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舒伯特的野玫瑰

 2025-02-15

舒伯特的野玫瑰

舒伯特的野玫瑰 「生命樹永遠開著花,只要您知道如何去欣賞」《野玫瑰》,舒伯特作於一八一五年八月,這是一首聲樂曲的傑作,是兩位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的結晶。作詞者是德國大詩人歌德,作曲者是歌曲之王舒伯特,歌德寫這首詩時,年方二十二;舒伯特作曲時年僅十八。這是一首曲趣輕快活潑的歌曲。 野玫瑰背後一個動人的故事,那是在維也納一個寒風刺骨的冬天夜晚,十八歲的舒伯特從小學校裡練完琴正走在寂靜的回家路上。 夜色籠罩的街上顯得有些冷清。當舒伯特路過一家舊貨店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相識的小男孩。 這小男孩跟他學過音樂,和舒伯特一樣,是個窮孩子,甚至比他還要一貧如洗。夜這麼深了,小男孩還沒有回家,仍站在寒冷的街頭幹什麼? 這時舒伯特看見了小男孩手裡拿著一本書和一件舊衣服。他立刻明白了,小男孩要賣這兩樣東西,可是站到現在還沒有賣出去。童年的舒伯特也有這樣的經歷和心境,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啊。 舒伯特望著這個小男孩,心裡充滿同情和憐惜。他看見孩子那雙充滿憂鬱、無奈的眼晴裡噙滿淚水。枯寂的街頭、濃重的夜色和淒涼的寒風,似乎要把他們倆人吞沒了。 舒伯特將自己的衣兜掏了個遍,把所有的錢都掏了出來。可惜並沒有多少古爾盾。他自己的生活已經夠清寒的了,作的曲子賣不了多少錢,靠教授音樂謀生。甚至有時連買紙的錢都沒有,他不止一次地說:「如果我有
改變急性子,你就是在改命

 2025-02-04

改變急性子,你就是在改命

改變急性子,你就是在改命。急性子的人做事風風火火,有事恨不得馬上解決;沒有包容心,一言不合就翻臉;藏不住事兒,沒城府,做事喜歡人盡皆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急火攻心,容易生病;燥氣添怨,容易生恨;心浮出錯,容易生悔。急性子是貪欲的顯化,渴望得到結果,渴望外求攀緣。急於擁有一切,得到一切,佔有一切,征服一切,最後一無所有是一種業力,急於失去。急會讓你錯過世間的美好,急會讓你看不到人間的樂趣。當你著急時,你的注意力會過度集中在目標和結果上,無法辨識危險,也喪失了自我意識。在沒有清晰的思維下,急著去做,就會失去細節出現錯誤,產生焦慮。萬物的運行有其規則,早一分,晚一秒都有定數。豈是人能左右的?人在什麼時間遇到誰,發生何事,命運何時轉變,這些都是人力無法預知,​​也無法改變的。所以,你還需要著急嗎?人的內心和外在是統一的,形於外,發於內。我們生命中所有的體驗,都是為了與內心呼應。一顆著急的心,怎麼能映出外在的美?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靜可通萬事理。靜能讓我們聽到內在的聲音,洞察事物的本質。心靜才能悟世,心平方可致遠。擁有大智慧的人都是冷靜理性的,欲速則不達。怎麼做?一是安住當下。務必讓自己穩下來,把握好當下,越是急事,越要鎮定。當你安住在當下,你的心緒會平穩下來,從而不急於求結果,你才會思緒周全從而使危險遠離。只有你不急了,你的世界才安靜了,你才會在沉穩中悟出大智慧。安住當下,踏實走好每一步。
真正拖垮一個人的是-習慣性防衛心理

