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全部消息

索取善書

訪真實錄遊記-第八回 遊觀音淨土

 2019-08-04

訪真實錄遊記-第八回 遊觀音淨土

第八回 遊觀音淨土詩曰:觀音菩薩妙難酬,鸞音佈道造慈舟;千處祈求千處應,觀音淨土樂逍遊。聖示:鳥隨鳳凰而高飛,人學聖賢品德高 ,良禽擇木而棲,修子擇善門而修,必登天梯有路。濟佛:傻徒弟,著書時辰已至,吾師化符賜飲,蕭生靈體出竅。蕭生:弟子向恩師請安,熾熱太陽,放肆地烤著大地,花草蜷縮著身軀,蜻蜓緊貼樹蔭低飛,連蟬兒也熱的呻吟,天氣酷熱,俗而難耐。濟佛:的確,相較於五濁惡世,吾鸞堂修子,如夏荷吐芬,淨而高雅,如楊柳妸娜、如社會清流般,潛移默化著社會,能在俗事閒暇之餘撥空效賢,實在難得。 好了,快上蓮台,今天可要去觀音淨土看看。蕭生:今天開頭詩,即提到觀音淨土聖境,娑婆世界觀音菩薩,可真是百千萬化生,或在佛門、或在鸞門,更顯化在密教,處處施妙法滋潤群生,諸多仙佛中,弟子可真是受菩薩教化最多啊!〈師徒步上蓮台,疾速往空中飛去。〉濟佛:法有三萬八千法門,各廣渡有情眾生,萬教齊發,視根器不同,廣各階層群黎。蕭生:就像菩薩在天竺為男兒身,成就佛果,因應眾生需求不同,顯不同像來育化群生是吧!〈師徒言談中,蓮台已停上觀音淨土 虛空。〉濟佛:蕭生快下蓮台吧!菩薩已在外等待多時。蕭生:步下蓮台,映入眼簾的盡是一望無際視野,高高矗立的門寫著觀音淨土,幽揚的佛樂,音符在空中跳動著,躁動的思緒霎時消失無蹤,七重寶樹茂盛地向我打招呼,滿地金沙、翡翠、硨磲、瑪瑙 ,神氣發光著,廣場上一群小孩童子們,天真無邪地嬉
訪真實錄遊記-第七回 遊東天孝子亭

 2019-08-04

訪真實錄遊記-第七回 遊東天孝子亭

第七回 遊東天孝子亭 詩曰: 孝行天下傳古今, 忠孝德行眾人欽; 勤培功果不懈怠, 樂證仙班可為神。 聖示: 古有名訓:「靈蛇銜珠以酬德,慈鳥反哺以報恩,以蟲鳥其尚爾,況三才之今人」。孝為德之本,有孝就有德性,百善孝為首,孝心上格天穹,證道之日不遠矣。濟佛曰: 傻徒弟,著書去,吾師化符 賜飲,蕭生靈體出竅。蕭生日: 弟子向師父請安,今天開頭 詩講到了「孝道」二字,孝可是治世之經、立身之本,維繫國家社會和諧的命脈,慈鳥反哺之恩、羔羊跪乳之義,在在說明為人子女,父母之恩重如泰山,難以回報,動物尚知感恩,何況貴為三才之首的人類,更該明瞭其中意義。濟佛曰: 古有虞舜傳古今,二十四孝列為首,父不慈祥、弟傲慢、母出言百般害....,孝心感天堯帝知,禪讓制度為佳談,日後更成為一代明君。好了,蕭生快上蓮台。(師徒登上蓮台,往虚空飛去。)蕭生日: 的確,互古以來,承歡膝下的故事不絕於耳,為孝行之事寫下歷史扉頁,深烙你我心中,應該及時行孝才是,證嚴法師說過,有二件事不能等:「第一、行孝。第二、行善」,不時敦促著人們及時行孝道和行善。〈談論之間,蓮台已穿越南天門,往東天疾速飛去,停在孝子亭虛空中。〉濟佛曰: 蕭生快下蓮台,咱們目的地到了。蕭生日: 哇!雲霧䙚䙚,有一孝子亭牌坊,矗立在外,一眼望去兵將兩
行善雜誌197期已於108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19-07-01

