。人若懂得行善改命,那才會逐漸福慧俱足而走上平坦人生。 所謂,智者會善用別人經驗,而愚者固步自封凡事只信自己;「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牛頓也曾說過:「利用別人之經驗就像站在巨人肩上可使視野更廣。」其實,閱讀習慣很重要,花少數的錢就可學到別人不吝分享的經驗及智慧;當然,是否選擇培養閱讀習慣也是各人的造化。 在社會上真有成就的企業家有其人生的正確選擇哲理:一、懂孝順可培福,布施可增富貴。二、懂培養閱讀習慣。三、知道每天運動健身。四、了解養成行動力是很重要的習慣。五、信直覺也懂得看人用人。六、知道世上某些珍貴事物並非金錢可以買到的。 所以有人探討為何一般西方大企業家(例如比爾蓋茲、巴菲特等),傳了足夠的錢就大量回饋社會,也會聯想到西方基督教不但從小教孩子奉獻,並且該叫在世界各地做的慈善事業也比亞洲各宗教興旺。 相對之下,亞洲一些企業家較小氣甚至大量污染環境,目前光以台灣之PM 2.5懸浮粒污染也大都來自中南部許多民營工廠煙囪排放(台中火力電廠只是
  • Nov

    05

    子若強於我,要錢做什麼?

    子若強於我,要錢做什麼?子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我友,一日飲醉,對我說:「你信不信?我的存款,到我孫子那輩都花不完。」我回答:「我信。不過,有句話,叫『兒孫自有兒孫福』,你真的沒必要給兒孫留那麼多。」​ 他笑了,說:「什麼是福?我上半輩子窮怕了,不能再讓我的兒子、孫子重複我的窮。我就是要讓他們守著金山,過像樣的日子。 」 他說的是真心話。我們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人但有一分錢,留與子孫花。仿佛我們今天多留一些錢給他們,他們的日子就能增加一些色彩。 林則徐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話說得何其透闢又何其超脫。 子孫如果像我一樣卓異,那麼,我就沒必要留錢給他,賢能卻擁有過多錢財,會消磨他的鬥志;子孫如果是平庸之輩,那麼,我也沒必要留錢給他,愚鈍卻擁有過多錢財,會增加他的過失。可今天,能真正讀懂並踐行林則徐這段話的,又有多少人呢?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想想看,擁有了一座金山的人,又怎會甘心每天汗流浹背地去沙中淘金呢?而帶著「不值得」的心理去學習、工作的人,所收穫的,也必將是一個「不值得」的人生。 有太多的同胞看不懂那些捐款
  • Oct

    27

    寺廟的功德箱

    寺廟的功德箱*菩提院分享  黃昏,寺廟裡靜悄悄的,香爐裡煙霧彌漫,僧人們正在吃晚飯。一個男人悄悄地溜進寺廟,來到功德箱前面。白天,男人曾來過一次,他看到很多人往功德箱裡放錢。看看四周沒有人,男人便將功德箱放下,從裡面往外倒錢。在一邊兒,小沙彌和師父看了個一清二 楚。  小沙彌說,「師父,有人偷錢!」  師父說,「我知道。」  小沙彌說,「我們去把他抓住……」  師父說,「不用。」。  小沙彌急了,「師父,為什麼啊?他偷了我們的錢,他是小偷!」  師父說,「他不是小偷,那不是我們的錢…」  「那怎麼不是我們的錢呢?」小沙彌盯著師父。  師父說,「那是人們放進去的錢,現在有人需要它, 取出來,怎麼算是偷呢?」  小和尚聽了默默無語,他眼睜睜地看著男人將功德箱裡的錢取走。等男人一走,小沙彌就跑到功德箱前面,他往裡面看了看,說:「師父,裡面還有錢!」  師父點點頭說,「他只是拿走了他需要的那一部分。如果他是小偷,還會留錢在裡面嗎?」小沙彌點了點頭。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黃昏,那個男人又趁著大家吃晚飯的時候溜進了寺廟,他來到功德箱前面,看看四周沒有人,又將功德箱放下取錢。這一次,小沙彌和師父依然看了個一清二 楚。  小沙彌見了說,「師父,他是小偷,他又偷我們的錢了!」  師父說,「人放錢,人取錢,人的錢人花,何為偷啊?昨天他取走一部分,因為不夠,再取走一部分,有何不可?」  小沙彌非常生氣,可
  • Oct