 2025-01-29

真正拖垮一個人的是-習慣性防衛心理

【真正拖垮一個人的是-習慣性防衛心理】不知道你有沒有註意過,在公司開會時,一旦同事們觀點不一致,有些人還沒等對方說完就開始反駁。有時候,爭執了半天,才發現大家根本不在一個話題上,因為只是覺得自己的觀點受到了威脅,所以開啟了反駁模式。這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習慣性防衛作家成甲有一次春節回老家過年,酒席間他的大哥與他聊到學習話題。大哥說:我們家的人就是沒有讀書的基因,我當年讀書就不行,現在我家兒子也不行,還是你們這種有讀書天賦的人厲害。成家剛說到讀書學習與天賦基因關係不是很大的時候,大哥立刻開啟了習慣性反駁。大哥說:你看,電視上《最強大腦》裡面的那些人,看一遍就能記住那麼多信息,問人家天南海北的事情都知道,而我們這種人,看了電視劇過幾天都能忘了演的啥了。成甲與他大哥的對話就是一個習慣性反駁的很好例子,當一個人的觀點被另一個人質疑否定的時候,大腦就會下意識開啟自我防衛功能,屏蔽外部資訊輸入,然後開始反駁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習慣性防衛是很常見的心理學現象,也是阻礙一個人進步提升的重大障礙。現實中有不少人都沒有接納別人意見的肚量,但凡有人對自己提出一點不同意見,就會像一隻好鬥的公雞,立即發起自己條件反射式的「反駁」。這類人沉溺於固化的認知裡,無法打破自己的思維閉環,同時,對外界一些「捅破窗戶紙」的言論和觀點非常排斥。這種固化型思維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幾乎是致命性的,因為一次次的激
繞開擋路的牆

 2025-01-26

繞開擋路的牆

繞開擋路的牆當你往前走時,前面卻出現了一堵牆。你可以選擇做個無堅不摧的終結者戰士,勇敢迎戰這堵牆,雖然,可能碰撞得頭破血流。 當然,你也不能夠像茅山道士般穿牆而過,那麼,你還有那幾種方案:1、你可以找來一個榔頭,將這面牆砸開。2、你可以叫來一輛推土機,將這面牆推倒。 可是,當牆被砸開或被推倒時,你才突然想起:原來,你的目的並不在這堵牆,而是為了趕路。 是的,其實只為趕路,那麼你完全可以繞開這堵牆。何必愚公移牆呢? 因為,牆是不會移動,不會時刻跟著你,但你可以繞開它,它會很快被你甩在身後。你會發現,你和牆,你給它讓路,它馬上還你一條路。 有時候我們被一些困難之牆折磨時,我們似乎無力推倒它,弄得自己身心疲憊,那麼為什麼不試著繞開它?繞開它,困難就不存在了,它就被遠遠地甩在身後。 而它還給你的,仍是一條路。水為什麼能夠達到目的,直指大海?就因為它能巧妙地避開所有的障礙。 我們,也可以「上善若水」。生活中應該學會讓路。遇到阻礙,不要硬碰,應該學會,給一堵牆讓路。 畢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若每件不如意的事,都要正面硬碰,那麼人生這條路將會走得遍體鱗傷。 學習水的處世哲學,繞道而行,最後無損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告訴你一個秘密

 2025-01-22

告訴你一個秘密

告訴你一個秘密:當我們對別人不停的產生評判的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深思,到底誰在承受痛苦。假如你觀察某人,並發現這個人在你眼中不順眼,你自然會生起種種情緒,例如生氣或煩惱。然而,那個人仍舊是他原來的樣子。他展現的只是他本來應有的面目,而這種面目在他的生活中是穩定持續的,你卻因為他展現了他本來的樣子而感到煩惱,這不禁讓人思考,是不是我們自己缺乏一定的智慧呢?所以我們必須明白,很多時候問題不在別人身上,而是在我們自己身上。因為那個人就是那樣的人,他不只對你這樣,對任何人他都是這樣。但你卻不願意接受他本來的模樣,這就像是你在路邊無意中踢到一塊石頭,然後感慨,這塊石頭為什麼這麼難看?為什麼這麼硬?為什麼它會是這個樣子?你可能因此感到非常氣憤。如果有人這麼做.我們可能還會認為他有些神經病。但事實上,我們自己在評斷別人時,其實也是以類似的心態在行事。當我們走在街上,突然看到一個行為粗魯的人,我們可能心中不滿,思考這個人怎麼可以如此沒有素質。即使回到家中,這種怒氣也可能仍舊揮之不去。實際上,都是我們的頭腦在與其他人事物表現出來的子發生衝突,從而在無意中折磨自己。這正說明了我們自己的智慧尚不足夠,我們腦中固有的那個關於事物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期望需要被轉化為接納和允許,允許事物按其自然的方式去展現。
善念開啟的姻緣之門

