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雜誌187期已於106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行善雜誌187期已於106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談運氣                沈子鈞                       

    在人生之旅活到一個年紀,會發覺運氣是存在的,先天命不能改,但後天運的確各有不同;有人從小一帆風順,但到中年之後不見得怎樣,有人從小困苦,但歷經奮鬥後,中老年運勢愈來愈好;以佛法而言,人來世上是「酬業」,各人靈魂內阿賴耶識記錄之善惡業力在主控每人之命運好壞,所以,覺悟者〈或看過了凡四訓等因果書者〉,會隨緣消舊更莫造新殃,積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使人生正能量增加,漸漸各方面也變順。

    在外國也有研究運氣之專家,認為好運者有些特質:一、主動接觸些不同之團體,因可能認識到某些貴人。二、個性較具冒險性,重視行動甚過理論,會離開自己之舒適圈而做些冒險或投資〈但會評估可承受之損失〉。三、認為好運之有效期很短,而見好就收,不致因貪念而沉陷下去〈例如計算投擲硬幣,看人頭出現率,若投了一○二四次硬幣,人頭會連續出現九次之周期,可能只有一個。但人頭連續出現四次之周期,將會有卅二個〉,也就是說好運是以較短周期出現。

    人的個性有時也會影響其命運,據說好運者稍具悲觀性,但不是對人生悲觀,而是他會把好運來時掌握住,不會欺騙自己長久有好運。通常好運看不貪心,願以較小投資去冒險博較大之回收,但與好運絕緣者大概是一點風險都不願去承受者。

    所以,對於人生命運東西方各有不同之看法,西方人以數學機率,及人之冒險性格評估,但東方人較以各人之因果業力福報來考量。

    各人皆難免有高低起伏之人生,而個性上也有樂觀悲觀之分,同樣半瓶水,樂觀者看到認為真好運還有半瓶水;悲觀者認為真可惜只剩半瓶水,其實,人要知福惜福及正向思考很重要,因心念或話語都是一種能量,經常抱怨或負向思考者,可能使自己人生掉入負向磁場,招來更不好之命運,樂觀正向者較會將危機變成轉機,吸引好事或貴人出現,所謂「相命不如相德」,人多積德也是好命之法。總而言之,人多行善去惡,「口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久而久之,自己周遭就建立了好的正能量磁場,人生命運也會變好。

    有位修行層次頗高之學者,教大家一個好的實用咒語,就是每天向自己說:「我很幸運,我很感激」,當然,若配合日行一善,會有更好的效果。當今社會很亂,因施政不當,使社會有苦之氛圍,小老百姓更要自救救人,以福慧雙修方式,開展各人光明人生,天助自助者,萬法唯心,雖然政客帶壞人心,但修行是各人修各人得。

    當今是一亂世,天災人禍不斷,各人更要學趨吉避兇之法,在功利現實之社會,有幾件事很重要:一、健康。二、足夠之錢。三、好的家庭關係。四、人脈。

    所謂:「德厚福自綿,福後財自裕」,人有了福德,則各方面會較順利及清心自在,平日多助人並福慧雙修,確實可使命運變好,因善念善行是一種正能量,「人行善福未至,禍已遠離」,「人行惡禍未至,福已遠離」,人一生可分為春夏秋冬,到了中晚年,看周遭各人及自己人生,多少可體會因果報應之存在。

    宗教上有謂:「上天要賜人福之前,必先發其慧」,人多行善業障多則智慧顯現,也才會知福、惜福、造福,福報與智慧如鳥之雙翼,可使人生航行更順利,人有了福慧也會覺悟..多結善緣,使生命中有更多活棋,朋友及貴人皆是在人生中可加分之正能量,做人「以和為貴」,真誠重要,西諺有云:「友誼像銀行帳簿,不能光只提款,還要平日多存款」,人生就像一旅程,可學習不少事,人若有些成就,其實是許多人之幫忙,友誼也是好運氣重大因素。


謙虛的好處        張振成

    俗話說得好「謙受益,滿招損」簡短幾句,就道盡為人處事的正確態度。大哲學家老子,常以謙處勸世。因為,他認為謙虛的好處很多,而事實也如此。如同江河自甘低下,集山上百川之大成,使其水量充沛無比,反之山上的泉水,因蜿蜒在山路上,故水量稀少。為人處事,應該像江河一般謙虛,才能擴展人緣,成就大業啊!