行善雜誌197期已於108年7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脫困之道 道德 脫困之道 *張振成 不管偉人、平民,在一生當中都會遇到一些困境。如何脫困?這是每個人應該學習的人生課題。如何脫困呢?一、提升能力人之所以受困,必定是計劃不周。行事不到。例如資本不夠,坐困愁城;或是受人脅迫,感到危險。這個時候求告無門,只有靠自己提升信心、實力,才能度過難關。越王勾踐反抗吳王闔閭,以數年的時間「生聚、教訓」,最後終能打敗吳王,復興越國。二、改變觀念人所以會被困難包圍,大都因為自己守成不變;因為一成不變,所以失去先機,把自己陷於危困之中。就如一場戰爭,沒有進攻的策略,也沒有退兵的計畫,只有靠一成不變的戰術,被圍困自是意料中的事。如果此時能夠改變觀念,重新規畫,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兵法裡有說「出奇制勝」、「變換陣勢」,能夠改變觀念,才有脫困的機會。三、轉換跑道一個人以種水果為生,不是遇到颱風,就是發生蟲害,眼看即將收成的各種水果,一陣颱風過境,一次蟲害流行,一切隨風飄去,隨蟲而無。其實,人生的跑道很多,你可以改為務農也不錯,種稻、種菜都可以。你說務農不好,那麼經商也可以;你無意於經商,那就開個小型工廠吧!條條大路通羅馬,你為什麼要墨守成規,不肯轉換跑道呢?四、培養因緣有的人一生諸事不順,求職職業難找,做事事業不振,讓自己一生都生活在艱難危困之中。這時不必怪國家社會,也不必抱怨親人朋友,要怪只怪自己「因緣」不具。所以,受困的時候,不必怨天尤人
108普施超度暨消災祈福法會(國曆八月十八日/農曆七月十八日)

 2019-06-11

108普施超度暨消災祈福法會(國曆八月十八日/農曆七月十八日)

108啟建普施超度暨消災祈福法會:擇定於國曆八月十八日(農曆七月十八日)星期日。普施超度暨消災祈福法會:關係世人生活安寧、健康、家庭、事業、 財運、婚姻、子女、運途、學業、功名,凡有不順不如願者,皆宜報名參加超度暨消災祈福法會,藉聖光佛力慈悲超度亡靈放下恩怨執著,離苦得樂 ,超昇善境。此不但助益亡靈,更可利及自己及現世眷親怨業減輕,共業減輕,解冤釋結中圓滿成就福德善業,為自己創造一個有希望,無阻礙的人生,可謂陰陽兩利。
訪真實錄遊記-第六回 遊鸞門淨土

 2019-06-08

訪真實錄遊記-第六回 遊鸞門淨土

天運己亥年四月廿二日 第六回 遊鸞門淨土 詩曰:鐘鼓齊鳴攝心田,金指妙法普三千;聖凡雙修承古訓,功果圓滿列仙班。聖示:世風頹壞,綱常掃地,禮教廢弛, 上天為挽轉頹風,普設鸞門,諸天仙佛倒駕慈航,渡化群迷,「以儒為宗,以神設教」,廣施雨露,聖凡雙修,早登彼岸。濟佛:傻徒弟著書去吧!吾師化符賜飲,蕭生靈神出竅。蕭生:弟子向師父請安,今天好一個開頭詩,聖凡雙修,瞧瞧著書期間,仿佛人間盛會般,虛空之中,也有諸天仙佛和本堂仙佛排班侯駕,可真是蔚為奇觀。濟佛:當然,著書期間諸天仙佛蒞臨道場,同沾法筵,瞧瞧法界現象,今日藉著書,也要將法界現象略述一番,以供世人知曉,著書的法緣難得,三界護持。蕭生:弟子了解了,站在虛空之中, 除了看見師兄姐恭敬的排班外,好像堂外有一群靈眾眾生也虔誠地在外排班恭侯聖駕,這是怎麼一回事?濟佛:貴堂奉旨著書,鸞動三界,除了與諸賢生有緣的仙佛〈如家神〉外,若有冤親債主現前討報者,皆蒙主席恩准,准於在堂外同沾聖光,聆聽聖訓,以期化冤解業,更希冀此部天書,能不在外魔或冤親債主的干擾下,順利完成著書。蕭生:難怪除了堂內師兄姐恭敬排班外,堂外虛空清楚分為二邊,一邊為本堂列位仙佛,以及眾多仙佛也在其中,另一邊則是諸多靈界有情,跪在地上虔誠地參與著書,在行列間,更有護法兵將,來回巡視著,以維持法界秩序。濟佛:蕭生,快上蓮台,先到離堂十里之外,看看法界聖況。〈師徒兩人步上蓮台,朝堂外飛
訪真實錄遊記-第五回 遊濟公活佛南屏山

