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相信因果*長榮創辦人:張榮發口述 我出生在澎湖的小康之家,生活只算是過得去而已,也沒有富爸爸可當靠山,也沒有錢做船公司,真的是白手起家,靠全公司員工努力打拼才有的。如果我前世沒修,此世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番事業。否則,為什麼我有這麼多兄弟出生在同樣的家庭,卻只有我一個人賺錢?要了解自己的一生,其實有別的方法,那就是去深入體會自己的「因果」。如果你這輩子日子過得不錯,便知你前世修來好果,如果你今日境況很差、困難重重,可能顯示你之前種的善因不足。 很多人會去算命,當然是因為遇到人生困難的事,心神不寧,感到茫茫渺渺,才會想要求神、求心安,這本為人情之常,無可厚非。不過,如果以為只是求神拜佛一切就順心如意,那就未免太小看神明了。如果你做人、做事太過失敗,你再怎樣求神,神都不會理你。求神既然無用,你就只能立德行善,這樣才能保有你過去好的因果,也只有這樣才有辦法扭轉你此世的命運。與其盲信求神,不如反求諸己,才是正道。因果歷歷不爽,它是一本清清楚楚的帳,任何人不可能靠投機討到便宜,如果你自己不做,只求神保佑、代勞,這是絕無可能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善事、行功德來 彌補。當你做了道德的事,遇到困厄凶險,才有可能峰迴路轉、雨過天晴。但是善惡果報,這是上天的事,或早或晚,不能討價還價,身為凡人,千萬不要低估了因果這件事。 有人問我:「如何知道自己的前世因果?」
一條魚和烏龜的人生對話 一條魚問烏龜:為什麼你遇事就躲,縮在殼中? 烏龜慢悠悠地伸展四肢說:「別人的評論重要嗎?那不是逃避,只是求一個平靜的環境而已。」〈淨心〉 魚:「可是,被罵了也不在乎嗎?」〈忍辱〉 烏龜看了魚一眼,慢慢轉身:「這就是為什麼我活得比你久的原因!生活中做好我們自己最重要〈智慧〉,別人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護口業〉」 喜歡你的人,你怎麼做都是對的;不喜歡你的人,你做的再好也
淺談理財 沈子鈞國家經濟好壞攸關人民生活品質,近年來因政客施政不當,由南至北哀鴻遍野。好在最近一位有俠義草根性的「禿頭」橫空出世,像揭竿起義般喚醒大眾為自己的命運打拼。目前高雄已充滿希望,人潮即錢潮,百姓有智慧送對人,那才能造福大眾。無論國家或個人要懂理財,經濟好才是王道。有關個人理財智商可參考專家提供的小測驗,以下提供參考:一、你想要以車代步嗎?二、你總是覺得錢不夠用嗎?三、你每月儲蓄不到薪水的五分之一嗎?四、你每月花在娛樂(唱KTV、朋友聚餐、喝下午茶⋯⋯)的支出超過五千元嗎?五、你每月治裝費超過五千元嗎?六、你每年會固定出國旅遊嗎?以上問題如果你有超過五個以上的答案為「否」,那你是個能控制欲望即有理財IQ的人,若能平日多布施行善,會更有富裕人生;回答三到五個「否」者,請多控制平日消費欲望;僅有兩個以下「否」者,若持續亂消費可能與富貴較無緣。人生在世有不同的命運,觀察有些年輕人進社會沒多久就希望出人頭地,創業當老闆。有朋友開咖啡店,不但房租高昂且經營不易,錢沒賺到反而壓力太大而使健康受到影響,可說完全失去生活品質。其實對上班族而言,各人有不同的苦與樂,要創業前最好先多聽一些親友的建議。筆者若不是含金湯匙出生,光是每月賠多過賺就會造成不少煩惱。雖然人生行動力很重要,但光努力不見得會成功,各人的福報業力都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所謂一動不如一靜,凡事三思而行還是重要。在商場中若合夥也要
如何讓天地神明疼惜*玄空師父天地神明疼惜怎樣的人呢?是心地污濁而衣服光鮮的人,還是衣服破舊而心地潔淨的人呢?世俗往往只看重外表服飾而忽視內心本性,神明卻不是這樣。行爲不正的人,儘管穿著體面前來拜拜,神看透他們的內心又怎麼會福祐他們呢?天地神明是看我們心地的好壞,而決定給我們多少福氣、祿數和壽命。所以說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完全是由心地善惡來決定。我們做生意,十萬賠了五萬,可以說只賠了一半,沒有全部賠光,但是做人就不是這樣了,只要「做錯一次」,「道德」就留有不良的烙痕,永遠都刷洗不掉。也就是說好心一千遍、一萬遍,只要做一次虧心事,就有損道德了。如同子女一向都很孝順,只要一、兩次不恭敬,就被視爲不孝;男人一輩子正經,只要去一次花街柳巷,就被視爲不正經;婦人半世賢慧,只要一、兩次脾氣暴躁,就被視爲不賢慧了。所以我們修養道德,一定要謹言慎行!世人都想賺錢、存錢給子媳,但是想賺道德留給子孫,庇蔭子嗣昌榮的人卻很少。存錢還比較簡單,積德卻是很困難的。曾聽人說:中狀元,得積三代德。這個道就是說,並非有錢就能做大官,並非有錢就能蒙受神明疼愛;而是要保持心地潔淨、行爲善良,還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始終如一,才能得到天地神明的疼惜!
