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全部消息

索取善書

淺談因果及天命之開發

 2025-10-01

淺談因果及天命之開發

淺談因果及天命之開發 每個人來到這世上據說都有不同之天命,目前坊間有不少探討「天命」、「我是誰」之類的書,了解自己天份、長處很重要。 人在從事自己擅長且有興趣的事時不覺得累,且往往工作表現會很好。所謂「擺對位置的人是天才,擺錯位置之人是庸才」,但可惜的是許多人不知自己真正長處何在,以至於幹一行怨一行的人很多,而庸庸碌碌過一生讓自己才華埋沒之人也不少。 據統計,專家針對一百四十二個國家調查,台灣只有百分之九的人樂在工作,低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三,這可能和傳統教育好好唸書考高分近好的大學觀念有關。事實上,社會有成就者可能是學歷不見得高,但找到自己天賦且從事能發揮興趣長處的一些人,也可說「方向」對了,努力才會有成就。 人生中「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若找到自己的天命(天份),那做起事來可說樂在其中且時間似乎靜止一般,因為很容易進入專注之享受力。所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現在社會不管男女都在一個高度競爭之都市叢林中求生存,能平安順利過完一生都不再簡單。 以筆者淺見,人生還是要「修福修慧」,因不知不覺上天會導引有福之人走向正途(可發揮天命之方向)。當你在從事別人幹起來困難但自己輕鬆去做卻成績很好之工作時,就會感受「樂在其中」且被人刮目相看。 人生多行善去惡是會被無形之力量引到正途,所以「積善」很重要,不但可增加福報而且會找到天
騾子脾氣

 2025-08-08

騾子脾氣

騾子脾氣 古時候的人們,都利用腳力極佳的騾子,來馱運笨重的貨物。騾子的體力雖然好得不得了,但也有著一項要命的缺點——就是傳說中的騾子脾氣。 一頭騾子若是扭了性子,牠的四隻腳便會像上了釘子一樣,固定在地面,一動也不動;無論的主人怎樣的使勁鞭打,騾子還是堅持牠固執的脾氣,一步也不肯向前走。 每當騾子鬧脾氣時,有經驗的主人,不會拿鞭子打牠,那樣只會讓情況更加嚴重。 主人會運用智慧,很快地從地上抓起一把泥土,塞進騾子的嘴巴裡。 當時兒子好奇地問:「騾子吃了泥土,就會乖乖地繼續往前走了?」 老媽媽搖頭道:「不是這樣的,騾子會很快地把滿嘴的泥沙吐個乾淨;然後,在主人的驅趕下,才會往前走。」 兒子詫異地道:「怎麼會這樣?」 老媽媽微笑道:「道裡很簡單,騾子忙著處理口中的泥土,便會忘了自己剛剛生氣的原因。」這種塞泥土的做法,只不過是轉移牠的注意力罷了!這個方法用在騾子身上有效;同樣也適用於你那個脾氣像騾子一般的兒女。 或許過去一直認為自己不快樂,正是因為我們老是將注意力放到錯誤的方向上,而讓自己的意念像固執的騾子一般,不肯離開令人不快的思緒之中。 試著不再讓自己習慣於不快樂的思維模式,多注意一些身邊的小小事物,或許,在這些過去一直未能重視的小東西上面,我們將會擁有新的發現,而能從
縫補的人

