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鸞文專欄-網路點燈祈福-觀元辰宮【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仙佛鸞文專欄

索取善書

暗路明燈-第十三回 淡泊寡慾百業致富

 2017-06-08

暗路明燈-第十三回 淡泊寡慾百業致富

第十三回 淡泊寡慾百業致富鮑叔牙夫子降(民國79年7月7日)詩曰:百藝精微式不同。細緻巧妙奪天工。現今器具標新異。世上百業享利重。鮑夫子曰: 奉旨協助天書於今會晤諸子,不勝喜悦萬分。我國世代以農立國,上古時代人們不知耕作之法,自從神農帝教人耕作以後,數千年來農業發展迅速,以往農夫犁牛耕種,披星戴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辛苦萬分,而努力耕種,只能稍填飽腹。於今工業興起, 替代了農業的發展,一切在機械化的運作下,農夫們的生活亦改善了不少,正因工業的發展突飛猛進,致使人們貪求慾念叢生,失節變志者亦日有見。觀此社會道德的敗壞,諸佛不得不奔波於凡塵來挽轉頹風,喚醒世人。劉生日: 世上百業各有其甘苦的一面,如工業界者-怕技術不如人;商業藉者-怕蝕本無回;而有商業技術之人怕不能發揮在正途上,致使百業中諸多失節敗風事件產生。恩主首次降臨行善堂即協助天書之著作,弟子在此致上十二萬分之謝意,感謝恩主以護國佑民之心懷來為芸芸眾生而奔波不已,實值得世人效法,逢此佳緣,還望恩主能多予開示正途之法,以利世人遵循。鮑夫子曰: 俗云:「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唯有淡泊寡慾之人,得以終身致富而不受社會百業之影響。當今社會之勢,以粗茶淡食而居者,稀也。更有居心之士,不惜以身試法,收受賄賂,施弄巧計,暗圖財利以求得富貴,此等日久終究沈淪於業債之途,致使生生世世輪迴不休,而無法
暗路明燈-第十二回 訪安身路,觀業債途

 2017-06-07

暗路明燈-第十二回 訪安身路,觀業債途

第十二回訪安身路,觀業債途神農大帝降(民國79年6月30日)詩曰:古樸純風不再存。榮華富貴實有因。頂天立地修福運。安身立命壽延年。炎帝曰: 現世物質文明發展興盛,昔時洪荒時代,農業社會發展由鄉村到城市,經濟與文明的進步,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人人生活富裕而安居樂業,此種便利雖代表了文明的進步,然亦暗藏了生命的危機;為此世人雖求得舒活,但事實上無法安身立命而沈淪於業債途中。故而吾今日領天命協 「暗路明燈」一書開著,帶引劉生靈遊觀訪 ,希藉明燈的披露,引導世人覺醒而出業債途。劉生準備坐上雲氈,隨吾啟程去。劉生日: 弟子已坐上雲氈,唯心中感到緊張萬分。恩主呀!弟子改坐蓮台較為平穩,可否? 霎時雲氈啟動,恩主默默無言。此刻已來到雲層上端,我觀見一處昔時鄉村景色,且豔陽高照,由雲層往下觀,似乎此時不是陽間黑夜。請示恩主,此處是何地呢?炎帝曰: 劉生只管緊隨吾前往。劉生日: 雲氈平降至一大農場。最奇特的是,這一片綠油油的農場裡種植了千百樣奇花異草;有禾苗、稻麥、水果.. .. 樣樣俱全。恩主定不是專程帶弟子前來觀花果的吧!敢問恩主,前方有一農民,弟子可否前去與他閒談,了解農夫為何一人在此廣闊農場裡耕種。炎帝曰: 昔日鄉村農夫,耕田犁牛雖慢,但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生活雖較清苦,然心性無受繁華世塵所染,純淨清明,心靈的灌溉日有所增。反觀現世農夫,不再存
暗路明燈-第十一回 忠孝節義流傳萬世

