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全部消息

索取善書

感恩那「忘了帶湯匙」的人生

 2024-10-09

感恩那「忘了帶湯匙」的人生

感恩那「忘了帶湯匙」的人生 作者:王顏和 「有人出生帶金湯匙、有人帶銀湯匙,我是忘記帶湯匙。」已故的前台大醫學院復健科教授、台大醫院門診部主任王顏和喜歡這樣笑說。困難的環境讓他能忍別人所不能忍,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機會。 我在新北市三重的淡水河邊長大,爸爸是木工,家有四個男生,我是老大。小時候爸爸要借錢買米,有做工才能還。媽媽賣過豬血糕、後來去幫人挽面。但我不計較、也不抱怨。父母不會故意不給你好環境,他是沒有辦法。 讀三重國小一年級開學第一天,老師點名,有一個名字一直沒人舉手,後來老師用台語唸,我才知道在叫我。我那時不知道還有一種語言叫國語。 老師叫每個人去東方出版社用十元買一本書,全班就有五、六十本可以輪流看。但我那時沒有零用錢。我就去垃圾場撿破銅爛鐵,專門撿壞掉的燈泡,因為裡面的鎢絲是比鐵線還值錢的金屬。河邊也有很多鐵工廠,會倒出含鐵的砂土和鐵塊,我用磁鐵把鐵塊吸出來,再拿去賣。 我是家裡唯一一個繼續升學的人。考上台北市的大同中學是我第一次離開三重。每天早上學校六點鐘開門,我就到了,因為在教室看書可以替家裡省電費。 老師開補習班,我哪有錢補習?他就叫我去當小老師,幫他點名、改考卷、修理課桌椅(因為放假跟爸爸去上工,所以我會),然後他替我付下學期學雜費。念建中時有天突然盲腸炎得開刀,同學們還捐錢替我湊醫藥費。
探討東西方對命運改善看法

 2024-10-05

探討東西方對命運改善看法

探討東西方對命運改善看法*沈子鈞 佛家認為人的一生是受業力在控制,冥冥之中前世及今生之業力左右了人的命運。有位商場中算成功之友人告訴我,他感覺「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要改成「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他很相信福報之大小決定了各人之成就,當然,所謂「能賺錢是福報,懂花錢是智慧」亦有其道理,同樣是努力,有人順風順水,也有不少人努力了半天卻負債收場。以這位友人在商場看法,他覺得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成功,百分之八十的人失敗,換句話說在商場中成功者是少數。 佛法強調因果報應並勸人平日要福慧雙修,因在人世間若有了智慧福報才會不知不覺作對抉擇,不然很容易做錯決定,人生走錯行業是不易有點成就的。所謂「個性決定命運」亦有道理,各人天生個性不同,但若能日常中福慧雙修,有可能使不良之個性改善,提升了情緒管控能力,而能有心不隨境轉,隨時保持冷靜之心,使自己之內在智慧提升,人的理性最好要稍微超過感性。 國外宗教雖較少談到因果,但亦有專家好奇研究為何有的人就是運氣比一般人好,而有的人似乎就是比較倒楣,其結論是好運之個性和一般人有不同之處。人要如何「吉星高照」亦有其獨到之見解,好運之人喜歡嘗試新的事物,參加一些不同社團,在認識不同領域之人時會有機會遇到某些好事或貴人。其特點為:一、期待好事發生的心態,人生中若能「逆天改命」是多麼美好之事,日行一善是一個方法。另外,如西方專家所言「當人期待好
行善雜誌221期已於113年10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24-10-01

行善雜誌221期已於113年10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探討東西方對命運改善看法 沈子鈞 佛家認為人的一生是受業力在控制,冥冥之中前世及今生之業力左右了人的命運。有位商場中算成功之友人告訴我,他感覺「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要改成「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他很相信福報之大小決定了各人之成就,當然,《感恩那「忘了帶湯匙」的人生》 作者:王顏和 「有人出生帶金湯匙、有人帶銀湯匙,我是忘記帶湯匙。」已故的前台大醫學院復健科教授、台大醫院門診部主任王顏和喜歡這樣笑說。困難的環境讓他能忍別人所不能忍,相信只要努力就會有機會。亂世中談「活在當下」之重要*沈子鈞 當今似乎是亂世小人當道,全世界天災人禍不斷,也可能是佛法所謂末法時期。人心變壞當然與世界亂象有關,好運是好的磁場,壞運是壞的磁場,人心與物質皆是能量,而眾生共業可能也是一個頻率共振。壞的能量或黑業(負能量)很容易破壞正能量(白業),而人由好變壞容易,但由壞變好較難,往往一失足成千苦恨,要在生命之旅活得平順些,最好還是多行善並且學習活在當下,修行也很重要。
人間走一回-第十回:論述詐騙集團之果報