 2025-08-03

縫補的人

縫補的人在城市邊緣的一條老巷子裡,有一間不起眼的小改衣店。鐵門已斑駁,門口掛著手寫布條:「改衣、補衣、繡名,一針十恩情。」這是林秀嬤嬤的店,八十歲,瘦小、眼神卻極亮。她年輕時做成衣,退休後不忍手癢,便在家門口擺了縫紉機,幫人改褲頭、縫鈕扣,十元、廿元不收也沒關係,她總說:「有縫,就是福。」鄰居們都說她人好,不管貧富,誰家衣服破了、孩子制服鬆了線,只要送來,她總會笑著說:「明天來拿,我補得牢牢的。」有時孩子們衣服破得不成樣,她還會悄悄拿自己的布邊縫上繡花,說是「補福氣」。她的針線不只是補衣,也縫著人情與體面。但沒人知道,她的晚年其實過得並不寬裕。老伴早逝,唯一的兒子多年未聯繫,日子清苦。只是她從不提,總說:「我還能縫針,表示老天還讓我做事。」某日冬天,她突然暈倒在家,鄰居急忙送她到醫院。醫生診斷是心律不整,需要安裝心臟節律器,但費用不低。她醒來後,只輕聲問醫生一句:「我這樣,還能繼續縫衣嗎?」消息傳開,全巷子人都急了。有人說:「她補了我們家三代人的衣裳,現在該我們補她。」有人發起募款,有人主動幫忙聯絡醫療資源,甚至有社工找來媒體關注。最讓人動容的,是有一天傍晚,一名西裝筆挺的年輕人帶著老婆孩子來看她,遞上一封厚厚的信封,說:「嬤嬤,妳還記得十年前,一件破掉的學生制服嗎?」原來他是當年那個家境清寒、常被同學取笑的孩子。嬤嬤幫他補好制服,還縫上一朵藏在衣角的小蓮花,說:「這是平安花,穿上
買蛋糕的乞丐

 2025-07-29

買蛋糕的乞丐

買蛋糕的乞丐 一家生意紅火的蛋糕店門前站著一位衣衫襤褸身上散發著難聞氣味的乞丐。旁邊的客人都皺眉掩鼻,露出嫌惡的神色來。夥計喊著:一邊去,快走吧!乞丐卻拿出幾張髒乎乎的小面額鈔票小聲地說:我來買蛋糕,最小的那種。 店老闆走過來,熱情的從櫃子裡取出一個小而精緻的蛋糕遞給乞丐,並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說:多謝關照,歡迎再次光臨!乞丐受寵若驚般離開,要知道他從來沒有受過如此殊榮。 店老闆的孫子不解,問道:爺爺,你為什麼對乞丐如此熱情? 店老闆解釋說:雖然他是乞丐,卻也是顧客呀!他為了吃到我們的蛋糕,不惜花去很長時間討得的一點點錢,實在是難得,我不親自為他服務怎麼對得起他的這份厚愛? 孫子又問: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收他的錢呢? 店老闆說:他今天是客人不是來討飯的,我們當然要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錢,豈不是對他的侮辱?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尊重我們的每一個顧客,哪怕他是一個乞丐;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顧客給予的。小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個店老闆就是日本大企業家堤義明的爺爺。堤義明坦言,當年爺爺對乞丐的一舉一動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海裡,後來曾多次在會上講到這個故事,要求員工像他爺爺那樣尊重每一個顧客。
你的一點善意,可能是別人的整片天空

 2025-07-23

你的一點善意,可能是別人的整片天空

《你的一點善意,可能是別人的整片天空》在這個節奏飛快、人人自顧不暇的時代,「行善」似乎變成了高尚但遙遠的詞彙。有人說:「我還養不活自己,哪有本事幫別人?」但其實,善意不必驚天動地,它可以很小、很輕,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阿德是一位外送員,每天在城市中穿梭送餐。某天深夜,他接到一筆訂單,送往一間老舊公寓。當他將便當遞給一位年輕女子時,發現她眼眶泛紅,雙手顫抖。原來,她是獨居的新手媽媽,孩子病了三天,她自己也兩天沒吃東西,只剩下手機裡的幾十塊,點了最便宜的飯。阿德猶豫了一下,轉身下樓後,又折返回去,從自己餐袋中拿出一瓶水和一顆雞蛋,悄悄放在她門口,只說了一句:「加油,會越來越好的。」幾年後,阿德收到一封來自「某間新創公司執行長」的感謝信。那位女子熬過低潮,開創了自己的品牌,而那晚那顆雞蛋,成了她人生的轉捩點——不是因為那一點食物,而是因為「她被世界溫柔對待過」。我們都不是英雄,也無需成為誰的救世主。但在這個偶爾讓人心寒的社會,一句溫柔的問候、一個無聲的幫助,可能正是某人堅持下去的理由。行善,不一定要有錢、有地位、有資源,只要有一顆不冷漠的心。讓我們做一個「溫暖世界的微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平凡的善念,會在他人心中,點亮整片星空。
棉花婚姻

