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雜誌專欄-觀原靈園-網路問事【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行善雜誌專欄

索取善書

行善雜誌212期已於111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2-06-30

行善雜誌212期已於111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感恩與吃苦*洪蘭 我媽捨不得我吃苦,所以我不懂得吃苦,我不懂得吃苦,我吃了一輩子苦。前幾天我跟幾位師鐸獎的老師聚餐,我問哪一個項目是她們認為最難教的?是現在最需要加強的?她們異口同聲說「感恩」。她們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所以不會珍惜,東西有一點不滿意就丟掉,不考慮物力艱難。他們對別人的服務也是如此,全世界都要讓他們。我想起長榮航空無預警罷工,使原本二小時直飛可到的地方,轉機、等機弄到八、九個小時還在飛機上,到了目的地精疲力倦,哪裡都不想玩了。可嘆人都是在失去了以後,才懂得感恩。善良是一個人最大的福田*滿愿大準提 那還是一八七一年,他只有八歲時。一天早晨,他一反常態,賴在床上睡懶覺。媽媽問他是怎麼了?他說,反正學校今天不上課。原來學校組織同學們一起到福利院做善事。吃不到魚的故事*淨界法師講述 在清朝嘉慶年間,有一個讀書人叫做陽羨生。從小就是在一個很富足的生活中長大,但這個人很有智慧,很會讀書,經過幾年的讀書以後,他剛好遇到了這個城市的一個選舉│貢士,貢士大概是在地方裡面最高的一個考試,貢士再上去就是進士了,那麼,他就很高興跟著同伴,到了城裡面去準備考試,因為他很有錢,就帶著很多錢去,那麼他對這個貢士的選拔,也非常有把握,所以,他到了旅店的時候,因為離考試還有一段時間,就每天中午、晚上,請大家喝酒、飲酒作樂。
行善雜誌211期已於111年3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2-03-01

行善雜誌211期已於111年3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一個善念改變一個人生 ;生活中培福的機會好多,這個方法很簡便,好多人忽視了 ;宛如現代老萊子 一個善念改變一個人生 劉發泉 多年前的某一天,有位老師正在家裡睡午覺,突然,電話鈴響了,她接過來一聽,裡面卻傳來一個陌生粗暴的聲音:「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籬落起蛇蟲」,又到一年驚蟄時,每年此時我都會把沉睡了一冬的大烏龜喚醒,把牠從缸裡撈出來放到院子裡讓牠活動活動筋骨。掀開蓋子,我輕輕地對著牠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大烏龜仿佛聽懂了似的努力把頭伸出水面來,一動不動地盯著我,我一邊念著佛號一邊把大烏龜搬出來放到地上,就看牠四肢用力撐起身體,雄赳赳地在院子裡溜達起來。 張慶雲從小就喪母,十八歲到軍中服務,表現優異,曾當選國軍各類典型模範,深獲部隊肯定,有很好的晉升機會,但有感於父親年高老邁,相處時間有限,四十一歲毅然退伍,回家陪伴老父。 張慶雲的父親今年九十三歲,七年前因病造成記憶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衰退,為避免父親發生意外,以及隨時可以注意突發狀況,張慶雲也把家裡內外改善成無障礙空間。
行善雜誌210期已於111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2-01-01

行善雜誌210期已於111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轉鴻福為清福 如何讓天地神明疼惜 淺談理財 轉鴻福為清福 劉發泉  明朝有一個人,每天半夜都會跪在庭院,燒香拜天。這個人持續拜了三十年,非常誠心。 有一夜,他又在拜天,感動了一位天神。天神於是現身,站在他面前,通身光明;還好,他沒有被嚇到。這位天神對他說: 「你天天夜裡拜天,很誠懇,你到底要求什麼?快講,我馬上要走!」 這個人想了一會兒,說: 「我什麼都不求,只想一輩子有飯吃,有衣服穿,不會窮;多幾個錢可以一輩子遊山玩水;沒有病痛,無疾而終。」 這位天神聽了,說: 「哎呦,你求的這個,乃是上界神仙之福!你若求人世間的功名富貴,要官做得大、財發得多,我都可以答應你,但上界神仙之清福,我實在沒法子給你。」附註:紅塵裡的人生,最高享受,不外是功名富貴,一般叫做享「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無法享「清福」。 「鴻福」很有可能只是一種痴福;「鴻福」之福,更多的時候只是滿足了面子上的虛榮,是享給別人看的。民國時,上海大亨杜月笙說人生有三碗「麵」難吃——人面、情面、場面;所謂過得好、有福,無非如此。而「清福」卻是一種智慧,是通過對外物與自心的觀察、思維與調整之後,形成的一種符合中道的和諧心態。「鴻福」之盛,莫過於帝王之福,而清朝順治皇帝卻選擇了棄
行善雜誌209期已於110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1-11-01

行善雜誌209期已於110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行善雜誌209期已於110年1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生命的陷阱 劉發泉 正是青黃不接的初夏,一隻母老鼠掉進了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裡,這隻老鼠自然沒有放過這飛來的口福。由於上一次自己的三個孩子因貪吃涵洞裡的玉米棒而斃了命,這次牠雖然餓慌。從乞丐到富豪的啟發 從前有一個叫化子每天出門乞討,他很想過正常人的生活,於是他總要乞討一些糧食積攢起來。可是他積攢了好多年,他的糧倉還是只有那麼一點米。他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他打算弄個明白。談感恩惜福與趨吉避凶*沈子鈞 感恩之心是一種正能量,但不少人似乎習於抱怨,並且不大了解「知福、惜福、造福」。日前看媒體報導在美國約百分之七十之人民於銀行存款僅一千元美金(約三萬台幣),令人十分訝異,難怪聽說亞洲人較西方人習於存款。
行善雜誌208期已於110年8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1-08-01

