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道路-第三回:點燈轉運除障,為何因?

人間道路-第三回:點燈轉運除障,為何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本堂武財神登台:
 
第三回 點燈轉運除障,為何因?

聖示:

      每一次持咒、誦經、點燈,不只是祈求仙佛護佑,而且感召護法神尊靠近,改變自己和周遭的氣場,開啟靈體(界)得渡的契機,累積自己福報資糧。燈、燭、清香能通「陰陽」,且點燈更是承載各人願力的媒介,例如:光明燈、智慧燈、姻緣燈⋯⋯

財神曰:

      命運不是絕對,心才是主宰,命運可轉者,唯有修善、修心、持咒、點燈這四道力量,可以在身心靈、氣場、命理上產生不同層的加持力道。
一、穩定心念:心定則萬事定,念正則百福生,轉念才能看清事態的真相,一念起百業生。
二、持咒誦經:咒音調息,法輪常轉,暢通氣脈,故身心安泰。
三、點燈:象徵破除無明,點亮與靈界的光橋,簡而言之,就是補充能量,調和氣場。

財神曰:

      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賜飲,蕭生魂魄出竅。

蕭生:

      恩師聖安。點燈只是個人發願的起始,藉由供養諸天仙佛、法界眾生,心生慈悲心,仙佛只是助你一程,要神也要人啊!那為何要點燈呢?

財神曰:

      點燈的意義,在於財布施,發心點燈供養仙佛,燈在法界就是能量的放射體,與靈界的光橋,承載每個人的不同願力,有人點元辰燈,有人求財,有人求功名彰顯,更有人有因果業障點消災解冤燈化解戾氣⋯⋯

蕭生:

      也就是說,花錢買了燈,供養諸天仙佛,藉此化光、化能量補足先天或當下的不足處,達成所求。那點燈的注意事項為何?

財神曰:
一、誠心比形式重要:不是燈再多、花再多錢就有用,誠心才是根本。

二、慈悲、懺悔心:以懺悔之心,懺悔過往因無明所造下的惡業,身口意犯下的罪障,誠心懺悔不再犯。

三、持續行善:只有配合行善、積累功德迴向冤親主,誠心和解不再干擾,氣場、運勢自然改變,外在改變,內在穩定,藉由點燈光源,不但補充靈能給冤親債主,更點燃自己「般若心燈」。

四、不可強求立即見效:解冤除障不是一次性點燈,行善即可化解。業障分輕業、重業、定業。至少能將傷害減到最低,若遇困境未解,就是功德不足。

 
《師徒步上蓮台,往虛空飛去⋯⋯》
 
蕭生曰:
      正所謂「功德不足易生障礙」,很多事水到渠成、順風順水,皆是福報的顯像。
 
《蓮台停在虛空中,師徒步下蓮台》

蕭生曰:
      步下蓮台,匾額上寫著新竹內天后宮,不算大的廣場,對街有一個戲台,廣場上有一個善書櫃整齊排列,彷彿平日就有人發心整理,書櫃上善書不斷發出或黃或紫光芒,引人注目,假日人潮不多,信眾來來去去,只是法界外一群靈體聚集,有人吵鬧、有人靜靜站立廟口,有靈體是身材瘦小,有靈體是滿懷恨意,這一望不下於百人,怎麼不見兵馬管管秩序⋯⋯

財神曰:

      仙佛本慈悲渡眾生,眾多靈體或因無人祭祀或枉死魂,或因果業障討報⋯⋯並無傷及或侵犯人間秩序,仙佛都是慈悲說法,施食三惡道,以解靈體痛苦。

蕭生曰:

      此時聖母走向廣場,化一道黃光,原本黑灰氣瀰漫的廣場,霎時黑氣退去,聖母慈悲將手上供品,令兵馬分食靈界眾生,原本喧嘩的廣場,形成二排長列,沒有爭先恐後,靜靜地等候兵馬分發食物。

      隨恩師步入殿內,廟裡有點蠟燭台,長短不一的蠟燭或鳳梨燈,不斷向虛空中發出毫光射向天際,有的燈光火勢忽大忽小,或煙霧彌漫產生黑氣,敢問恩師如何解釋?

財神曰:

      業分輕重,誠心與否是關鍵,有人存有僥倖心態,花錢了事,從火勢、量度、色澤可以分辨運勢好壞。
一、點元神燈:在法界射出天際時,一般會在原靈樹或原靈花上顯像光澤。

二、點智慧燈:法界會在人的天庭蓋上呈現黃光,以生起智慧、穩定心念,進而功名彰顯。

三、點光明燈:一般法界顯像是人的周遭有一光圈罩住,就是有在正法道場或廟裡點燈,主神更會不定時派兵馬護佑。

四、點財利燈:除補充廚房的光線充足,更是不定時補充元辰宮米、水的能量,以顯化在現實人生事業興順、貴人扶持。

五、點消災解冤燈:藉燈的能量,化解討報的怨懟,但須配合其他行善作為,持咒、放生、捐香⋯⋯更重要的是,請正法道場呈疏文引渡超拔,讓他們免於流浪之苦,有一餐沒一餐的,真的苦海無邊。

蕭生曰:

      今天法界實錄傳真有點嚇到,每每到廟裡祈福消災時,誠心叩請仙佛助化時,不只是人們苦,更有無邊受苦靈界在外逗留乞食,看了真是不忍心啊!

財神曰:

      本部天書傳真法界實錄,廣佈消災解厄之法。就是母娘開啟渡眾之門,望眾生聞法修行,眾善奉行,而且持續性佈施,不可貪快,更不可在未如願之前心生怨懟,罪上加罪。

      今天著書時間到了,快上蓮台回堂。
 
《師徒步上蓮台,往虛空飛去》
 
財神曰:
      光明堂已至,蕭生魂魄歸體,吾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