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鸞文專欄-網路點燈祈福-觀元辰宮【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仙佛鸞文專欄

索取善書

光明人生-第二回 孝道倫常千古揚,老人院中心聲傳

 2020-06-13

光明人生-第二回 孝道倫常千古揚,老人院中心聲傳

第二回 孝道倫常千古揚 老人院中心聲傳詩曰:百善孝先人人知。行善順親幾人持。問心無愧盡己任。不虧人道近天職。濟佛曰:自古善盡孝道為千古美傳,孝是齊家治國的範本,也是聖道的根本。中國講孝重於人倫之道,所以百善中以「孝」為首,這是有別於他國的民族性,然好景不常,近年來受社會型態變遷的影響,漸漸漠視此固有道德的存在,形成「口孝」(光説不作),「心孝」(心有想,身不力行)這空談式的孝,即是時下人倫道德的弊病。所謂:「養子之心,如蜂釀蜜,子養雙親,難酬萬一。」現代人子女生育少,子女個個奉如「寶」,反讓父母做「孝子」,真是現代人倫外一章。劉生曰:那麼現代人要如何來盡孝道,方是真孝?濟佛曰:孝道怎麼盡呢?要由漏處著手,那方面困難,那便是父母的憂心處,所謂:「視於無形,聽於無聲。」乃指盡孝在於真能體察親心,無微不至即是真孝。然時下以小家庭組織居多,子女分散在外,無法隨側父母身旁,晨昏定省,但萬不藉此推辭事親之責,否則會走上家庭陌路的悲局。據說現代女孩嫁夫的條件大都附帶不與公婆同住,哈哈!不知劉生你嫁夫也有這麼要求?劉生曰:弟子不敢有此念頭,倒是恩師提到這棘手問題,確是針對時弊。有句俗話說:「家有一老,勝得一寶。」現代年青女孩較貪享自由,未能體悟孝親之道,如果能將心比心,視翁姑如父母般相自然有一老如一寶,家庭幸福何來擾。濟佛曰:世人不知,今生有父母可孝順,那是前世修來
光明人生-第一回 色不迷人人自迷,早悟色空空幻身

 2020-06-06

光明人生-第一回 色不迷人人自迷,早悟色空空幻身

第一回 色不迷人人自迷,早悟色空空幻身詩曰: 色字頭上一把刀。 勤修大道斬魔妖。 對境不迷心無物。 自性清淨福自邀。濟佛曰: 人生無常,人身難得,生命是隨日俱逝,世人要把握難得的人生,造善因,得善果,才不致於空走一趟人生。世人都知健康人生好,可是修心煉性空不了,世人都知幸福的人生好,可是榮華富貴放不了;世人都知至善的人生好,可是六賊貪妄除不了,世人都知光明的人生好,可是色魔來臨伏不了。諸佛聖神何嘗不願人間即淨土,奈觀時下道德式微, 受西方開放思想潮流的影響,把原本樸實保守的東土民性也受其深染,隨著民主自由的腳步,世人追名逐利、貪樂享受的風氣熾盛,以致色源滋事不 斷,造成社會一股暴戾邪徑的不良習氣 ,人類的靈格,因而日趨獸性敗壞至極,世人如稍一不慎,即易陷入其中而無法自拔,致以身敗名裂、家破人亡,此不但影響己身,亦禍延子孫。有見此色害之大,今夜「光明人生」第一站,就先來把「色」關。希願世人慎思!慎思 !勿錯人生第一步。劉生日: 恩師聖安,能與恩師同著天書,榮是弟子三生之幸,東土眾生能得恩師慈悲賜誨,亦是福緣所至,應更珍惜人生,歡喜信受佛恩的加被。濟佛曰: 劉生願力所及,首度接著天書,心有何感。劉生曰: 弟子榮天恩師德眷愛,接著天書深覺責任重大,天命不敢怠慢。唯愚徒智慧淺薄,今後還得仰仗恩師多予教誨、提攜,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中八仙鍾漢離仙翁 降-實相非相

 2018-10-04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中八仙鍾漢離仙翁 降-實相非相

懿敕無極直轄光 明堂鸞訓 中八仙鍾漢離仙翁 降詩曰: 荊棘遍佈修道路, 道考重重莫言苦; 青松長翠耐風雪, 七情六慾化為無。題曰:實相非相聖示: 金剛經云:「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眾生之所以無法成就,因為人有四種心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起心動念皆以自我為重心,以自身利益為考量,因為無明產生我執、法執,故有分別心,造下諸多業因,種下輪迴因子,六道輪迴不止也。 相是虛相、幻相,是空的、假的,佛家稱妙相,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迷即眾生,悟時是佛,不覺悟何以開悟,眾生痴迷貪戀名利虛位,認假為真,沉淪物慾,覺者是佛,智慧通達,照見五蘊皆空,一塵不染見如來,應體悟「空」性,一切幻相,皆是虛妄,人生似夢,夢中功名總成空,堅守正念,掃三毒、去四相,行無相布施,利濟群生。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法無高下,眾生平等,末法時期,萬教齊發,廣度有緣,鸞門心法,沙盤顯字,引迷入悟,爾等賢生,因緣早種,惜緣才能續緣,勤修悲心,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慾不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隨遇而安,即使道考重重,仍不改其志,吾十試呂洞賓,終成就其道果,道魔並降,乃天運進行的一個定數,其用意在於「去蕪存菁」,吾望諸賢生道業精進,它日黃榜有名,列入仙班,至此。回天!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無極虛空地母娘娘  降-了脫生死

