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全部消息

索取善書

樂觀是長壽之道

 2019-01-02

樂觀是長壽之道

常有些上了年紀的人,每當遇到煩惱、挫折或打擊時,總是鬱鬱寡歡,愁眉苦臉,甚至大發雷霆,好像全天下都對不起他。然而樂天知命的人,就有大大的不同。現在就讓我以講故事的方式來述說吧! 第一件事,一個老友的老伴因為想心事,精神不集中,把米飯燜糊了、魚燒焦了、湯做鹹了。老友默默地坐著吃,看得出來他是強忍著往下咽,毫無半句怨言。老伴覺得很慚愧,欲言又止,不好意思地收拾著碗筷,進入廚房去了。老友突然把老伴一抱,親吻了一下。老伴很納悶:「這是怎麼一回事?」老友回答說:「這頓飯做得好像你做新娘那天做的一模一樣,所以我要把你當新娘看待。」 第二件事,一位老人換了骨癌,必須切去一支胳膊。截肢前一天,幾個老友去看他,滿以為他會唉聲歎氣,誰知他帶著微笑對大家說:「別看我今天還是一個零件齊全的人,明天我就是個斷臂維納斯了,能與美神相提並論的人並不多,可見我也是稀奇動物了。」 以上所說,便是「笑待人生」,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健康的生活藝術、是生活中美的開掘,人生的大智、大幽默。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保持樂觀情緒,能抗衰老,益健康,添壽命,以下是筆者體悟之十法:一、尋樂:樂要自己找。如交友、寫詩、寫書法、釣魚、養花等等,依個人興趣、喜好而定。二、自量:要有自知之明,不居高自傲,不自暴自棄,吸取他人之長,去己之短,知足常樂,保持穩定狀況。三、自安:遇到不愉快的事,自己安慰自己,變不
學習轉念

 2019-01-01

學習轉念

相信生活中所有事情的發生,無論是好或是壞,對我們都是有修學的意義,端賴自我如何轉念。 面對挫折、打擊、困難、逆境而不生逃避;轉個觀念、轉個態度,接納它是吾人向上、向善助緣。轉念,是學習不受外在的控制,產生內在的力量,它是積極向上的。轉念是改變想法,若不能改變現狀,何不改變心境。心存緣起觀、悲憫、樂觀、代人著想,是轉念的四個利器;反之,我執、仇視、消極、自私,是轉念的四個絆腳石。轉念是為問題找到方法,為困境找尋方向,為黑暗打開一扇窗。順境固然很好,但在逆境中,轉個彎也許會發現新的契機與奇蹟。 當心念一轉,生命的視野與格局將會跟著轉變,命運亦隨之改變。
寬恕之美

 2018-12-31

寬恕之美

歷史上,許多宗教的聖者,如佛陀寬恕十惡不赦的提婆達多,耶穌寬恕出賣自己的猶太;不是他們善惡不分,好壞不明,此乃聖者的心腸,讓我們看出「寬恕之美」。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中國,發動南京大屠殺,由於日本軍閥對無辜的人民沒有寬恕之心,故而戰爭結束半世紀,至今仇恨難消;明末清初,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因為人與人之間沒有寬恕之心,反清復明情緒高漲,人民前仆後繼,造成滿漢之間仇恨多年。 世仇,禍延多代,皆因彼此沒有寬恕的雅量;有了寬恕,才能化解仇恨,正如春陽融化霜雪,愛語消除疑忌,何等美好! 然而現實生活中,常見一些父母,稍不如意,即宣告與子女脫離關係,其實何不多給子女一些寬恕與包容呢?老師過份體罰學生,甚至命令學生吃糞,如此沒有寬恕美德,怎能獲得學生的敬重之心呢? 一個國家社會,由於法官沒有寬恕的美德,造成許多冤獄;因為警察沒有寬恕的美德,增加多少民怨!此中說明,光靠法律不能解決問題,心中慈悲,才能化解怨恨;光憑言行不能給予德化,有了寬恕,才能感召人心。 浪子回頭金不換,但也要看吾人對浪子的寬恕;闡提重罪要他向道,也得我們肯接受他的懺悔。 春秋時代,楚莊王不因部將調戲愛妃而予處罪,終獲該將以殺敵回報寬恕之恩;齊桓公不念一箭之仇而義恕管仲,終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一代霸業。 小不忍則亂大謀!人與人之間,縱有小小的嫌隙,實不足以將它擴大;如果我們的社會家
讀書之樂

 2018-12-31

讀書之樂

休閒的方式很多,而讀書是最能充實心靈的。它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一卷在手,悠遊其中,挖掘書中的寶藏,享受讀書的樂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多美妙啊! 尤其是善書,很多是古聖先賢的嘉言善語,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遵守倫理,三綱五常,孝悌行事---等,更教我們認識宇宙的真相,一切都是因緣果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到頭來都是自作自受,因此要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人身難得今已得,人生要有目標與方向,戒除惡習,如賭博、吸毒、搞色情---等,端正自己,過有意義的生活才能逐漸走出康莊大道。 各大廟裡有很多善書,除了禮敬仙佛、拜神求平安以外,何妨挑選適合自己的善書回來研讀,接受聖神仙佛、前賢大德等的啟發、教導、薫修,開卷有益,何樂而不為呢? 讀書可以增廣見聞,接納許多知識,不至於空虛寂寞,可以踏實內在,增進智慧充實心靈,願您多多應用。
談友情