 2017-06-06

暗路明燈-第十一回 忠孝節義流傳萬世

第十一回 忠孝節義流傳萬世關聖帝君降(民國79年6月23日)詩曰:威靈顯赫傳大千。忠肝義膽不愧天。孝悌古德流萬芳。仁義之風神人欽。關帝曰: 由於時遷移,現今人心忠厚之士,在為人處事方面,似乎常顯吃虧。尤以時勢之變,諸多虛偽刁頑之輩,為鑽營求利,不惜攀權附貴,揮金如土,自以為此豪闊一舉乃識時務之表現,萬不知此失節事大矣!世人不妨細觀靜思,對心存忠厚之士,真的樣樣吃虧到底了嗎?再看看當今工商社會經濟繁榮,智慧之經營者,他們求財之道皆與虛偽刁頑之輩合污否?是以,吾在此勉勵心存忠厚之士-能貫常以忠恕之心來待人處事,上天所賜必不會令其吃虧也。劉生日: 恩主所言,如船行黑夜,遇燈塔引照而得以循線登岸。為了能使忠恕、孝悌之節義精神流傳萬世,還望恩主多予開示發揚忠孝節義之法。關帝曰: 當今之世,聲色形於邪流,浩然正氣全失。吾應運主掌宇宙轉輪之權,主在感昭世人,使聖業能垂世而萬古流傳。忠道前回已述,世人只要堅守崗位 ,則百業忠道之基業已築成。今以孝悌之道來看,忠恕孝悌本為修身之首,而弘揚孝道更是中華文化立國之基。父母恩情似海深,不敬父母敬何人?正如孔夫子所云:『孝之道,貴能養;事親父母出於誠,行於敬。若只知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不同之別,乃人有良知性靈,故而孝道之弘揚當以身作則,力行實踐,方是孝之本意,亦是行孝之表現。劉生曰: 請示恩主,又
暗路明燈-第十回 丹心照日月正氣貫乾坤

 2017-06-05

暗路明燈-第十回 丹心照日月正氣貫乾坤

第十回丹心照日月正氣貫乾坤關聖帝君 降 (民國79年6月16日)詩曰:磅礴正氣日漸失。暗路明燈眾生拾。靜觀其擇羣黎得。天地化育本無私。關帝曰: 天地磅礴正氣之維繫,自古忠臣烈能赤膽忠心,情節高超而志節不變者,鮮矣!尤以今科學昌明之際,邪思孽盛,能思禮義廉恥,以孝悌忠信為修身齊家治國之本者,亦稀也! 吾觀黑氣沖天,世人胡行,圖施僥倖不思正法而行,深感嘆矣! 劉生日: 忠孝節義乃我國固有傳統美德,亦是恩主提倡鸞門之宗旨。唯當今社會繁 榮,國家安定,世人似乎已忘記何者為忠?應以何法而行堪稱為「忠」之道,還望恩主能開示。關帝曰: 當今國家安定,古今忠烈之士,若能在前線捍衛國土,能為國捐軀而不惜犧牲己命者,逝後,其英靈自能昇天界而成正神,俎豆馨香,萬古流芳,此者稱為「忠」。再觀今社會繁榮,何者為忠?劉生是否能具體來說明。請問劉生目前從事何行業?所抱態度以何為敬業之目標?以您之行業,請先述述您如何對您的老闆忠心赤誠。劉生日: 恩主之言,弟子律恐萬分也。敬業精神本當具備,不圖私利,不貪公財, 不舞弊、不浪費公帑,時時抱著便利員工,服務大眾之心;工作上雖壓力甚重,但亦頗受上司、老闆之肯定。以此待人處世的態度,是否忠於老闆,還望恩主開示。關帝曰: 劉生之言,無差也!世上百業萬念由心生,能否赤膽忠誠,皆由眾生心念而起。前幾回,文昌帝君帶引劉生遊昌爵學士府時
暗路明燈-第九回 神靈顯赫不離正

 2017-06-04

暗路明燈-第九回 神靈顯赫不離正

第九回神靈顯赫不離正 北極紫微玄天上帝降 (民國79年6月9日) 詩曰: 神靈顯赫濟世人, 致力普化護佑民; 正宗心法立標竿, 聖業輝宏神人欽。 玄帝日: 人生在世,充滿虛幻,人之境遇雖殊,然若運轉得法,苦亦為樂,悲可轉喜,惡可改善。現今之世,正邪兩道齊降,眾生諸多無法分辨神靈顯赫真偽之實,有者假藉聖佛之名斂財, 不仁不義、無法無天,一旦心起妄念,邪端異詭之事便層出不窮,良感嘆矣! 劉生日: 恩主維護正法,掃蕩群魔,威靈顯赫,只為致力普化眾生,一片慈心顯露無遺,唯盼世人勿聽聞藐藐,視正法為邪說而誤人鼓途。修道若不明就理,不反求諸己,不謹遵聖賢明訓,則求道反招魔,如此一來,實違正法傳示。為此弟子倚望恩主能期期降堂著書,藉以引發世人,將自性慧心點燃,照亮人生。 玄帝曰: 本心清淨,乃真法身。正宗之法乃上乘法門,能依正法而行者,則法不離正道,若不依正法而行,則廣求法門亦有何用。聖佛神靈顯赫,皆不離正道而行,只為致力普化蒼生,施方濟世,護國佑民,端正人心為目標。希世人皆有共識,佛之本願乃為引迷入悟,使人人開慧根、悟真理,唯願世人勿迷而不尋正途。每一條康莊大道皆有交叉口,而每個人心靈深處亦有靈光曙現,多為己身開闢荒蕪良田,早種因緣,道果自成。 劉生日: 當今世道,以真性了悟而聞法學法者稀也
暗路明燈-第八回 破萬劫沈淪之法