 2018-09-30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無極虛空地母娘娘 降-了脫生死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無極虛空地母娘娘 降 詩曰: 虛空降凡現光明,地母登鸞會有情; 娘娘助道播福因,了脫生死德為憑。 題曰:了脫生死 聖示:吾乃無極地母娘娘也,鸞期盛會受聘降鸞,今以了脫生死為題,諸賢生靜心耹聽。 子曰:「不知生,焉知死。」 又曰:「朝聞道,夕可死也。」 生死大事,上至公侯將相,下至凡夫走卒,無能倖免。一切眾生自無始劫以來,九六原靈,投身凡間修練,行功立德,力求回先天,蓮花果位,然而受五獨惡世所戕害,受七情六慾所束縛,顛倒夢想,用妄念虛構夢幻人生,不知常住「真」心,造業不斷,故有輪迴不休,出苦無期也。 修持的目的,在於了脫生死,儒家以「中庸」為道體,以「大學」為道用,以「論語、孟子」為實際理論,建構大德規範,圓滿人道而進天道。 佛家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道體,以三皈五戒為道用,廣行佈施了結果果,達到涅槃之境界。 道家以「清淨無為」為中心思想,借假修真,四大假合之色身不久長,法身不滅,寂淨不動,藉練精順氣,煉神,等養生之術,達到起凡入聖的境界。 人貴為三才,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佛在靈山勿遠求,靈山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靈山塔下自性修,修持以「信、願、行」為三大資糧,常觀照自己,必生智慧,常關照別人必長慈悲,菩提心是拿來做慈悲心的示現,智慧是用來省察自我的修為,有智慧故能放下,有慈悲故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福德正神 降-福慧雙修

 2018-09-27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福德正神 降-福慧雙修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南天 福德正神降 正筆 蕭生扶題曰:福慧雙修詩曰: 福慧俱全品德正, 德有餘慶天下平; 正直無私行禮義, 神佑禎祥臨門庭。聖示: 吾忝為南天福神,稽查善惡,糾察凡塵,降以福禍,今受聘降鸞文一篇,列入金篇,以利刊載,諸生聆聽了。 「福」,福德,功德也。「慧」,智慧,慧命也。修行的過程,首要之務為「福慧雙修」,福德來自喜捨慈悲中得快樂,智慧由正覺正見中得自由。福慧雙修如車之輪、鳥之翼,同心齊力不可偏廢。 修福不修慧,福中也造罪,如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慧中也糊塗,如羅漢托空缽。圓滿福慧雙修的過程,乃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圓通智慧證菩提大道。 至於如何修福呢?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由行六度般若中造就,布施為首,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次第,明因果種善因,了卻因果累積資糧。 至於如何修慧呢?慧是內觀自性,了悟空為本,自性光明,脫離煩惱苦,遠離顛倒,藉由三無漏學「戒、定、慧」,持戒能止惡,依法奉行,內心禪定,定後方能產生智慧,脫離無明苦,深入經藏,獲無上般若。 古之修者,先修後得,遠離家鄉,遁入空門,今之修者先得後修,聖凡兼備。入鸞門遵禮義、行孝悌,由效勞中下化眾生,由鸞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文昌帝君降

 2018-09-27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文昌帝君降

懿敕無極直轄光 明堂鸞訓 文昌帝君 降 正筆 蕭生扶詩曰: 文以載道勸人修, 昌盛儒門渡法舟; 帝藉沙盤啟智竅, 君上瑤池願可酬。聖示: 吾乃文昌帝君也,天聾地啞二童隨侍身旁,降聖堂揮毫,諸生辛苦了,備淨壼,吾加持智慧水賜飲之。五行在儒釋道殊途同歸,同做為修行道德之規範,儒家以五行與五常配合「仁義禮智信」。金為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取之,故生響亮金。木為仁:大樹無畏酷暑、不懼風寒,為世人乘涼,捨身為廟宇,棄己為燃料,故為大慈大仁。水為智:上智若水,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川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兼容並蓄,有容乃大,故生智慧水。火為禮:祭祀用火,一燈能破萬年暗,一智能除千年愚,依禮而行,故生明禮火。土為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軍令如山,故生誠信土。道家以五行,金、木、水、火、土相行相生,做為養生之術,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陰陽調和,則五脈調合,六神自在,五行相剋則百病叢生,五行失序則禮義不張,國家動盪,人心沉淪世。故曰道家重「術」,講長生之道。佛家以五行與五戒配合,戒殺、戒盜、戒淫、戒妄、戒酒,不爭為戒殺,持齋素食,長養慈悲心,故為大慈大仁,不貪為戒盜,不義之財不取,故為明禮義,不求為戒。淫,柳下惠臨危不亂,故知禮也。不自私為信,戒妄語,靜思而後動,謹慎出口,故不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濟公活佛 降

 2018-09-27

懿敕無極直轄光明堂鸞訓 濟公活佛 降

詩曰:沙盤闡教顯妙諦,儒門聖宗倡禮義; 群賢薈萃展道程,修心養性證菩提。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