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道路-第七回 修行與開運物的關係

人間道路-第七回 修行與開運物的關係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本堂武財神登台:

第七回 修行與開運物的關係

聖示:

      修行的本質,不在外在形式,不在供品多少,更不論宗教派門,而在「內求」,心識覺醒與開悟,戒除三毒(貪、嗔、痴)。以布施治貪(懂得分享),以慈悲治嗔(懂得理解),以智慧治癡(懂得反思與覺察)。開運物(符令、水晶、瑪瑙、天珠、貔貅、金蟾蜍⋯⋯)皆是外力的加持,無法長久。

財神曰:

      開運物的目的「在於藉物修心」,而非以物求福。若心念執著權利、色相、非份之想,戴再多的手鍊、法寶,終究枉然,德性才是求福財錢的最大法器。

財神曰:

      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化飲,蕭生魂魄出竅。

蕭生曰:

      恩師聖安。眾生戴個天珠、手鍊、貔貅⋯⋯無非只是想求個平安、招個財,藉由大自然浩瀚能量、仙佛加被、佛光助化,招來好運。那什麼是藉物修心呢?

財神曰:

      萬物皆有磁場,藉由吉祥物啟動能量、改變磁場,形成強大助力,本無可厚非。但是「唯有心念與吉祥物」產生磁場共振,才能發揮加乘作用,也就是正心、正念、善行、慈語、愛物,即便不戴任何吉祥開運物,自有吉神護佑。

蕭生曰:

      影響人的運勢起伏,有許多因素,原生家庭、本身前世因果、環境、個性⋯⋯太多因素左右人生盛衰,那修道之路,除了本身修為、善行、布施之外,如何藉由吉祥物來避煞、去災、祈福、招財呢?

財神曰:

      吉祥物包含符令、護身符、項鍊、天珠、水晶、貔貅、金蟾蜍⋯⋯首先就是啟動能量,藉由廟裡過香爐、神佛加持、老師開光,以恭誠之心對待,配合日常的起心動念,才能與開運物產生共頻共振,自然會在法界形成一道無法光芒,籠罩佩戴者,產生信心,自然心定、心安,凡事能細心處理生活日常瑣事。

      所有開運物有其目的,就是「安定人心」,「調和氣息」、「收伏躁氣」、「給人心靈寄託」,至於借物修心的意思,如招財水,是否自己如同淨心般,不被煩惱所困,五行手鍊時時警惕自己心生慈悲心,同理心對待周遭人事物,切勿嗔怒火燒功德林,至於水晶各有不同作品,具有調脈、調息、放大的作用。貔貅,又稱「天祿」,只進不出,但若整天遊手好閒,就算神獸再怎麼引緣,沒有「行動」當後盾也都無效。
 
《師徒步上蓮台,往虛空飛去》
 
蕭生曰:
      世人常花大筆錢財購買開運物,還沒有發財前就先劫財了,唯有厚德才能積財。
 
《蓮台停在虛空中,師徒步下蓮台》
 
蕭生曰:
      在這臨路而建的一座宏偉廟宇,前方有棵大樹,默默守護這偏鄉小鎮,天空下著細雨,馬路上不見人潮,一塊牌匾映入眼簾,舉人公廟,菩薩率眾恩師向我們走來⋯⋯

菩薩曰:

      財神爺辛苦了,本廟有幸列入天書金篇,倍感榮幸。請兩位入內堂,本座已安排採靈對象,以入天書金篇。

財神曰:

      感謝菩薩費心,舉人公廟乃台南白河區聞名之廟堂,香火鼎盛、萬人朝拜,更是眾多莘莘學子求文昌帝君、魁星爺之外,南臺灣盛名廟堂。每逢舉人公聖誕,答謝的戲棚排滿整條路,蕭生待會可要好好描述法界情境。

蕭生曰:

      廟分前後二堂,前方祭祀舉人公,後方祭祀菩薩,左右各有陪祀神明。有一年約三十五歲男子,鬢角微白,舉香誠心叩拜,手中戴滿佛珠、天珠,脖子也戴著菩薩的香火袋,眼中略帶淚光,一臉無奈寫在臉上,想必是為功名所苦。

舉人公:

      案前信士陳〇生,台南市白河區人氏,家境小康,父母務農,信士是家中唯一獨子,上有兩位姐姐,從小倍受呵護,原本成績不錯,上國中後,喜好打電動、玩手機,成績日漸退步,高一時家運變故,父親車禍身亡,擔起一家生計,本身並無特殊專長,想藉由考公職,求得穩定工作,已考到第五次,仍名落孫山。藉此,聽信算命先生,又是改名,又是買文昌塔,又是天珠,又是水晶,家中法寶齊全,仍不見功效。經查乃前世為書生,畫仿畫、書法為生,喜好畫淫色刊物,毀人心志,故今生功名運低迷,加上自身努力不夠,凡事推給命運,神明不靈驗,罪上加罪,故有此因果報應。

財神曰:

      「因果不滅」定律,前世毀人心志,沉迷色情,今生努力不夠,更口業加重,即便改名,帶再多的吉祥物,也是枉然。

      因果債、功德還,唯有助印善書、啟人智慧,多行布施,方有契機。

      今天以開運物為題,希望世人醒悟。

蕭生曰:

      前世犯色戒,今生又不努力,花再多錢財,外力的助緣還是不夠。

財神曰:

      今天著書時間到了,蕭生叩謝恩師們慈悲。

蕭生曰:

      感謝菩薩和舉人公慈悲。
 
《師徒步上蓮台,往光明堂回程》
 
財神曰:
      光明堂已至,蕭生魂魄歸體,吾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