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旅行久了的人,就想回「家」;白天出外工作的人,到了晚上也要回「家」。家,是人生的安樂窩;家,是人生的避風港。因為家中有父母兄弟,因為家庭裡有妻子兒女,所以家有溫暖,家有馨香。 說到家,有大家庭,有小家庭。現代的社會,大家庭人多,最大的困難就是和諧不容易。小家庭因為人口少,如果住的房子大,每天面對空曠無人的家,好像沒有依靠的感覺;如果住的房子小,每天面對的是堅硬冷寂的磚瓦、壁板,一樣感受不到家的溫馨氣氛。所以即使有家,家中要有人;有人,就要能和順。俗語說:家不和被人欺;又說:家和萬事興。在家庭裡,能夠父慈子孝,能夠兄友弟恭,能夠夫唱婦隨,所謂家人一條心,即使泥土也能變成金。 現在的家庭裡,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債臺高築、理念不同、性格怪癖、勞逸不均、自我執著等,家庭因此從安樂窩變成冷戰場,從避風港變成是非地。甚至親人不親,家不成家,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樂趣就會因此降低、減少許多。 家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如果社會上家不成家,國就不成為其國。因為國家是由許多的家庭組合而成的;家庭則是由許多的人所組織而成。孔子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才能齊家,家齊,才能治國平天下。 一個家庭要想「家和萬事興」,必須家庭裡的份子要能相互的了解、相互的體諒、相互的尊重、相互的包容。一般人都說要服務社會,為什麼不從服務家庭做起呢?一般人都說要建設國家,為什麼不從家庭建
「積財從小起」,財富,必須從小處節省,從小處積聚。就像蜜蜂採蜜,是從點滴不斷地累積增加。 螞蟻備糧,也是一點一點的收集糧食,以度寒冬。人要空手賺錢不容易,若能懂得理財生息,也能積寡成多。 一般人管理財富的不二法門,即開源節流,比方每天三塊錢的花用,若能節省一點,只用兩塊錢;或者你勤儉勤勞,本來一天可以賺三塊錢,再多辛苦一點,可以賺到五塊錢,點滴盈餘慢慢累積起來,還是可以漸成財富。 儲蓄的用意,無非是防患於未然,所謂有日要想到無日時,好的時候要想到壞的時候,白天要想到夜晚,因此適當的儲蓄,是必要的。 財富的擁有,並不是要我們貪得無厭,老想著把別人的占為己有,真正的財富是皆大歡喜,自他兩利,能夠利益於社會大眾,這樣的發財才有價值。 總之,處理財富是一門大學問,有財是福報。至於如何用錢,那就要看個人智慧了。
家住桃園的柳小弟弟,今年五歲,長得清秀聰明,也是阿公阿嬤企盼以久的垂孫,由於他處於安逸幸福的家庭中,父母長輩一家人,無不疼愛有加,呵護週到, 漸漸地小孩放縱成習,個性顯較霸氣、倔強,吃頓飯理由多,常要人餵食,挑剔又偏食,吃多又易吐,營養失調。而說起話來,口吻如小大人般,反應俐落,老小一歡,卻被搞得又氣又好笑。白天阿公阿嬤說不好帶,夜裡更令父母頭痛煩惱不已。柳媽媽說,小孩自出生以來,每天晚上睡到半夜,就會莫名其妙吚呀吚呀的爬起來哭,嚴重時哭不停,父母輪翻抱著他搖哄,甚至阿嬤也幫忙哄,折騰累了才肯睡,小孩不好睡,大人更是疲勞煎熬。為此,也常去收驚,但都不見效。久來身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咳嗽,尤其上幼稚園小班後,頻頻出現感冒症狀,看診診服藥也 很難痊癒,週而復始下,實令一家費心思傷腦筋,莫知如何是好? 今年五月中旬,阿公阿嬤便主動來堂,代理叩查原靈,請示小孩有沖犯到什麼嗎?或受到無形的干擾?亦是因果業障的問題?拜託仙佛查看原靈,並請求加持體健康平安,協助順利成長。 經蒙濟公活佛慈悲聖示曰:「觀小信士原靈枝幹瘦小細弱,根部表層有沙石 造成吸收不良,腸胃不佳,待六歲後才會胃口開,改善腸胃機能。而原靈週圍有霧氣籠罩,先天環境較潮濕,氣管不好,抵抗力弱,故易患感冒。又枝葉上有一個蜜蜂窩,嗡嗡叫聲,夜裡尤顯不安寧,對睡眠品質影響很大,欲求改善,宜化解業力 ,並將蜂窩摘
