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全部消息

索取善書

人間道路-恭接著書 玉旨

 2025-02-23

人間道路-恭接著書 玉旨

人間道路 恭接著書 玉旨本堂主席玄天上帝登台民國114年2月23日(天運乙巳年正月27日)聖示: 頃刻恭接昊天玉旨、無極懿旨,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駕,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恭立接旨,不得失儀,吾退。欽差大臣:金闕上相太白星君降詩曰: 參鸞效聖建奇功,霞光沖霄滿地紅,玉詔頒宣傳千古,行善履義道業昌。聖示: 著書玉詔宣讀,神人恭立接旨。 恭接著書玉詔 欽奉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詔曰: 吾居凌霄,統領三千,觀凡塵屢遭劫難,實乃道德不昌、綱常敗壞、人為造作,種下業因,自得惡果,天不言,地不語,非時不降,非道不傳,吾鸞門聖堂,期期揮鸞,闡揚聖諦,無非不忍群黎,沉淪因果業海,苦無出期。 幸無極直轄鸞堂桃園光明堂,揚吾儒宗,承接天命,神人合一,著書闡化,並肩一致,戮力以赴,救人救心為要,立書化人,濟世拔苦,解人之急,超拔幽冥,感格三曹,建立奇功,朕心大悅。 故今再頒天書乙部,題其顏曰:「人間道路」,命派爾堂天官武財神趙公明為主著仙師,爾堂中壇元帥法眼傳真,全書以「金指妙法」著成,不限時日,不限題材,著成為止,望神人承天命,覺迷化頑,移風化俗,讓天命永續,書成之日,論功行賞,不得有誤。欽哉勿忽,叩首謝恩。無極皇母駕前麻仙姑降詩曰:
行善雜誌222期已於114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5-01-01

行善雜誌222期已於114年1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淺談人生業力*沈鶴 筆者不少同學( 成大 ) 很優秀,但已因南部空污而死了數位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每個人有不同之酸甜苦辣經歷,或許,誠如元光寺普獻法師( 他常在西等地弘法 ) 所言: 「業力才是老大 」由人生因果談學習付出*沈行雲 作者:王顏和 人都想擁有,希望都能順心如意,若能如此是最好。但事實上,一切的好壞,都循著因果法則,如同農夫,有春耕,才有秋收。同樣的,若沒有善的因,雖用盡心計,依然不能得成;縱然如願,也是短暫的擁有,種下惡因,將來還是要償還,所以對因果法則,要重視。幸福者退讓原則 你可曾聽過「幸福者退讓原則」? 幸福者退讓原則是指如果你的生活家庭幸福美滿,在外面遇見有人無理挑釁、易怒暴躁,你千萬不要與對方過多糾纏,要懂得退讓。
人間走一回-跋

 2024-12-29

人間走一回-跋

人間走一回-跋藥師佛 降聖示:人間走一回,從嬰兒呱呱落地、劃破產房寧靜的哭啼聲,到人生盡頭親眷不捨的悲泣聲,形成強烈對比。一個是歡喜聲,一個是百般不捨、痛失親眷的哭泣聲。在這期間,關關難過關關過,歷經生老病死、富貴貧賤、運程起伏,人生有如走馬燈,本質就是不停的轉動,牽動這起伏盛衰的引擎,這就是「因果業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隨心造作,因緣果熟,隨緣受報,誰都躲不掉。故修行者,莫以為小惡而為之,莫以小善而不為,積惡成塔,惡貫滿盈必得惡果。「人間走一回」將親眷人倫投生因緣、為善為惡之業報,引案闡述因果,最終回更以神仙證道之經過,引迷入悟,望眾生體悟,神仙本由凡人做,一切為善,善的循環,自身必將受益,一切惡行,上天又饒過誰呢?只是時間早晚罷了!今喜逢「人間走一回」完竣付梓之際,吾望爾等早日參研出資流通,為人宣講,引人而善,救人慧命,它日功果圓滿,早登仙境逍遙為盼,簡短數語,是為跋。吾回天。無極駕前麻仙姑 降跋聖示:吾奉瑤池皇母大天尊懿旨曰:大道普傳,爾等奉旨著書闡教,揚我聖教,引因果案例,闡述因果之緣起及所承受業果,藉以導人向善,止惡揚善,克己化人,廣行佈施,以求心性圓滿,外功飽足,則免魔難之考,進而「外王內聖」,以求精進道果,脫離輪迴之苦。娘觀著書期間,神人戮力並肩,賢生等不戀世間繁華,撥冗成就道業,娘心大悅,故厚勳賜與,以慰其堅心
有聲書:善行消業結良緣:一位信士的感人姻緣故事

