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雜誌186期已於106年9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祈福法會-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行善雜誌186期已於106年9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談命運        沈敬鈞

   東方人似乎比西方人更相信命運,有人認為命理學(紫微、八字、風水學、面相等)能傳承上千年必有其道理。記得某位知名女作家施某某在過世前,曾因好奇而遍訪各有名算命處,最後她結論是﹕「正派之通靈者所言才可靠」。或許,在某時空各人皆有一本「生死簿」,上面記錄之善惡業影響各人之「窮通禍福」,而通靈者可請鬼神調查各人資料。

   坊間不少從事房屋銷售等業務者,筆者因研究過姓名學,幾乎都可看得出是否有改名。姓名學是否有效只有當事人知道,有些修行者認為其力道像一顆「克補」,但也有人說生肖姓名學很準,這也是見仁見智。比較奇怪是為何歐美或中東人士就沒姓名學,即使同在亞洲的日本,似乎改名的也不多,但可以確定的是演藝圈中東西方演員幾乎都是用藝名(例如:湯姆克魯斯、李小龍等)。

   人生在世努力很重要,凡事「盡人事後聽天命」才是重點。我猜想佛家、道家所言各人冥冥中命運是受業力之影響很有道理,因前世今生作為之善惡業是一種「能量」。有些影星知福惜福更造福,以布施回饋社會、造福弱勢團體(例如成龍、劉德華⋯)那明顯使其星運長紅;但也有些原本有名勢者,卻因一些不良嗜好而失去好運,甚至連財產、身體皆虧損而無法東山再起。至於有關八字等命理,有人比喻同樣果樹苗在北部、中部、南部所生之果實口味不同(因土壤、陽光、濕度、技術⋯各變數存在),可解釋為何同樣八字的有很多人,但其命運並不相同(當然,和各人祖德亦有關)。

   人生之旅充滿變數,記得數年前筆者有位女性親友某天外出購物,結果經過某一大樓,竟然被十五樓高掉下之薄紗窗打到頭,當場昏倒,幸好被急救搶回生命。或許人世間有不少「人算不如天算」之事(例如:大陸遊客火燒車、飛機掉落基隆河、捷運兇殺⋯)有人認為湊巧發生,有人認為是共業問題招引相同命運。

   有修行者根據某些通靈人,可說出各人前世今生及未來之事,認為人生劇本其實大都寫好,除非各人覺悟要學「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儘量積德行善,才可突破命運鎖鏈,而將命運逐漸改善變好(按:筆者過去就相信了凡四訓之理論而改過行善,結果命運由谷底翻升)。

   筆者有些在商場賺很多錢但內心很痛苦的朋友,證明人世間「五福臨門」並不容易,而有的人物質不缺,但其精神之苦似已像活在地獄中。據說二十一世紀是因果清算加速討報之時代,各人最好還是行善去惡多積福德,那才較保險(人有千算不敵上天一劃的例子很多)。「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各人之煩惱痛苦都不同,佛家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筆者認為日常以「同理心」「布施心」「不與人結怨心」「謙卑心」「慈悲心」「感恩心」等去為人處世,那也會得到宇宙正能量之加持,而使人生趨吉避兇,甚至面相變好。

   當然「百善孝為先」在家裡好好對待父母就是在種最好福田,可說人生行善機會處處有,行動才重要;人一定要先有福慧,才有好命運,所以要去修福修慧。

   人生「千金難買早知道」,有修行者說命運不必去算,平日福德資糧之累積才是「正能量」。天地有司過之神,行善是加分,行惡是減分,各人在創造自己之命運,「禍福無門,唯人自召」適用在各人及國家。人民有福報共業才會感召到賢明之政治人物造福大家,一切都是能量互相感應之結果,人心向善則國泰民安(甚至颱風都會轉向)。

   人生在世修行,除了會使命運變好,平日也要練「平常心」除去對自我之「執著」,那麼對於生命之高低起伏也可有更寧靜之心去應對。

   總之,命運是存在的,先天命不易改,但後天運可借由行善及努力去變更軌道,好的修行會使人生更順且福慧增長。


       


 豁達        張振成

   現代人的生活相當豐富,人們在溫飽之餘,便不斷追求生活的品質,但真正活出健康與品味,而最難得的就是「豁達」二字,豁達是什麼呢?就是心境、知足、淡泊。

    同樣是欣賞梅花,陸游看到的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作者便有「紅梅猶有傲霜枝,芳妍桃李又逢春」之句:同是滔滔長江水,在李後主的眼裡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而蘇東坡的眼裡卻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你說這不是豁達中的「心境」嗎?

