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雜誌197期已於108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行善雜誌197期已於108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脫困之道 *張振成

     不管偉人、平民,在一生當中都會遇到一些困境。如何脫困?這是每個人應該學習的人生課題。如何脫困呢?

一、提升能力
人之所以受困,必定是計劃不周。行事不到。例如資本不夠,坐困愁城;或是受人脅迫,感到危險。這個時候求告無門,只有靠自己提升信心、實力,才能度過難關。越王勾踐反抗吳王闔閭,以數年的時間「生聚、教訓」,最後終能打敗吳王,復興越國。

二、改變觀念
人所以會被困難包圍,大都因為自己守成不變;因為一成不變,所以失去先機,把自己陷於危困之中。就如一場戰爭,沒有進攻的策略,也沒有退兵的計畫,只有靠一成不變的戰術,被圍困自是意料中的事。如果此時能夠改變觀念,重新規畫,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兵法裡有說「出奇制勝」、「變換陣勢」,能夠改變觀念,才有脫困的機會。

三、轉換跑道
一個人以種水果為生,不是遇到颱風,就是發生蟲害,眼看即將收成的各種水果,一陣颱風過境,一次蟲害流行,一切隨風飄去,隨蟲而無。其實,人生的跑道很多,你可以改為務農也不錯,種稻、種菜都可以。你說務農不好,那麼經商也可以;你無意於經商,那就開個小型工廠吧!條條大路通羅馬,你為什麼要墨守成規,不肯轉換跑道呢?

四、培養因緣
有的人一生諸事不順,求職職業難找,做事事業不振,讓自己一生都生活在艱難危困之中。這時不必怪國家社會,也不必抱怨親人朋友,要怪只怪自己「因緣」不具。所以,受困的時候,不必怨天尤人,如果,懂得此中道理,當下開始,好好的跟人結緣,以自己的少量能力、發心、因緣,回向給別人,把自己融入到其他因緣裡,等待有朝一日一日,自己的因緣具備,就可以東山再起了。

五、掌握機遇
在人生的行事當中,有易處之人,也有難處之人;
有易處之事,也有難處之事。這許多難易的人事當中,都有我們的機遇。機遇是一時的,它可能會和你擦深而過;失去了機會,不容易再來,所以懂得掌控機遇,就是脫困的重要方法。有時,一句話、一個人、一件事,都是你的機遇。

      因為一次機遇就會改變了你的醫生,人生豈能不好好的把握機遇!



道德*張巧琳   
 
      道德是構成理想社會、經濟和宗教的核心,即使愛是生命的血液,那麼道德即是人的脊椎。缺乏道德的生命是危脆的,但是,缺乏了愛心,生命將形同枯竭。

      生命的品質會隨著道德的培養而增長,當道德覺醒時,內心就會充滿了愛。既然人非生而完美,就必須經過努力以培植良好到德性。

      生活當中,習慣和宗教信仰仍是我們觀念意識的指標,不過每個人的價值觀往往逾越而掩蓋了事實真相。此皆由於標的和渴望各有不同,有些人相信只有他們的思想是正確的,而依循該觀念來行事,這種本位主義是不合宜的。

      認知和信仰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日常需要和對未來的期望而建立起來。

      道德是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標準和原則,在巴利文中它是道德培養的自我準則,它意謂個人準則的建立並非來自對懲罰的恐懼,而是來自追求純潔的渴望。包括愛、獨立和智慧。

   
   況且,道德是獲得永恆福佑的第一步,也是心靈的基礎。少了堅實的基礎,人類無法得到進步和心靈的成長。缺乏道德的人不但自身濱臨深淵,也將危害周遭的人。
唯有在道德基礎已建立的情況下,才會發展個人的心靈和智慧。如此可導引個人脫離注意享受的物質生活,邁向高層次的心靈生活,到達幸福歡樂的極致。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