轉鴻福為清福*劉發泉 明朝有一個人,每天半夜都會跪在庭院,燒香拜天。這個人持續拜了三十年,非常誠心。有一夜,他又在拜天,感動了一位天神。天神於是現身,站在他面前,通身光明;還好,他沒有被嚇到。這位天神對他說:「你天天夜裡拜天,很誠懇,你到底要求什麼?快講,我馬上要走!」 這個人想了一會兒,說:「我什麼都不求,只想一輩子有飯吃,有衣服穿,不會窮;多幾個錢可以一輩子遊山玩水;沒有病痛,無疾而終。」 這位天神聽了,說:「哎呦,你求的這個,乃是上界神仙之福!你若求人世間的功名富貴,要官做得大、財發得多,我都可以答應你,但上界神仙之清福,我實在沒法子給你。」 附註:紅塵裡的人生,最高享受,不外是功名富貴,一般叫做享「清福」。人生「鴻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卻不然:沒有智慧的人,無法享「清福」。 「鴻福」很有可能只是一種痴福;「鴻福」之福,更多的時候只是滿足了面子上的虛榮,是享給別人看的。民國時,上海大亨杜月笙說人生有三碗「麵」難吃——人面、情面、場面;所謂過得好、有福,無非如此。而「清福」卻是一種智慧,是通過對外物與自心的觀察、思維與調整之後,形成的一種符合中道的和諧心態。「鴻福」之盛,莫過於帝王之福,而清朝順治皇帝卻選擇了棄帝位、著僧袍的生活,正是因為他深切地認識到了「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 「清福」之難得
宣化上人的預言*作者三寶弟子 這次的瘟疫劫是一個很特別的「緣起」,很強烈特殊的外在條件,召喚那些過去生造業,此次該受業報的眾生,藉此疫病,償還所欠,了掉因果業報。欠債大者,以命返債,欠債小者,有如感冒一般,一兩個月就好了。無業因者,則安然無恙。 黑死病瘟疫劫的時候,全家人都死了,只剩一個倖存者,痛不欲生,哭喊著擁抱、親吻家人,希望自己也染疫死去,瘟神不理她,求死不得,獨留世間。 馬來西亞有位60幾歲婦女,平常要洗腎,也有糖尿病,這次染疫確診,旁人都認為她「在劫難逃」,卻奇蹟般的好起來,並且糖尿病沒有了,也不用洗腎了。瘟神「以毒攻毒」趕走了她原有的病毒,原有的病毒也趕走了瘟神,有如「負乘負等於正」,一般有三高患者染疫是「負加負等於更負」,必死!這婦人是個奇跡。 若以因果眼光來看,糖尿病、洗腎都是還債,加上疫病上身折磨一陣子,所欠的債返清了。債主走了,身體就好起來。 家母晚期在新樓醫院加護病房急救一個多月後,看護看到家母在微笑,似乎很開心的?子,很驚訝的問:一個多月沒看過妳開朗,今天怎麼那樣開心?家母回答:債務都還清了,很歡喜。 當時眾人都不明其義,原來家母歡喜的是:在輪?無止盡的三界中,她累世所欠的因果債務,都已還清,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那天晚上,病情加劇,隔天早上走了,往生極樂世界去了。 廿八年前,宣化上人臨走前兩年
眾生平等 薄荷豬的故事:潛伏在身邊的豬菩薩 在宋朝太平興國年間,有一位法名叫做辨聰的法師,他雲遊到了五臺山,時值仲夏,就是農曆的五月,就在清涼寺跟著大眾結夏安居。當時僧眾裡面有一位上座老法師,舉止瘋瘋顛顛的,大眾都很瞧不起他,唯獨辨聰法師對他承事恭敬。 結夏安居圓滿以後,辨聰法師又要繼續雲遊去了,當他向上座老法師辭別的時候,老法師從懷裡拿出一封書信,囑咐他說:「你到了河南開封城北,找到一位叫薄荷的,把信給他!」。 辨聰法師拜別了老法師,走了一段路才發現老法師沒交代具體地址,心裡就嘀咕:「地址不詳,從何找起?信裡頭不知寫了什麼要緊的事?」 山高路遠又不好再繞回五臺山了,就拆開信來看,信上寫著「你在世間遊化日久,那些眾生容易調伏嗎?如果已經調伏了,度眾生的事就完成了,可速返回,待太久,恐被強緣打失,流入世間的業報,至禱,至禱!」辨聰法師看完之後大驚,趕忙把信再封起來。 有一天,辨聰法師經過開封廣濟河畔,遠遠聽到有一群小孩在呼喚:「薄荷!薄荷!」 辨聰法師趕緊過去問:「請問一下誰是薄荷啊?他人在那裡?」 小孩指著一間趙姓人家的豬欄說:「豬欄裡面脖子上帶個銅鈴,金色鬃毛的大豬,他就叫薄荷。」 辨聰法師急忙前去趙姓養豬人家,便問主人:「這頭豬為什麼叫薄荷呢?」 主人說:「這頭豬很特別,特別愛乾淨,只吃薄荷,所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