    孔子帶著學生到郊外散步,看到一位老者一邊在田裡拾麥穗,一邊卻哼著歡樂的小調。子貢不解地問:「老伯,你這麼大年紀,還在田中拾穗,真可憐啊!怎麼還唱歌呢?」老人笑著說:「我的快樂在你們心目中就是憂愁,君子安貧,達人知命。我雖然貧窮,但我心安理得,知足常樂,沒有煩惱。」對他們來說,生活的豁達,源自對人生能經過少壯,經歷坎坷,進入老年而滿足,你說這不是豁達中的「知足」嗎?

   一碗清茶,幾杯水酒,一碗家鄉米飯,一碟清茶豆腐,或三五知己談天說地,或一家老少樂敘天倫。不蒙世俗塵埃,忘卻功名利祿,呼吸柔順,運氣和暢。淡泊的人生,處處能領略人生的真諦,享受生命的清純,讓生活原汁原味,反璞歸真。你說這不是豁達中的「淡泊」嗎?「豁達」是心船之航;「豁達」是長壽之根。



 生命的意義        張盈婷

   人的一生,必定要經歷「生老病死」,但許多人即使走了一遭,仍不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生命的意義不該以金錢、物質衡量,每個人都該問問自己:「我為社會貢獻了什麼?」一位清潔員,即使薪水不高、工作辛苦,但仍每天認真工作,將負責的區域打掃得乾乾淨淨,讓大家享有清潔的街道,那麼,他就是一個了不起、有貢獻的人。

   台灣不乏振奮人心的例子:台北社子地區因為限建而沒落,人口外流,僅剩下一所中學。終生奉獻於教育的校長,不願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努力讓許多中輟生走回正途;雲林口湖的一位女村長,和丈夫奉獻出自家房子,免費幫學生補課,讓家庭功能失常的孩子,放學後不會在外遊蕩。國泰慈善基金會得知消息後共襄盛舉,

   幫村長安裝了冷氣、暖氣,支付電費,也完成孩子們「到台北旅遊」的心願。

   每個人都有,「讓別人過得更好」的能力,而此舉也是最重要的生命意義。愈多人有這種領悟,我們的社會就會愈美好。




放下仇恨最美         張巧琳 
       
                          
    三月底內湖發生驚世命案,受害者劉姓女童「小燈泡」的母親,於命案現場目睹案程,她在悲痛中,噙著淚水,不抱怨、未崩潰,感謝路人的幫忙,澄清媒體錯誤的報導,條理分明的說明案情經過。

    事後含悲PO文表達對小燈泡的想念,同時呼籲大家要關心身邊的人,用愛去抱抱自己的家人。不但表達家庭的重要,更希望社會重新拾回對親情、倫理、愛的重視。

    更用心的在小燈泡的靈堂門口,設置看板:「希望踏進靈堂的人,收起仇恨,也不要責備對方,讓小燈泡的最後一程,心中仍然只有對這世界美好的回憶,她帶著美麗,來到我們家,我也希望她帶美麗離開。」

    這位天底下最堅強、睿智、真善美的母親,第一時間不但沒有歇斯底理的控訴,也無情緒性的語言。有人說她太冷靜了,哪知她對愛女的思念之情不異於常人,卻選擇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時間狂哭,讓人很不捨。

    一般遭受此橫禍者至親家屬,情緒崩潰、眼神佈滿仇恨、咬牙切齒、呼天喚地,唯慈悲智慧的菩薩行者,才能忍受悲痛、委屈,收起仇恨,以寬恕的柔軟心,感化剛強頑固眾生,因她深深明白:「仇恨對治仇恨」永無了時,而且回憶起和小燈泡的對話,圓滿小燈泡變大燈罩的願望,了悟小燈泡熄滅了,但她變大燈罩,光芒四射。母愛光輝,讓恏成為安慰人心的使者,永遠照亮世間,是個值得致敬的母親。




發揮潛能,開創未來        吳棉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指出,一般人只發揮了十分之一,甚至更小的潛能。大多數的人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未能全力發揮,以致一生庸庸碌碌,殊為可惜。

    大自然中萬物的能力,往往不是只呈現在表面,而是深藏在內部,例如電源、熱力皆非目力所能看到,而影響深巨。又如礦物也埋藏在地下,植物的生命來自根莖,孕育萬物的泥土更是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命脈。

    至於人類的能力,所用出者實在有限,往往在重大的困難危險時,才會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在火警中,平常弱不禁風的人,竟能搬出極重的東西;為了逃離急難,雖已精疲力竭,仍能奮勇前奔,脫離險境。可見我們體內原有無限活力,一經重大刺激,就立刻彰顯出來。