    一個自滿者,必然目空一切,瞧不起他人。殊不知,他四周的朋友也因此而瞧不起他,遠離他,使他孤立無助。在這種情形下,即使他能力再強,也很難有所作為了。

    古今中外,凡成就大業之偉人,大多是謙虛為懷的君子。例如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乃因其禮賢下士;而國父孫中山先生之所以建立民國,更因其深具寬大之胸襟,故獲得許多良師益友之協助。

    一個人必須懂得自謙,懂得謙恭,才能了解別人與自己,才能穩健的走向成功之路。一位自以為是,輕視別人的人,是永遠得不到他人的尊敬,也得不到他人的協助。自大的人是很悲的,不容有改變自己的機會。總之,在人際關係密切的今日社會,要想事事順利,除了要不斷努力之外,也需要別人的幫助與合作,而「驕傲」無異拒人於千里之外。所以,我們怎能不虛心就教,以獲得更多的有情呢?



不良少年        果卿居士

    九五年的一天,五台山某寺院的會客室裡,大約有二十餘人在等待向妙法老和尚請教問題。大家操著天南地北的口音輪流提問,而妙師那充滿智慧、舉重若輕的解答,每每一語中的,催人猛醒,令聞者猶如醍醐灌頂,法喜充滿。

    「師父,我是從台灣來大陸看病的。三年前我得了一種病,先是頭疼,後發展到全身疼,說不清哪個部位,搞得我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著,四肢無力,非常痛苦。可是台灣各大醫院都查不出病來,只說是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但是打針、吃藥全不見效,藥吃多了,吃亂了還添副作用,越治越壞。這次到北京也一樣查不出結果,我已經心灰意冷。回去之前,我想來五台山拜拜菩薩,剛巧聽同車的老先生稱讚您,如果您能治好我的病,要多少錢我都給。」

    講話的這個人三十出頭,身材瘦削,五官雖然端正,但是臉色灰暗,渾身上下還透著一股說不出來的邪氣,在一屋子的善眾裡尤為扎眼。

    師父開口了,聲音不高卻很嚴厲:「你不是我的徒弟,不要叫我師父。我也不是大夫,不會看病,更不敢要你的錢,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妙法老和尚下了遂客令,使在座的人都感到很驚訝。他老人家從來沒有這樣對待過客人啊!這個台灣人〈忘記他姓什麼了〉一定感到很難堪,原本灰黃的臉一下漲紅了。他生氣地說:「你們佛家不是很講慈悲嗎?為什麼給別人看病不給我看?還要趕我走,我又沒有得罪你!」

    突然,師父聲色俱厲地說:「你連生你、養你的爹娘都敢打罵,還怕得罪我嗎?」

    一句話,使那個人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呆坐在椅子上,目光驚恐,臉色灰白,變成了啞巴。會客室裡所有人都把眼光集中在他臉上,屋子裡鴉雀無聲。足有一分鐘,他心虛的問:「您怎麼知道我的事,這裡沒有人認識我呀。」

    「用不著別人告訴我,你的胸前清清楚楚寫著四個大字,『忤逆不孝』」。他驚呆了,下意識地低頭查看胸前。屋裡其餘人也都盯在他胸前,來回搜索,但是並沒有發現什麼。

    突然,他猛站起來,上前幾步跪在妙法老和尚腳下,使勁地磕起頭來,顫聲地求師父救救他。他說自己從小就是不良少年,偷雞摸狗,打架罵人,什麼都幹。任父母怎麼管教,他也不聽。後被學校開除,就在社會上流浪,又跟上了黑社會幹起欺行霸市的勾當。收保護費,欺負女孩子,搶劫外地人,無惡不作。自己長大後,再也不怕父親管教,父親氣極了打他時,他三拳兩腳就把老爹打翻在地;母親求他別再幹缺德事了,他就罵母親,還曾把她推倒,並揚言誰要是再管他,就放把火把家燒掉。父親被氣得臥病在床,母親每天既要照顧父親,又要為他擔驚受怕。不久兩位老人相繼過世,再也沒有人管他了,他跪在那裡,當著大眾的面向妙法老和尚講述著自己的經歷,說到爹媽去世時,竟然痛哭失聲。這麼一塊「難調難伏」的頑石,竟然被師父的威德熔化、降伏了。我心裡十分感歎,看來好人、壞人還真寫在身上啊!師父真是火眼金睛!「好了,起來吧」。妙法老和尚對他說,「既然你叫我師父,就要聽我的話,能做到嗎?」他欣喜地連聲說:「能,能,能做到!我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好吧,我就收下你這個弟子。」

