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不少善書談因果報應,據統計在台灣約百分之六十五人相信(其他可能是半信半疑或不信),筆者是基督徒但也研究些佛法,感覺由自己之人生與周遭親友遭遇去觀察,似乎冥冥之中,各人受到某種無形力量之獎勵或懲罰,而且好像現世報應例子多了。有不少出身不錯但愈到中晚年愈痛苦之案例,可能屬於命好但運不好之情況,所以最好多行善來累積福報。有修行者言:「因果報應是一種能量分配。」
由能量不滅定律而言,善惡業力是正負能量之運作,有人說人的一生就是正負能量角力之結果,平日養成日行一善多積陰德之習慣對人生是加分的。前世今生之善業大過惡業,那今生可能有福報而順風順水,反之有的人可能惡業較大以致再努力也沒效果。
正確之修行可說是讓靈魂進化(淨化)提升能量而應可感受到福慧增長,心清慧明,福慧自在。但修行也並不簡單,因有時和習氣作戰,因凡人有七情六欲,「去山中賊易,除心中魔難。」筆者有在商場算相當有成就之友人說他百分之百信因果,並覺得人的命運就是不同選擇之結果。有福者做對選擇,無福者做錯選擇,所以人生中往往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有正確之方向去努力才有功效。成功常是「找對人做對事」及「天時、地利、人和」因緣俱足。在商場(或人生)中,往往是百分之二十有傑出成就,但百分之八十屬一般平凡或失敗者,人生中「知福惜福造福」很重要,可說福報是決定人生成敗之重要因素。
有修行者言,在人生中以行善布施方式去修功德福報很重要,而功德是以法布施等方式去勸人行善、教化人心,累積之善業能量可以帶到來世,並且可轉為福德。福德是以財布施等方式產生之福報,若今生用完就沒了,福德無法轉為功德,而且功過不能相抵。其實以筆者淺見,就如注入清水在混水中,使混水漸清,所謂「行善消災」、「一善破千災」,所以或許功過可相抵,這都是見仁見智。在了凡四訓中,他做了善事記白點,做了壞事記黑點,配合行善改過因為功大於過而能心想事成。
下班後,爸爸回到家疲憊地坐在餐桌前,媽媽煮了一鍋燉菜,配上香草乳酪和吐司。那簡直不能算是吐司,根本就是幾片黑碳,顯然是不小心烤焦了。
我皺著眉想要抱怨一下,但終究沉默地看著餐盤,看爸爸會不會說些什麼。然而,爸爸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他自然地拿起吐司,沾上香草乳酪,配上燉菜大口地吃著。
接著他問我,今天學校怎麼樣,作業完成了多少?
後來,媽媽來到餐桌前,不好意思地道歉說:「吐司不小心烤焦了。」
沒想到爸爸笑答:「別傻了,親愛的,這正是我喜歡的吐司。」
當下全家人都噗哧一聲笑了出來。睡前,我忍不住問爸爸,他是否真的喜歡烤焦吐司?
他說:你媽今天渡過了充滿壓力的一天,有時生活就是這樣,一個有點焦的吐司,不會有什麼大傷害,真正傷害人的是,在錯誤的時間,說些錯誤的話。
生活中常出現預料之外的事,沒有人是完美的。以我為例,我常常忘記重要的節日,甚至不記得我和你媽的結婚周年紀念。
但是你知道嗎?我和她在這些年當中,學會了包容和接受彼此的小錯誤。
這就是夫妻倆人擁有長久而幸福關係的秘訣。試著用幽默和包容,來對待那些對你有意義的人事物吧。人生非常短暫,沒必要把生命浪費在抱怨中。把有限的時光, 用在對己對人,有有益的事上吧。
陽轉思考 *楊絳
五間服務過的公司,但其中就有三間破產,運氣真的很差勁嗎?
方野是地產公司的新員工,年齡約近五十歲的他,常和同事埋怨地說:沒人比我運氣更糟的了!他之前曾經在五間公司服務過,但其中三間破產,剩下兩間則是和公司老闆吵架而被開除。
接著他找了許多工作,都不太順遂,最後經關係才來到這間公司。因為有這樣的前因,所以賣樓對他來說並不容易。在公司他會不斷地說:自己運氣不好!今天運氣真黑!,覺得自己應該很快就會失去這份工作。
但作員工培訓的導師小田這麼問他: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有家人嗎?
他露出驚訝的表情回答說:有,我有妻子和兩個女兒。
小田問:你出生到現在,接近五十年的歲月中,有過好幾天沒飯吃,只靠喝水過活嗎?
他回答:沒有。
有過沒錢買衣服而挨冷受凍的經驗嗎? 「沒有。」
有流離失所,住在天橋底下過嗎? 「沒有。」
在一個星期內,你會和家人吃幾次晚餐?「這個嘛,大概三、四次左右吧。」
於是小田說:「你說自己運氣很不好,不過五十年來,你有地方住,有衣服穿,沒有挨過餓,還能跟家人一起吃晚餐。這不就是你運氣好的證明嗎?」
小田對一個自稱運氣差的人,說了他近五十年來其實「運氣很好」這句話,方野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至今一直相信自己運氣不好,突然聽到完全相反的回答,頓時無法理解。
但是,他從隔天開始變得判若兩人,工作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而有趣的是,在那之前,連一間都賣不掉的房子,都開始一間一間銷售出去了。那是理所當然的吧。自己覺得自己「運氣不好」的話,就會傳染給客戶。就算介紹客戶難得一見的好物件,客戶也會下意識拒絕。
但如果覺得自己「運氣好」,跟他人說話也會充滿自信,也會希望對方得到幸福。這樣一來運氣就陽轉了。後來他的業績蒸蒸日上,半年後的業務表揚大會中,居然獲得了優秀獎。
他發表得獎感言,在感謝公司夥伴的同時,也介紹了運氣原來是可以轉變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