 2024-12-03

有聲書:善行消業結良緣:一位信士的感人姻緣故事

善行消業結良緣:一位信士的感人姻緣故事陳信士是一位虔誠的善行者,今生為了尋得美滿姻緣,不僅進行放生、助印善書、財施愛心廚房,甚至參與煙供超渡法會,幫助幽冥眾生安息,累積了大量功德。然而,他心裡始終感到無法突破的障礙,使姻緣之路遲遲未見明朗。某天,陳信士前往山中寺廟進香,祈求佛菩薩保佑尋得知心伴侶。禱告完畢,他忽然遇見一位慈祥的高僧,深邃的眼神似乎看穿了他的煩惱,微微一笑,示意他隨行。高僧帶他至靜謐的院落,揭開一段關於姻緣受阻的前世因果。原來,前世的陳信士為道士,專修符術和祈水之法,救助眾生,並因此在今生修習經咒時格外得心應手。然而,前世中的傲慢與執念積累了業障,使今生姻緣受阻。高僧語重心長地說:「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前世行善無數,但未解的業力仍在阻礙姻緣。即便諸佛仙佛欲助你,卻因業障而難施援手。」聽完高僧的話,陳信士深感悔意,決心消除業障。高僧開示,若誠心懺悔,持續行善,便能以德行消融過往的業障,待業障消除後,自會有緣人出現。之後的日子裡,陳信士遵循高僧的指點,持續懺悔與行善。他煙供幽冥、助印善書,以清淨之心幫助他人。隨著修行日益深入,他的心念漸漸純淨,業障也逐漸減輕。最終,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陳信士於寺中遇見了一位溫柔端莊的女子。她如朝露般純淨,讓他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熟悉。兩人從相識到相知,漸漸展開了一段美好的情緣。歲月的洗禮讓陳信士更加懂得珍惜,深知這段姻緣是透過無數善行
人間走一回-第十二回:論述福德正神證道之善行(最終回)

 2024-12-01

人間走一回-第十二回:論述福德正神證道之善行(最終回)

人間走一回-第十二回:論述福德正神證道之善行(最終回)本堂武財神登台聖示: 「神仙本由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修行之過程,貴在性命雙修,內王外聖相輔相成。外功累積容易,多行佈施;內功也就是修為,品性是歷經百般磨鍊而成,達成不易,須藉事磨人,藉人磨性,貴在恆心更是毅力,神仙本來就是在人間歷經求不到苦,歷劫而重生,方能道果精進,蒞任人間享受馨香供祀。財神爺: 蕭生,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賜飲,蕭生魂魄出竅。今天天書最終回,特地前往九份福山宮,參訪一下這位福神,在世之際、人生遭遇及修持經過,供世人醒悟,早日登上法船。蕭生: 恩師聖安。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聽到最終回,心中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眾生將在不久的將來,善書出刊後,得以恭聞法音傳播,引迷入悟。更高興的是,眾師兄們,虔誠護道之心,風雨無阻,奉聖修行,方有天書的完成。憂的是一年來承蒙財神爺護佑,方能閤家安康,逢凶化吉,實在感激不盡⋯⋯財神爺: 大道無親,唯道是輔。本堂虔佈文字因緣,濟世拔苦,早已獲上天肯定,必當天書頻降。這事,可別太擔心,下部天書老天早已有佈局,賢生等靜候佳音。蕭生: 今天要去九份,這風情萬種、四季換裝彩繪的城市。春櫻花,夏涼風,秋芒草,冬雲霧,四季更迭,不管晴雨晨昏,白天黑夜,踩在紅色古磚上,盡是數不盡人文情懷,有著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總令人想在這一道道斑白的
很喜歡稻盛和夫說的這段話