 2025-01-15

善念開啟的姻緣之門

善念開啟的姻緣之門紀辰是一個外表斯文、內心善良的男子,卻總是在感情路上屢屢受挫。每當他遇見心儀的對象,總會有突如其來的競爭對手出現,不是挑撥離間,就是製造誤會,甚至在背後惡意破壞,讓他的戀情無疾而終。久而久之,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姻緣是否受到了某種因果業力的影響。因該與定業:命運的啟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書店翻閱一本探討因果業力的書,書中提到「因該」與「定業」——前世的行為決定今生的果報。有些業力已成熟,無法逆轉,但可以透過行善積德來逐漸化解。他心有所感,決定尋求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師指點迷津。法師靜靜地看著他,語重心長地說:「你的感情路不順,並非偶然。你前世曾因一段姻緣心生執念,為了得到所愛之人,不擇手段傷害了與你競爭的人,甚至讓對方痛苦終生。這段因果未了,今生便有人來討報,每當你遇到有緣人,這股業力牽引便會形成障礙。」紀辰聽後內心震撼,難怪這麼多年來,他的感情總是功虧一簣。姻緣的考驗:反思與轉機後來,他遇見了一位讓他心動的女孩,她溫柔善良,與他十分契合,讓他以為這次終於能擁有美滿的戀情。然而,不久後,一個競爭對手出現,試圖在女孩面前抹黑紀辰,挑撥他們的關係。眼看一段美好感情又要破裂,紀辰開始反思,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嗎?放生與覺醒:轉化業力的第一步法師的話仍在耳邊迴盪:「要化解定業,唯有從心而行,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他決定不再與競爭對手正面對抗,也不執著於證明自己,而是選擇退一步,靜
修口德:語言的力量與人生的智慧

 2024-12-16

修口德:語言的力量與人生的智慧

修口德:語言的力量與人生的智慧語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的影響往往被低估。一句善語可以溫暖人心,而一句惡言卻能引發深遠的傷害。學會修口德,是提升個人修養、改善人際關係的重要一步,也是一種深具智慧的生活方式。什麼是口德?口德是指說話的道德,體現了個人修養與品格。在佛學與傳統文化中,口德是修身的重要部分,因為語言能影響他人,也能反映內心世界。修口德不僅是在避免傷害他人,更是在為自己積累福報。修口德的四大原則遠離妄言:妄言是指虛假、不實的言語。誠實是建立信任的基石,說話真誠能讓人感到安全和尊重。杜絕兩舌:不挑撥離間、不製造矛盾。兩舌破壞人際關係,而遠離兩舌則能促進和諧。避免惡口:粗俗、傷人的語言會讓人心寒。溫和的語言則能化解矛盾,拉近彼此距離。拒絕綺語:花言巧語華而不實,可能導致信任的流失。真實的話語則更具力量與感染力。為什麼修口德是修行的起點?修行強調身、口、意的清淨,而口業最容易犯。管住嘴巴其實是一種心靈的修煉,因為它要求我們時時反觀自我,控制情緒,避免衝動。語言如水,可以溫潤人心,也可以摧毀橋樑。修口德便是選擇讓語言成為善意的工具。語言的力量與影響現代社會中,語言的影響力因科技而倍增。一條負面訊息可以迅速傳播,引發巨大影響。因此,更需要我們對語言負責。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正能量能帶來和諧,而負面語言則可能引發怨恨。修口德的實踐方法三思而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