 2018-12-30

談友情

人生不能脫離社會,一如生活不能離開友情。工作中需要友情的幫助,前途也需要友情的指引,疾病時,需要友情的慰藉;患難時,更使你體驗出友情的珍貴。 友情;它可啟發一個人的前進,使你走上成功的道路;也可賜予你無限的溫暖,免除你的寂寞和消沉。得到珍貴友情的人,如在沙漠中獲得甘泉,和黑暗中覓得明燈一樣,使你在生活中充滿了希望,前途閃耀著無比的光輝,而勇敢堅毅地向前邁進!人人不能全善於交友,而人人卻最需要真誠的友情。尤其失去家庭溫暖的溫馨、生活中往往會滲著一份淡淡的寂寞,和工作情緒上的沉悶,這更需要真正友情的規勸和獲得友情的溫暖。有人說:「人間的溫暖、繫於聖潔的友情。」哲言有之「友情可減輕苦難,能增加你的喜悅、分擔你的憂愁。」的確是至理名言。 但是交友,要慎重選擇,尤其不能濫交,需知與好人相處,也能將生活浪漫者,引入正軌;工作懈怠者,轉為積極;這就是友情的可貴。同樣的道理,如果交友不慎,往往會使你走入歧途,不是沉溺在酒色,便是縱情於煙賭。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這是先哲之經驗談,可見知音是何等的難求,因此在人生的過程中,要追求真正的友情,建立知心之友誼、推心置腹的凝固情誼。在志同道合的鸞友間去覓取。
知難忍苦好處世

 2018-12-30

知難忍苦好處世

人生在世,必然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和經歷一些痛苦,也必然會一一克服而步上坦途,這樣的人生,才顯得多采多姿而又有意義;若是一個人不幸被困難或痛苦所擊倒,那他不但失去了人生,也更無意義可言,由此可見,困難與痛苦,正是點綴人生美麗的花朵。 我們中國人一向比較含蓄,因此,在教育方式上,也採取了間接的迂迴手段。譬如,長輩要後生晚輩自立自強,通常都不會明說,而只講「求人難如登天」;由於「登天」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才告誡說:「求人不如求己!」 世傳「治通格言」說: 「天下有兩難:登天難,求人更難。地上有兩苦:黃蓮苦,無錢更苦。 世界有兩險:江湖險,人心更險。人間有兩薄:春冰薄,人情更薄。」 對上述「治通格言」的作者,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古人鍾鶴灘,一說是宋代司馬光,找遍資料,卻無法確定,不過,我們可以從以上所說的名句中推測得到,他必定是位澈悟人生的飽學之士,否則,就不會有如此深刻的體認和簡明的文字表達。​ 我們如果把以上所說四段話裡最後一句的「更」字刪去,而成為「求人難,貧窮苦,人心險,人情薄」,那就更容易傳達格言的意思了。不過,我們也不必害怕,因為只要我們能照其後所說的「知其難,忍其苦,測其險,耐其薄」,那就可以坦然的處世了!
笑的價值

 2018-12-29

笑的價值

有些驕傲自恃,自以為清高的人,在大眾前終日擺著一副臭架子,扳著面孔,絕不會附和別人笑一笑,還以為笑一笑會貶低自己的人格。這些自恃自大、虛情假意、誇張做作的態度,非但他們自己痛苦,別人也跟著痛苦。 笑,非常便宜,比用電還便宜,但是比電照射的光更亮。它可能曇花一現,但是留給人的卻是恆久的,它使接受的人有豐盛的收穫,而本身並無任何損失。 「笑」不是金錢可以買到,不是依人情可以借到,盜賊更不可能偷到。奇妙嗎?一點也不,因為你或許已得到了。珍貴嗎?一點也不,因為人人都有,而它的價值全在給予的那一刻。若我們的同學或同伴正處憂慮失意之下,難道我們還要扳起臉孔對待他們,加重他們的負擔嗎?相反的,我們要幫助他們,使他們快樂起來,那麼就別吝惜會心一笑。 笑,能帶給家庭幸福,它是勞苦中的支援,也是友情的標記。它能給失意的人勇氣,給悲悽的人安慰。它是一切痛苦最有效的良藥。 假如人沒有快樂,人的靈魂就像沒有陽光的土地一樣,永遠沒有生氣。快樂要往何處尋呢?唯有去發掘,因為快樂的坦途深埋在你的內心,因為,「笑」是快樂的泉源,所以,我們應該保持自己美麗可愛的笑容。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