    18

    鞋子裡的人生哲學

    鞋子裡的人生哲學*淨界法師  講到突破自我設限,我可以再舉一個實際的故事,給大家作參考:  故事二:鞋子裡的人生哲學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有一天的聖誕夜,大雪紛飛,雪下得很大。到了晚上的時候,有一個小男孩,站在一個賣鞋子的櫥窗前面,眼睛盯著一雙美麗的鞋子在看著,站了三十分鐘以後,這個老板就覺得有點奇怪:這個小男孩一直盯著這雙鞋子干什麼呢?就問小男孩:你想要干什麼?這個小男孩就跟老板說:老板,你可不可以替我向上帝祈求,我很喜歡這雙鞋子,請他把這雙鞋子送給我。老板說:好好,那你先進來。就請他坐下,說:我替你去向上帝禱告,你等一會。  這個老板就進房間裡面去了。差不多十分鐘之後,老板出來了,告訴小男孩說:你的願望我幫你向上帝禱告了,上帝要我轉告你。他說:上帝不能送你一雙鞋子,但是他可以送你一雙襪子,你穿這雙襪子去找自己的鞋子,你要自己去找鞋子!  講完以後,就幫這個小男孩把腳洗干淨、把襪子穿上去,就把他送出去了。  過三十年後,這個老板接到一個陌生人的來信,說:某某人啊,你還記得在三十年前,站在你櫥窗前面看鞋子的小男孩嗎?當初你送我一雙襪子,還給我很多很多人生的鼓勵,告訴我要自己去追逐我的鞋子,別人不能把鞋子送給我,上帝不可以,我現在找到我的鞋子了。後面署名:美國總統林肯。  這個故事意思就是說:佛陀不能把目標送給你,不可以。  你今天要追求什麼?你要成佛。  你說:哎呀,受戒真
  • Oct

    11

    我們都是一個空木桶

    我們都是一個空木桶  一位木匠砍了一棵樹,把它做了木桶,一個裝糞,就叫糞桶,眾人躲著,一個裝水,就叫水桶,眾人用著,一個裝酒,就叫酒桶,眾人品著,一個裝錢,就叫錢桶,眾人喜愛。桶是一樣的,因裝的東西不同,命運也就不同,人生亦如此,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人生,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生活,狼行千里吃肉,馬行千里吃草,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隨波逐流,有這麼一句話我非常欣賞,真的很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容,才是智慧,靜,才是修養,捨,才是得到,做,才是擁有。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拉麵說:「想成功,得有人拉一把。」餃子說:「臉皮不能太薄。」窩窩頭說:「還是留個心眼好。」豆腐說:「關鍵階段需要『點化』。蝦說:「大紅之日,便是大悲之時。」啤酒說:「別急,總有讓你冒泡的時候。」麵包說:「渺小時,比較充實,偉大後,覺得空虛。」油條說:「不受煎熬,不會成熟,總受煎熬,會成為老油條。」尺子:「因為自己正直丈量別人長短。」釘子:「理解錘的用心,不覺敲打庝痛。」這就是人生!成功的路上離不開貴人的幫助、名師的指點、朋友的理解、小人的刺激、親人的支持,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 Oct

    06

    談隨緣自在,道法自然

    談隨緣自在,道法自然 *沈行雲教授提供 在修行之道途上,似乎各宗教有不同認為框架及教條規定,有些人加入團體後,可能愈修愈苦,甚至被控制住而心靈也更不自在了;其實,各人要有悟性,修行自然一些較好,修行要使人靈性清淨自在。古代大學者白居易說 :「意隨無事適,風逐自然清。」意思是人的心思要進入「無所為而為」才能真正享受「身心自在」的暢快「隨心所欲而不踰矩」;風的吹撫要起於自然之風,才能清涼爽快,因凡事「自然待真機,造作減趣味」;人之一生可以學習「看破、放下、隨緣自在」一天修一點,以念佛行善等方式去洗淨靈魂汙垢,過程比終點重要,可在修行之旅去體會「福慧增長,清心自在」之感受,人難免有欲望情緒及內在黑暗面,但可引進光使一些黑暗消失;平日盡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使人生白業大過黑業,對今生來世都好。活在這五濁惡世,似乎天災人禍不斷,以佛法而言無末法時期(不少宗教組織都被人為操控了),各人最好要有智慧謹慎選擇修行之法;其實,把人作好也是不簡單之修行。通常群眾是盲目的,很容易被一些私心政客或所謂宗教團體教主操控,人要學會獨立思考,若常存善念多積陰德,多做無我利他之事,可漸開啟真如本性智慧,智慧是一種「直覺」、「洞見」、「綜觀全局」之能力,和聰明不同;智者器度較大較能捨並造福眾生,而聰明者較會算計。過去清朝之「紅頂商人」胡雪嚴,歷經白手起家,風光一時,但最後敗落,他是誠信厚道之人,

光明堂成立於民國74年6月,行善雜誌社成立於民國75年7月,是一個宗教結合雜誌社的團體。我們秉持宗教慈悲關懷理念,信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精神。提供一個修身養性園地,祈盼能夠提昇靈性,拓展視野。促進人間社會和諧,家庭圓滿,健康快樂,締造幸福美滿人生。

more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