 2024-10-30

很喜歡稻盛和夫說的這段話

很喜歡稻盛和夫說的這段話 你細心觀察一下你的身邊人,凡是動不動就生氣的人,沒有一個是智者,生活多半過的一團糟糕。一個人愛發脾氣是非常愚蠢的,高手都是在解決問題,發脾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是啊,生活中多半的矛盾和不堪,都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個穩定的情緒。 杜月笙說:這個世界上無外乎就是三種人,頭等人,沒脾氣但是有本事,中等人,有脾氣但是有本事,末等人,有脾氣但是沒本事。所以說,做人一定要想得開,你想得開,大事就能變小,小事就能化無,你想不開,小事也能變大,大事越變越糟。 想成為厲害的人,就要有一個穩定的情緒。沒有穩定的情緒,那就只能讓你的身體買單。想想,如今的我們,吃的一樣,喝的一樣,用的也一樣。可為什麼往醫院跑的人卻不一樣,因為脾氣不好,身體就一定會糟。 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順心的事,誰家鍋底沒有灰。誰的身上沒有傷。如果總是抱著往事不放,對傷害你的人耿耿於懷,結果,不是在懲罰對方,而是在懲罰自己的身體。 你要知道,真正的成熟的人,不是嚥下所有的苦而後悶悶不樂,而是,苦與不苦都應該正確面對。 高手都是在控制情緒,解決問題,而後最大化的靠近利益。只有傻瓜才會發泄情緒,製造矛盾,而後讓時態越來越嚴重。記住一句話,你是對的,沒必要發脾氣,你是錯的,沒資格發脾氣。天氣不好,那就調整心情,環境不好,那就遠離人羣。 人這輩子,真正的贏家,不是你
人間走一回-第十一回:論述好樂善好施之果報

 2024-10-27

人間走一回-第十一回:論述好樂善好施之果報

人間走一回-第十一回:論述好樂善好施之果報本堂武財神登台聖示: 有句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個「天」字,是指「天道」、是指「道德」、更是指「因果定律」。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簡而言之,就是「自作自受」。人生沒有太多的偶然,凡事的發生都有因果關係,樂善好施得妻賢子孝之福報,也是理所當然。財神爺: 蕭生,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化飲,蕭生魂魄出竅。財神爺: 沒有福報叫做貧,沒有智慧叫做窮;沒有財產叫做貧,沒有飲食和衣著叫做窮。有些福報(氣)是天生帶來,有些是靠後天努力積累而得,努力是助緣,一生福氣有限,揮霍折福,終有耗盡的一天。蕭生: 恩師聖安。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有人正處烏雲罩日之困境,有人屋漏偏逢連夜雨之窘境;有人富甲一方,卻極盡奢華之能事,放縱情慾,終將福報享盡,落得難堪的地步。財神爺: 「福」生於勤儉,儉於「飲食」則不傷脾胃;儉於「嗜慾」可以聚精神,儉於「郊遊」可以潔身寡過。「德」生於謙遜,懂得謙卑才算有德,知道天地海闊,不高傲待人、不傲慢處事、謙卑做人、低調做事、懂得退讓、成全他人、知命掌運,「蟄伏」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蕭生: 敢問恩師,那拉開「貧」「富」之間的關鍵在哪?財神爺: 「富」是過去世慈悲施捨和恭敬心供養仙佛,加上後天努力(助緣)所感召而來。「貧」是過去世吝嗇和貪婪之心,不懂佈施慳吝之心產生的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