 2017-06-03

暗路明燈-第八回 破萬劫沈淪之法

第八回 破萬劫沈淪之法北極紫微玄天上帝 降 (民國79年6月2日) 詩曰: 正邪兩道法沈淪。 拯救眾生下凡塵。 誠盼世人多了悟。 萬法歸一正法門。 玄帝曰: 今已非昔,時遷法遷。正是:法種因緣熟自生,荒山無路欲何行;青青翠樹遮天日,真心悟道道自成。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乃人具靈性節氣,方能主宰宇宙,創造文明。若一昧貪求富貴,則自性真靈易被蒙蔽,而無法超凡出塵,以致罪愆業障集於一身,斷送光明前程。故而,為人宜多省思,修己心性而標竿。 劉生日: 慾界眾生迷失者多。富貴誰不欲,貧窮誰所愛;貧修能富者,若因富執迷,那麼最後終將變窮,甚至為富貴而身亡,此實具悲哀矣!世風日下,眾生沈淪者眾,弟子認為要使世人明瞭正法,唯靠恩主多予開示暗路世道光明前程之法。 玄帝曰: 荒山無路欲何行。南贍部洲北區桃園行善堂主席玄天上帝領玉帝正令,開山墾荒,乘願下凡拔救芸芸眾生,消除黑氣。近幾年來,成效日彰,尤以鄭生,三世功德頗豐,佛體轉世協助上天普化而開堂闡教。為了能使世人皆聞正法,待吾化一朵祥雲,劉生坐上,隨吾乘雲駕霧傳真取證,供新書開著, 醒迷化人。 劉生曰: 眼觀恩主口中唸動真言,祥雲浮現,此時我身體輕飄上空,與恩主騰雲駕霧到半雲山端上。恩主雅呀!為何停滯在此,而不再向前行!又山端上站立兩名將軍,是何方聖佛,看
暗路明燈-第七回 心燃慧燈開覺路

 2017-06-02

暗路明燈-第七回 心燃慧燈開覺路

第七回 心燃慧燈開覺路 北極紫微玄天上帝 降(民國79年5月26日) 詩曰: 正脈道傳世難逢, 驅邪保命智慧明; 無邊法力鎮乾坤, 振鼓度迷醒人生。 玄帝曰: 今世人心驟變,求富而能遵守仁義道德者,鮮矣!致使三綱廢弛,五常淪胥,干戈不息,此乃根源於-人處於五濁惡世之中,因心不能守其善德而性不能明,以致造下諸多罪業。無始貪、嗔、癡即是從身、口、意中產生, 此皆因心未能行正念,致使心靈染上無明、心性無法澄明而受蔽塞,致以,邪思妄心、瞋心、報復心、不平等心.. .. 種種心,猶如利刃般,包藏著禍端根源,漸漸漫延著。為要指引眾生建立正念、正行之觀,鸞門五聖領命下凡,旨在為喚醒迷者,能點燃智慧之靈光,使心性超脱,眼光放遠,對事理能看得清聽得真,方不會使自主之心性混雜於道、魔之間。 劉生日: 社會猶如萬花筒,恩主說法教化啟迪痴迷,的確很利時弊。正如方才恩主言述,當今社會之勢,道魔相混雜之際 ,五聖恩主奔波於三界之中,只為救世濟民。唯弟子深覺要使世人能除貪、妄之心,甚為不易也。恩主光照善門,歷 經十魔與九難, 懾伏魔形,超拔幽冥, 消解世人之劫,功德浩大也。今日真靈降堂,祈望能傳正法以利世人遵循。 玄帝曰: 法由心生,亦由心滅。吾觀世人,常因心中為求法而不得其正念與正行,致使身、口、意不能口言心行,身行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