 2024-09-29

人間走一回-第十回:論述詐騙集團之果報

第十回:論述詐騙集團之果報本堂武財神登台聖示: 莫道因果看不見,遠在兒孫近在身,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瞋,欺人欺心損福壽,多行不義必孤貧,為人守道勤修心,多行善災禍自離。 觀今世道澆漓、人心不古,詐騙伎倆百出,早已種下來世投生豬狗畜牲等業因,待業報受盡轉為人身,也將受無妄之災,遭人惡意倒債之果報。財神爺: 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賜飲,蕭生魂魄出竅。 時光悠悠,寒暑更迭,中秋已過,菊月(九月)已近,年關也不遠了。樂見諸賢生等一本初衷、虔誠效聖、聆聽聖訓、闡述玄機、陪著天書。神人竭力共事,功不唐捐。鸞生濟世時,運用善巧、慈語接待信眾,同理心信眾遭遇。給人方便,老天自會給眾賢生方便。反觀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弱點,取巧偽裝家長、警察、佳人⋯⋯詐騙老弱婦孺,騙取財物。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不用等待他人出手,賊星必敗,老天自會收拾,無邊罪業,今生以病劫貧困了業,來世更墜入畜生道。蕭生: 恩師聖安。秋風趕走了烈日的酷熱,多了點涼意,也為滿地落葉憑添詩情畫意。現今詐騙集團善用AI科技,更攻破人性的弱點,為「恐懼買單」。小孩怕笨,男人怕窮,女人怕醜,老人怕死,單身的好色,已婚的尋求刺激。加速了詐騙集團以家長身份騙小孩被綁,以年輕貌美女生色誘騙財,更以有如仙丹般的藥性讓年邁老者買單。這社會充斥著太多虛而不實的假象,除了人性的貪婪、好色、怕窮、愛美之
人間走一回-第九回:論述毀神像、棄神主牌之果報

 2024-07-28

人間走一回-第九回:論述毀神像、棄神主牌之果報

人間走一回-第九回:論述毀神像、棄神主牌之果報本堂武財神登台聖示: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清香一柱達天庭,上界高真賜禎祥,敬神之道在於虔誠,而非奉承。拜神拜的不是神像本身,而是神的精神「濟人之急、救人之難」敬神之宗旨在敬重神的「正道」理念,而不是偶像式膜拜。望神像而起敬重之意,效法其在世忠孝、禮義行徑,悲天憫人之情懷,千萬別以為神是萬能,應時應緣,視各人福報才能顯化。財神爺: 蕭生,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賜飲,蕭生靈魂出竅。蕭生: 恩師聖安。今天祝聖儀式莊嚴,想必三界高真齊降,弟子猛打嗝。財神爺: 這是當然,適逢著書,更備齊隆重壽禮,玉帝親臨到場,歡喜領受。蕭生: 一束鮮花敬芬芳,一柱清香呈敬意,一杯淨茶表敬意,一盞明燈顯光明。敬神祭祀之道貴真誠,簡單儀式情意濃,恭逢聖誕聊表敬意,願眾生萬事迪吉⋯⋯對了!敢問恩師,敬神之道的正信理念是什麼?財神爺: 正信的敬神祭祀意義有三:一、不忘本:世人蒙諸天仙真垂佑,默佑家宅吉慶,又緬懷祖先之遺澤,虔備供品、金香,以表不忘本。飲水思源,叩謝仙佛與祖先之暗中護佑,趨吉避凶。二、受教:鸞門以「儒」為宗,以神設「教」。此教者,教育、扶鸞闡教,宣達正道信教,啟發人的良知、良能,以趨正道正行。三、感恩:感謝天地載育之恩,父母養育之恩,師長教誨之恩。凡事感恩莫強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不到一定
留下三分暖別人

 2024-07-25

留下三分暖別人

留下三分暖別人表弟以每月貳仟元的價格在一條小吃街租了一個攤位,邀請我和母親去嚐鮮。十多平方米的地方擺了八張桌子,每一寸空間都佔得滿滿的。母親前後左右看了看,就訓了表弟:「你後面是賣飲料的,你把人家的路堵得死死的,時間長了人家會有意見」。表弟說:「這門面是我自己的,租金那麼高,多一張桌子就能多賺錢啊」!母親說:「地方是你的不錯,但你擋住了別人的財路。做人啊,要精三分,憨三分,留下三分暖別人」。表弟有些不情願地撤下一張桌子,空出些地方讓人通過。前些天表弟來我家,高興地對我母親表示感謝;他的小吃和後面的飲品正好搭配在一起,兩人還能相互照顧生意。出於對表弟留路的感謝,早上出攤時,賣飲品的小伙子還來幫忙抬桌子,生意忙時,小伙子來拾自己飲料瓶時,還會順手把表弟的髒碗也收起來。留下三分暖別人,這是母親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母親一生堅守的生活準則。記得我們小時候,母親種地時,喜歡剩下一壟不播種,她說種得太靠邊了容易和別人的莊稼混在一起,引起不必要的爭執,最重要的是,如果自家種了玉米,別人家種了花生,會影響別人的莊稼生長。所以母親在家種地十多年,從來沒有因為地界和別人發生過爭執,相反的,常有人熱心幫助母親耕犁播種。留下三分暖別人,別人回報給你的是更多的真情和溫暖。我們居住區,每家都有個小菜園,受到母親的影響,種菜時兩邊我都要騰出一畦空地來,方便鄰人家澆菜、摘菜時走路。沒想到這小小的給予讓我收穫了無限溫
繩未斷

 2024-07-22

繩未斷

繩未斷 一個書生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去考考禪院裡的老禪師。 來到禪院,他與禪師一邊品茗,一邊閒扯,冷不防他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皆因繩未斷。」老禪師隨口答道。 書生聽到禪師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禪師見狀,問道:「什麼使你如此驚訝?」「老師父,我驚訝的是,您怎麼知道?」 書生接說: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 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來轉去都不得脫身。 我以為師父您既沒看到,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隨口便答對了。 老禪師微笑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為何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書生言下有省:一隻風箏,再怎麼飛,也飛不上萬里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壯碩的馬,再怎麼頑烈,只要被馬鞍套上,就只能任由人揚鞭。 因為一根繩子,風箏失去了天空,那麼,我們的人生,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一塊圖章,常常讓我們坐想行思;一個職稱,常常讓我們輾轉反側;一回輸贏,常常讓我們殫精竭慮;一次得失,常常讓我們痛心疾首;一段情緣,常常讓我們愁腸百結;一份殘缺,常常讓我們蹙眉千度。為了錢,我們東西南北團團轉;為了權,我們上下左右團團轉;為了名,我們日日夜夜竄奔來回。人生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