 2025-07-17

棉花婚姻

棉花婚姻一個丈夫和新婚的妻子經常吵架,他很懊悔,埋怨自己當初結婚前看走了眼;總覺得日子這樣過下去實在沒有意思,想和妻子離婚前徵求父親的意見。父親聽完他的埋怨及訴苦之後,問他:「你的妻子有優點嗎?」兒子抱怨說:「結婚前有,現在沒有。」「你在她心目中有優點嗎?」父親又問。兒子遲疑的說:「好像也是結婚前有,現在沒有了。」兒子抬頭望瞭望他的父親,想說什麼又嚥了下去。父親走到屋外拿起了一塊瓦片,又拿出一團棉花來問他:「誰比較硬一點?」兒子不知到父親要做什麼,說:「這還用問,當然是瓦片硬了。」父親把瓦片和棉花舉到同樣的高度鬆開了手,只見瓦片落地後被摔得四分五裂,棉花則輕飄飄地落了下來。父親問他:「為什麼硬的碎了而軟的絲毫未損?」兒子想了想說:「軟的很輕,所以絲毫未損。」父親拍拍他的肩,深切的說:「孩子,你應該像棉花一樣謙卑下來,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而不是像瓦片一樣有稜有角,遇冷則冰,遇硬而碎,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自己。」「我一輩子只明白一個道理,承認一個人的優點會讓自己溫暖,只盯住別人的缺點,傷害的會是自己;你應該學習棉花,可以提供溫暖。一句好話可以溫暖他一生,一句自私刻薄的話可以讓她記恨你一輩子,也會葬送掉你的婚姻」兒子低下頭對父親堅決的說了聲,然後默默轉過身走向家的方向。在婚姻關係中,學會用放大鏡去放大彼此的優點,如果總盯著缺點,那麼傷害的是你自己。不要觀過念怨,自尋煩惱!否則永遠找
陽轉思考

 2025-07-13

陽轉思考

陽轉思考*楊絳 五間服務過的公司,但其中就有三間破產,運氣真的很差勁嗎? 方野是地產公司的新員工,年齡約近五十歲的他,常和同事埋怨地說:沒人比我運氣更糟的了!他之前曾經在五間公司服務過,但其中三間破產,剩下兩間則是和公司老闆吵架而被開除。 接著他找了許多工作,都不太順遂,最後經關係才來到這間公司。因為有這樣的前因,所以賣樓對他來說並不容易。在公司他會不斷地說:自己運氣不好!今天運氣真黑!,覺得自己應該很快就會失去這份工作。 但作員工培訓的導師小田這麼問他: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有家人嗎? 他露出驚訝的表情回答說:有,我有妻子和兩個女兒。 小田問:你出生到現在,接近五十年的歲月中,有過好幾天沒飯吃,只靠喝水過活嗎? 他回答:沒有。有過沒錢買衣服而挨冷受凍的經驗嗎? 「沒有。」有流離失所,住在天橋底下過嗎? 「沒有。」 在一個星期內,你會和家人吃幾次晚餐?「這個嘛,大概三、四次左右吧。」 於是小田說:「你說自己運氣很不好,不過五十年來,你有地方住,有衣服穿,沒有挨過餓,還能跟家人一起吃晚餐。這不就是你運氣好的證明嗎?」 小田對一個自稱運氣差的人,說了他近五十年來其實「運氣很好」這句話,方野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至今一直相信自己運氣不好,突然聽到完全相反的回答,頓時無法理解。但是,他從隔天開始變得判若兩人,工作態度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