    大多數的人,在人生旅途中,愈是遭遇阻礙挫折,他的成就反而更大,而安處順境的人,往往平庸無成。孟子曾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以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不必處於困境為苦,如此更可以自我磨練,發揮最大的潛力。一個人的奮鬥意志是愈經刺激愈形堅強的,日子太安逸,反而會消失於無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各有長處,如能認識自己的天分能力,並積極發揮出來,就不難獲得成就,偉大人物之所以有他們的貢獻,正是激發潛能,利用它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負。但一般人往往缺乏信心,裹足不前,不願採取行動,因此,精神日益懶散怠惰,身體機能也曰形退化,如何能獲致成功的果實呢?徒有天賦,不能付之行動,仍是一片空白。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有信心,肯下工夫,總能施展長才,千萬別低估自己的能力,人只能活一次,每個人活在世上,更應堅守崗位,盡一己之力,實現自己的抱負,時間是不會等待人的,即知即行,開創更好的未來!




爛梨循環        王文靜

   雞叫了天會亮,雞不叫天也會亮,天亮不亮不是雞說了算,關鍵是誰醒了。醒來的過了一天,沒醒的過了一生。

    有個人買了一箱梨,天氣熱怕梨壞了可惜,每天挑幾個最差的吃掉,最後卻吃了一箱爛梨。總結做副對聯:上聯---放著好的吃爛的;下聯---吃了爛的好的爛;橫批---永遠吃爛的。

   人生亦如吃梨,因為在意每天之中不開心的事,一輩子都得糟心下去;把糟心的事放下扔掉,每天陽光一點,你就燦爛一輩子!

   珍惜當下,積極快樂!沒有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緒。

   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時刻留意,不要讓自己栽在壞情緒中!」

   這是最近在一個群組裡,收到「很有禪意的話」。它很優雅的以雞鳴、吃梨的尋常生活,引導出人們忽略的心態。尤其,很有禪意的拋一個命題,你的人生處在永遠吃爛梨循環嗎?在高壓與快速生活節奏下,不知不覺的,很多人的人生就在爛梨循環下,一如橫批:永遠吃爛的。

   最近與一位年長者用餐,他說,體力日益力不從心,旅行因此也少了,人生似乎走到要謝幕的階段,於是開始著手回顧與整理照片。他淡淡的說,聽者如我,有些小小感傷。他的人生歷經不同階段,或在台北或在大陸,或在大公司或自己成立工作坊,他持平的說,此刻是他人生最快樂的階段。

   人生收在一個最快樂的階段,這有多美啊。然而,有多少人走到謝幕階段,是最快樂的?極少、極少。如果依然以梨子為例,這是成熟而甜美的果實階段。

   我觀察到,不少人的人生是充滿酸味,是一個酸梨子。從年輕就酸,酸到老,酸到果子落地,還在埋怨。一個酸梨子個性的人,眼看四周一切,很容易從負面解讀事務,反射性的覺得他人有惡意。以至於防衛性很高,出口少有善意,滿身荊棘,別人也不願意靠近。有的人不但是酸梨子,甚至是外殼有刺的榴槤。

   人生到最後就是內心狀態,快樂的狀態。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被他人虧待或欺負,關鍵都在:「自己以為」自己被虧待,這些才會成立。人生的酸度、甜度,自己有絕對的自主權。




 心念的能量        杜荷
   人的心念雖然看不見,卻具有影響力,因為心念有無限的能量,可以幫人行善,也容易與人結惡。

   有一則故事,就說到心念的影響力。有一回,梁武帝與寶誌禪師外出巡訪時,看見一個農夫在賣瓜。第一位來買瓜的人,選了好多瓜要買,算算應該可賺不少銀兩,但奇怪的是農夫就是偏偏不賣給他。後來第二個人走來,只買了一個瓜,農夫卻很歡喜地賣給他。

   梁武帝非常不解,為何農夫的分別心如此大呢?寶誌禪師說:「農夫前世是個死刑犯,臨行刑時,這兩人都在場觀看。第一個人說:『這傢伙真該死!』第二個人卻說:『這人真可憐啊!』」

   因此,結下不同之緣,今生三個人又碰面,所以農夫見到第一位就瞋恨,不肯賣瓜給他,見了第二位卻非常歡喜。

   一個小小的心念,因為一念善、一念惡有了兩種不同的結果。生活中,也常有類似的情形發生,好比在馬路上聽見救護車呼嘯而過的聲音,有人動念:「真是吵人呀!」有人默默地在心裡為車上的人祈福。同樣一個事件,也許就因為心念的不同,結了兩種不同的緣。

   要讓心念的能量,發揮好的影響力,試著凡事往好處想,縱然面對最壞的逆境,也會因心念轉變而改變。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