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之旅活到一個年紀,會發覺運氣是存在的,先天命不能改,但後天運的確各有不同;有人從小一帆風順,但到中年之後不見得怎樣,有人從小困苦,但歷經奮鬥後,中老年運勢愈來愈好;以佛法而言,人來世上是「酬業」...
東方人似乎比西方人更相信命運,有人認為命理學(紫微、八字、風水學、面相等)能傳承上千年必有其道理。記得某位知名女作家施某某在過世前,曾因好奇而遍訪各有名算命處,最後她結論是﹕「正派之通靈者所言才可靠」。
各人皆有高低起伏人生,但有些人似乎好運較多,有些人卻衰運不斷。如何趨吉避凶?在國內外也有專家探討,並歸納一些好運者之特質如下:一、幸運者避免說廢話,而注意聆聽,因多聽少說,讓對方有被尊重感,自己也增加訊息之接收。
一盞心燈在一個小村莊裡,有位名叫阿寬的老木匠,以製作手工燈籠聞名。這些燈籠不僅美麗,還能在暗夜中散發出柔和的光芒,讓人心中倍感溫暖。多年來,阿寬做燈籠的技巧不斷進步,可村裡的年輕人卻開始對這些傳統燈籠失去興趣,因為他們更喜歡便宜又方便的現代燈具。阿寬的手工燈籠生意漸漸冷清,但他仍堅持每晚點亮一盞燈籠,掛在門前。他總是說:「只要有光,夜行的人心裡就不會害怕。」一天,村裡來了一位叫小風的年輕人,性情急躁,經常為了一點小事而煩躁不安,甚至動怒。這天,小風在傍晚趕路,迷了路,正當他驚慌失措之際,遠處看見阿寬家門前的燈籠亮著,便朝著光亮走去。阿寬看到小風後,微笑著迎接,讓他坐下來喝杯茶。小風覺得奇怪:「老人家,你為什麼每天都點這盞燈?這麼安靜的村子,誰會需要它?」阿寬笑道:「這盞燈也許不是為了某個特定的人,而是提醒自己,即使黑暗無邊,也要做個光明的人。」小風聽不懂,卻隱隱覺得這話有些道理。於是,他暫時停留在阿寬家,每天幫忙做些燈籠和雜事,漸漸地,他發現阿寬對待任何人和事物都充滿耐心,臉上總是掛著溫和的微笑。小風不解地問:「你這麼努力做這些燈籠,明知道沒人買,還這麼堅持,這又是為了什麼呢?」阿寬沒有直接回答,只是遞給他一個剛完成的燈籠:「來,今晚試著帶著它走一走。」小風不情願地接過燈籠,心想不過是個簡單的燈籠,有什麼特別的。夜裡,小風拿著燈籠,沿著村邊的小路慢慢走著。清風徐來,燈光映在周圍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