行善雜誌208期已於110年8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談人生離苦得樂之重要 太魯閣號事件漏網新聞 地藏菩薩 拯救我一生 談人生離苦得樂之重要  佛法說人生是一個苦海也是修行之道場,許多人說要看破紅塵,但並不容易,因為在弱肉強食之都市叢林,各人還是要謀生。人有了實力才能助己或是助人,在人生之旅努力當然重要,但最好還是要配合天賦做真正的喜歡工作才容易成功,但不少人是做一行怨一行,沒有放對位置,天份不易發揮出來,使工作成為苦差事庸碌過一生,相當可惜。 所謂天才是擺對位置之人才,人生雖有生老病死不同之苦,但成功的人每天睡醒,若面對自己喜歡之工作,那對人生是一大加分(例如蔡志忠、賈伯斯及其他一些成功之企業家),他們一定了解自己天賦長處所在。蔡志忠是國際級漫畫家也研究了不少禪宗及中華文化,他說:「人生不需要努力,但需要狂熱!」「每個人都是自己有自己的天賦道路,就像魚在水裡才能隨心所欲,鳥在天空才能快樂飛翔。如果我是一棵小草就自在成長享受生命,不必羨慕隔壁之千年大樹,他是他,我是我。」「要將自己放對位置,才能將能力發揮到極致,狂熱比努力重要,努力需要毅力支撐,但狂熱能下你樂此不疲,找到自己願意狂熱之事也許就是活著最重要之事。」 他的漫畫融合不少禪學及佛道思想,談到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道理。人生為何苦?若皆來自於心,因追求不到名利、情愛、權勢⋯⋯所以人要調心,最有效之方法是「無我」,當人進入「無我」之
行善雜誌207期已於110年4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1-04-01

行善雜誌207期已於110年4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淺談修行與能量   沈敬鈞  歲月匆匆,人生確實如過客。不少人生命流逝在空洞空虛中,似乎不知活著幹嘛,彩雲易散,世間萬物皆假有;有些人就去修行。 近日向某些修行者請教,大都認為不論是宗教〈佛教、道教::〉或練功,要提升層次,就特別須注重「德」,在氣功上所謂「一分練,九分修」,因「德高功高」,所以,要境界提升者還都是須儘量在平日布施積德行善,俱體而言,「德」是一種「白色正面能量」,會使人磁場更好,即使對未刻意修行者若了解「德厚福自綿,福厚財自裕」,也可改善命運。一切皆為能量,人若常出入不好場所,也可從其面相看出,因相由心生,正邪場所之磁場就是會使人沾其正邪之氣。所謂:「物以類聚」,也是磁場相近易在一起。 修行雖並不簡單,但若人活到一定年紀,大概多少會覺悟人生是苦海,而自私過活並非生命意義。只有在「分享」或貢獻己力「助人」時,內在有充實感〈因裡面靈魂喜悅〉,而人若能多近大自然,也有清心自在平靜之感,因大自然植物山水等,都有較單純清新之能量,那與都市的紛擾磁場是不同的,所以,不少好的道場建在山上風水好地。東西方修行者建議,人活在「此處此刻」〈here and now〉,也是禪宗所謂:「活在當下」,因認為當下才是「真實完整」之生命,但通常一般人皆「後悔過去,擔心未來」,但連西方德雷沙修女都勸人:「昨日已逝,明日尚未來,我們所擁有的只是今天」〈Yesterday was g
行善雜誌206期已於110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1-01-01

行善雜誌206期已於110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當下最美好 當下最美好    *邱立屏◎隨著歲月的增長,便會對時間的價值越 來越敏感。*哈茲里特 人要長年齡,更要長智慧。如果能把人生中每個階段的角色都演到最好,那麼歲月的光華將會增添智慧光采。有智慧的人不是「越活越老,而越活越好。」 每個人都會老,不管男人、女人都一樣,即使害怕也得面對事實,若能提早對自己做好心理建設,那麼年老並不是那麼地可怕,反而會因為經過歲月的歷練,更增加了智慧的魅力,這種成熟的韻味又豈是年輕人學得來的。 年歲增加之後,也應該培養一種豁然達觀的心胸,以坦蕩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不必過分沉湎過往,也不必為來日無多而感嘆,重要的是要如何過好現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若能保持學習的心態和一顆活潑的心,繼續享受人生,去體驗一些自己未曾經驗的美好事物,也許,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還在後頭等著呢!幸福不難,難在自己的心 我喜歡這段話:「人,往往在貪欲中失去幸福;在忙碌中失去健康;在懷疑中失去信任;在計較中失去友情。」 人不爭,一身輕鬆;事不比,一路暢通;心不求,一生平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沒必要去複製別人的生活。 有的人表面風光,暗地裡卻不知流了多少眼淚;有的人看似生活窘迫,實際上卻過得瀟灑快活。 幸福沒有標準答案,快樂也不止一條道路;收回羨慕別人的目光,反觀自己的內心。 自己喜歡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自己喜歡的活法,就是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