    他高興得又磕起頭來。在場的人也紛紛起立,雙手合十,為今天能遇到這樣感人的場面而欣喜不已。

    妙法老和尚對一位年輕的比丘說:「你帶他到大殿去,教他如何禮拜懺悔,讓他在大殿叩完一千個頭,到這裡結束時再進來。」

    一個半小時後,會見結束了。當那個台灣人再進來向師父頂禮時,己神清氣爽,判若兩人了。他自己已在佛前發願,從此皈依佛門,改過向善。並說發願後,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彷彿病已經好了。這發生在眼前的一切,令在場的人讚歎不已。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佛又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眼前,這個昔日的不良少年,背負著忤逆不孝的天譴,惡報現前,疾病纏身,幸遇名師點化,而知洗心革面,實在是驗證了佛經所云:佛就是真正的大醫王,佛法能治八萬四千種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再一次體驗到佛法的無窮魅力。「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只要我們肯一絲不苟地在生活中對佛法躬身實踐,就一定能消除佛教是迷信的誤解。


如何度過難關        張振成

    每一個人在世間上乃至創業,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難。經濟有經濟上的難關,情感有情感上的難關,事業有事業上的難關,甚至也有人事的難關、家庭的難關等等。總之,人生難免都會遇到困難、瓶頸,我們該如何度過呢?

    第一、要有忍耐的功夫:難關來了,不必慌張、恐懼,要能耐得住、守得住。無論多大的難關,都是因緣生滅,總會隨著時間過去。每一場堅持戰,只要你能守得住、頂得住,就能過得去。忍耐就是力量,耐得住就會成功。

    第二、要有承擔的勇氣:能夠成功的,通常都是勇於承擔的人,在承擔的過程中,可以累積智慧經驗與福德因緣。如果難關來了你畏懼,困難來了你推諉,就無法成事了。因此,愈是困難愈不要推諉,抱持「我要負責,我要擔當」的勇氣。如果肯擔當,能負責,自然會產生力量,如此必定能度過難關。

    第三、要有吃苦的精神:不要時時只想到要別人來幫忙度過難關,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老」,人不一定都靠得住。要想度過難關,最重要的是自己肯吃苦,能不怕苦、不怕難,有這樣勇敢的精神,辛苦和困難,往往會慢慢消失退卻而苦盡甘來,化險為夷了。

    第四、要有不挫的毅力:一般人都不太能接受挫折,常常為了事情的一點挫折就洩氣了,或者別人講了一句不順心、不中聽的話,就整天為了那句話,而耿耿於懷的和自己過不去。如果在挫折之下懈怠、灰心、沮喪,鼓不起精神,最後不但不能度過難關,還會讓自己從此一蹶不振。

    禪門有一句詩偈云:「真金須是紅爐煉,白玉還他妙手磨。」即是告訴我們要想度過難關,必須能忍耐、能承擔、能不怕挫折。



自吹自擂的人往往腦袋空空        毛毛老師

   狐狸和猴子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在路上它們發現了一個洞穴,裡面有個神像和兩個瓶子。

   狐狸祈求神像:「我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再這樣下去會餓死的‥‥」

   神像說:「這裡有兩個瓶子,一個裝滿食物,一個是空的,你只能用觀察來選擇其中一個。」

   狐狸說:「兩固瓶子中有一個裝滿食物,另外一個是空的,我看這兩個瓶子肯定都是空。」

  聽了這話,一個瓶子開口了:「我才不是空的‥‥」

  狐狸一聽,伸手抱走另一個瓶子。打開瓶口,果然裡面都是食物。

  猴子大惑不解地問:「你怎麼知道這個瓶子裡有食物?」

  狐狸笑著說:「肚子空空的人,最怕人家說他空瓶子,肚子有墨水的人,你說什麼他都不在乎。」生活哲理–––

   自吹自擂的人往往腦袋空空,腦袋空空又自吹自擂的人是會被人嘲笑的。自以為是又總生活在別人的唾棄與嘲笑之中,何苦呢?


