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和尚修廟記

三個和尚修廟記


三個和尚修廟記 
 
  有一天,三個和尚在一間廟裡相遇,大家都很驚訝地︱這間廟為什麼荒廢了?
 
  甲和尚說:「必定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薩不靈」。
 
  乙和尚說:「必定是和尚不勤,所以廟堂不修」。
 
  病和尚說:「必定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
 
   三人爭執不下,最後他們決定留下各盡所能。於是甲和尚重修廟堂,乙和尚化
緣講經,丙和尚虔誠禮佛,不久之後,香火鼎盛,訪客不絕,破廟又恢復了舊觀。
 
  甲和尚說:「都是因為我重修廟堂,所以廟宇堂皇」。
 
  乙和尚說:「都是因為我講經化緣,所以香客眾多」。
 
  丙和尚說:「都是因為我虔心禮佛,所以菩薩顯靈」。
 
  從此,三個和尚日夜爭執不休,廟裡的盛況又逐漸消失,不到幾年光景,這間廟宇又是門可羅雀,乏人問津了。
 
  故事中的三位和尚,最初能各盡其能,同心協力,以和樂圓融一切眾生,以犧牲奉獻成就道務,最後卻因相互爭功,嗔恨心作弄,彼此間產生了諸多矛盾,也造下了廟堂門可羅雀的惡因,並非仙佛不靈也,乃在各自角度與觀念不同,無法端正個己心靈與習性,無法打破人與人的籓離,共同為大道盡力,形成相互不信任、攻擊,相信這也不是仙佛所樂見的。
 
  一間道場或廟宇的興衰與否,由諸多因緣交錯而成,除了無形仙佛秉天律而行,為善信消災化劫,靈力加被,宏施雨露,慈悲濟苦外,有形上,同修們心存慈悲常懷關愛,以善知識去引導眾生,於理中開啟悟性,行持功果中,上求佛理顯露如來本性,不化眾生為前提,並凝聚同修共善之願,齊心合力為道務犧牲奉獻,縱使過程有觀念作法的差異,也能以包容心去面對,以和樂心去相處,成就千秋聖業。
 
  同樣地,無極直轄鸞堂桃園光明堂為鸞門體系。鸞門為宗教之一脈,其特色乃在「以儒為宗,以神設教」,所謂以儒為宗,即是以儒家以忠孝人倫道德為宗旨;所謂以神為教,即融合各大教門之聖神仙佛,藉砂盤木筆以傳真諸天仙佛聖訓,啟迪人心,導人向善,並兼負代天宣化與濟度蒼黎之重責。因此,藉文字因緣與各階層眾生廣結善緣,藉正鸞為天人之橋樑,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為善信們消災化劫,導引迷津,開啟修持大門,故著天書與濟世拔苦為鸞門體系最重要的兩大主軸。
 
  欣逢光明道場創堂二十週年慶,有幸身為鸞生,實感榮焉。後學從一貫道、佛門、走靈山、到落腳在鸞門體系,實乃入鸞之門檻無高低之設,只要世人有心即可入門,或修行,或行善,廣納各階層信眾,包容各宗教義理論,和仙佛慈悲顯化,讓外地遊子的我,從一無所有,到成家立業,以及主事者公正為大道犧牲,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胸渡化眾生所感,故發心為大道普化盡一己綿薄之力。
 
  然而在二十年期間,或因道緣變遷,也成就許多師兄另創道場,或因各人悟性不同,造成諸多同修退了道心,鸞堂道場之所以大命膺承,乃在文字因緣而廣傳各階層,鸞盤開砂,諸天聖神仙佛感召降臨道場,諸大正教,各宗法脈之理諦妙義,俱可以由砂盤顯字而頒傳人世,啟度有緣。是以故,鸞門之門生,是此一大因緣,促成推動的主力,所謂人多好辦事,集結共同理念和善願,共聚一堂,成為一牢不可破的力量,必能成就更多的有情眾生。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如此萍水相逢之緣,也要如此深厚之機緣,更何況共處道場之中,豈是三言兩語可道盡。
 
  揮鸞闡教乃上天應運的方便法門,開普度導引眾生,於末法時期修心悟性,樂見皈依在主席 北極玄天上帝暨眾恩師門下,精進修行,從仙佛慈悲濟世中效勞。有感仙佛威靈顯赫,進而產生虔誠之心,兼負諸天仙佛與眾生結緣之橋樑,從參鸞效聖中,修身行道,開啟悟性,提升智慧。竭誠歡迎諸位大德能投入護持鸞脈之行列,成就無邊之功德:
 
一、入鸞效聖,造功主德,普化眾生。
 
二、入鸞效聖,化天宣化,深植福慧。
 
三、入鸞效聖,共結法緣,廣種福田。
 
四、入鸞效聖,參鸞護持,消災解厄。
 
五、入鸞效聖,聖恩廣被,壽算綿綿。
 
六、入鸞效聖,家宅平安,吉星常臨
 
『願以此文字因緣功德全數迴向,上報陽世父母養育恩,兄嫂姐弟手足情,妻小緣,以及有緣讀者,皆能冤消業解,福慧增長』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