 2019-05-03

訪真實錄遊記-第五回 遊濟公活佛南屏山

第五回 遊濟公活佛南屏山濟公活佛 降詩曰: 濟公教化施妙方,活佛慈光照陰陽; 南屏仙境迎修子,山明水秀德馨香聖示: 大道應運三曹普渡,上可渡天上星河斗星, 炁天諸仙,中可渡芸芸眾生,下可渡地府幽魂,然眾生財色、酒氣四堵牆 ,多少人兒陷其中,誠可嘆....。濟佛曰:「傻徒兒,著書時間到了, 吾師化符賜飲,蕭生靈體出竅。」蕭生曰:「感恩師父,讚嘆師父,徒兒向你請安!」濟佛曰:「今天怎麼調皮起來了啊!」蕭生日:「哪有,只是上回在聚善所那,才得知称那兒也有個講堂,今天開偈詩來個『活佛慈悲照陰陽』,心存感恩, 師父称還真是忙。」濟佛曰:「蕭生這話到底是捧,還是酸啊!」蕭生曰:「弟子哪敢,弟子才疏學淺 ,真的體會到濟公師父之辛勞,穿梭陰陽廣渡群黎之精神所感,弟子可要向称學學 ,再精進才是。」濟佛曰:「著書時間有限,快上蓮台吧!」〈師徒登上蓮台....〉蕭生曰:「感謝師父,那今天可要去哪裡呢?開頭詩仿佛看得出來,師父称南屏山淨土是吧!」濟佛曰:「沒錯,這回由老衲淨土為開始,帶著蕭生一探南屏山仙境。」蕭生日:「哇!哇!弟子可真是有福氣,能入寶山一探究竟,只是南屏山不都是一貫道修子嚮往的極樂境土嗎?」濟佛曰:「大道廣傳,明師一指了脫生死,此淨土的確多數為『天道』修持有成之仙真,但並非全部。」蕭生曰:「古人說:世之大事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乃屬後生,一念若錯便入輪迴。」〈
行善雜誌196期已於108年5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2019-04-29

行善雜誌196期已於108年5月1日出版歡迎您參閱

賣餅男孩的三世因果 *網路文章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想要建造一座寺廟,於是便四處去化緣,他坐在市集的一角念經,念了三個月也沒人理會他,後來,一個賣餅的男孩看到這情形,於心不忍,他想:「那位老和尚很可憐,我把賣餅所得的錢給他吧!」 次日,他把當天所賺的錢全部都交給了那位老和尚,鎮上的人聽聞此事後,都覺得十分慚愧,很多人想:「連一個小孩都知道發心行善積德,難道我們還比不上他嗎?」於是,大家紛紛捐款,不久便湊足了建廟的資金。 老和尚對男孩感激不盡,慈愛地對他說:「孩子,你今天發心做了一件大功德的事,將來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到寺廟來找我。」男孩點點頭,快樂地離開了。但他回店後兩手空空被老闆責罵並趕走了,從此,他便流浪街頭,以乞討為生,經常餓肚子,不幸的是,他還得了黃癬疹,後來?連眼睛也瞎了,他的生活頓時陷入了絕境,突然他想起了那位老和尚,於是他艱難地來到了寺廟,這時,老和尚已修成正果,有了各種神通,他知道男孩會來找他,於是,他吩咐所有僧侶:「明天有一位大護法會蒞臨,你們記得到開門迎接,絕對不得有半點怠慢。」 次日,所有人都做好準備,但直到晚上也不見大護法,其中一人便去問老和尚:「師父!大護法怎麼沒來?」 老和尚嚴肅地問:「難道今天沒人來過嗎?」 僧侶答:「只有一個小乞丐來,我怕他搞亂我們的迎接大禮,便給他幾個饅頭,打發他走了。」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