以正向心理航向生命的喜悅        張振成

   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可以獲得喜悅,透過「喜悅」感受可以使內在得到平靜,可以使身心和諧,亦能夠為自己帶來好的能量場,生活更加順利。然而要能夠時刻保持喜悅,是不容易的,必須經由學習與修鍊,必須放下「執著心」與「質疑式的思考」,要保持開放的心靈,要讓美好的靈感引導超越自我,而與大我〈無私的我、利他的我〉同在共振,也必須經常為自己蘊涵正向心理。

   正向心理是近年來心理學發展的新趨勢,它又稱為「正面思考」或「積極思考」,是指個人遇到挑戰或挫折時,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且願意不斷的練習改變思路,強化正向力量以迎接挑戰。現在將其意義整理如下:

一、正向心理是一種信念,用來克服挫敗,並完成生命中具有價值極具創意的價值觀。

二、正向心理是往好的方面想。

三、正向心理是相信自己具有潛能。

四、正向心理是正確積極的心態,是由正面的特徵所組成的,比如信心、誠實、希望、樂觀、勇氣、進取、慷慨、容忍、機智、誠懇與豐富的常識––等。

五、正向心理是對自己傳送好的訊息。

六、正向心理是運用長處與美德。

   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正向心理」信念?現在就下列方式、作為與大家分享。

一、要學習接納自己:

   每天可以選擇幾句正向的話,反覆思維、朗讀或抄寫。例如「我願以溫柔態度對待自己」、「我接納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我完全接受現在的自己」,此外也經常接納與感謝自己的身體。

二、相信一切經驗、一切發生的事件皆有其意義:

   往好方面想,以感謝的心感恩所有給自己挫敗、委屈、吃苦、吃虧的人事物,並且輸送此訊息給自己:「我有能力可以看到我身上所發生的困難、挫折都是上蒼送給我的生命禮物,相信它會讓我心靈成長」。

三、學習讓自己意識覺醒及意識淨化:

   放下一切執著、煩惱、拋掉「我」,相信生命必須知道的事情,都會逐一來到自己生命意識中,相信將自己託付給佛菩薩,能夠找到生命的答案。時常運用靜坐,輸送必靈淨化的詞句如「我要拋棄一切不需要的經驗與感受」,「我要放下一切不愉快的經驗」、「我要用積極快樂的態度來生活」。

四、放掉質疑式的思考模式:

    即是要放掉「我不能」的觀念,為自己找尋更多方法、更多支援,以此為您集聚因緣條件。

五、為自己修改潛意識,培養良好的根基:

    努力修德,讓自己的內在充滿慈愛、寬恕、感謝、溫暖、信賴、接受、自信。

六、給自己成長的學習,提升適應力。

七、親近心理正向的人。

    現在我要呼籲每個人從今而後,能夠在生活中修煉擁有正面情緒,並且願意不斷學習、蓄積能力,將長處及美德使用以幫助他人。期望每一個人都能朝向喜悅、美好、有意義的人生來發展與生活。


人心中要有愛            張巧琳

    愛,不但是個人生命意義之所寄託,也是社會和諧,國家進步之所由來。我們若仔細觀察,今日社會上紛紛擾擾,令人失望的現象,皆因許多人心中無愛。民意代表站在議壇上,心中沒有愛人民、愛國家、愛職責的感情,腦子裡只有混政治前途、謀金錢利益的念頭。公務員坐在崗位上,沒有透過工作來愛自己的同胞的心思,只想如何升官發財。工人不愛做工,跑去簽六合彩;農人不愛土地,一心想把農地變更為建地以便脫售牟利。歌手不愛唱歌,天天以對嘴方式欺騙觀眾;商人不愛信用,常常販賣冒牌貨,久之,人間無愛,社會就解體了。

    什麼是愛?愛是在乎,是關切,是一種不能自己的感情的執著。一個人心中有無愛,是很容易看出來的。你若走進一個公務機關去辦事,那承辦的公務員,如果替你考慮要帶什麼證件,用什麼方法,才能把這件事辦通,親切地告訴你,你就會感受到,這個公務員心中是有愛的。但如果他板起面孔,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只引用「不可以」的法條,而不告訴你怎樣才可以,你也很快就會覺察到,這個公務員連自己都不愛,因為他長年生活在連自己都不樂聞的官腔中,已好久好久不知愛為何物了。

    愛是一種很神妙的因素,任何事情,表面相同,但只要有愛,那做法就會不一樣,神采就會不一樣,言行之間就會滲出溫暖來。今日的社會,到處有暴戾,人人都說:根據法律,我可以如何如何,根據制度,我可以如何如何;社會一片混亂,皆因沒有人說:根據我對社會的愛,我應當如何如何。

    人沒有愛,乃因他們沒有受過愛的教育,可能在學校裡教育後代的老師心中就沒有愛,於是循環報應,這社會成無愛的社會。我們急需一種文化,一種傳播愛,使人人心中有愛的文化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