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快樂,但是它不會自動形成,它是要我們去追求創造的。 要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呢?一、能夠知足:生活簡單樸素,並且時常感謝及珍惜自己擁有的人、物,而不去抱怨或追求自己未能擁有的。二、有好人緣:與人相處不傲慢,能夠給人溫馨關懷,樂於助人,並且時常展現笑容。三、身心健康:不吃加工、油炸食品,多吃蔬果、五穀等有益健康的食品;提醒自己不要常發脾氣,保持穩定的情緒,多做運動。四、有接納的態度:學習接納自己、欣賞自己,也接納別人,並且能夠接受困境及不圓滿。五、要時常生活在當下:把握每個時刻,真實生活,不追悔過去也不浪費時間憂心未來,快樂、自在、踏實的營造生活。 「快樂」是人人所希望得到的,但它無法憑空獲得,它是要靠我們用「心」經營的。除了上述的事項外,我們要重視自己,積極實踐好的行為;要善解人意、善待別人及欣賞他人的優點;能時常感謝所擁有的一切;有仁慈的心念,主動關懷週遭人事物;讓更豐富的智慧進入生命中,使自己不斷成長進步;使自己擁有豁達的心胸及健康的身心,如此便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好花還需綠葉配,籬笆還要樁子撐。人活世上,不能沒有朋友同行。爭取朋友,是人生的一項工程;贏得朋友,是人生的一種智慧。 有人說: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做假,雖然也能矇過一時,但瞞不過一世。假的東西以真的面目出現,終究會露餡子,掉底子,正如紙不能永遠的包住火。 與人相交,與朋友相處,虛情假意,說假話、做假事,雖然能騙得對方一時信賴、好感,但日久見人心,假把戲終究會被人識破。真正的朋友,相知至死,真正的知音,心心相印,來不得虛假,正如眼睛容不得砂子。所以,古聖賢諸葛亮說:靠權勢和金錢交的朋友,難以長久;靠真心,誠意結交的朋友,其友情就像長春樹一樣,四季不衰,溫不增華,寒不落葉。像諸葛亮與劉備在朝中能為君臣,朝外可為朋友,魚水交融,情同手足。如此,使他贏得了事業上的好搭檔。諸葛亮對董和待以赤誠,所以,他與董和能互相補益,同心共事,成了共為歡交的摯友。如此,使他贏得了事業上的好幫手。諸葛亮對張飛、關羽、姜維等人能奉以愛心,所以,他與他們能和睦相處,同舟共濟,真情至死不渝。如此,使他贏得了事業上的猛將。 朋友之間,真誠是黏合劑,可把心與心膠合;是橋樑,能將情與情溝通。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朋友之間將得到的是美和愛的昇華。靠假面具欺矇,靠酒肉來維繫,靠金錢來連接,靠美色來做事,那麼,心與心之間將永遠隔閡、陌生;朋友與朋友之間將永遠是貌合神離的。這樣的朋友,同得了甘,卻共不了苦。一
觀查原靈顯化實例-金榜題名時沐恩信士:王OO 三年前剛退伍的我,兩個月內換了三份的工作,直到有一天看到公家部門的徵才訊息,便嘗試投履歷應徵,後有幸徵選上約僱人員,在新北市政府環保技術部門上班,任職約一年半的時間,對於工作環境及業務性質都適應良好,讓我萌生考取正式公務人員的信念。 老子《道德經》有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知道信念只是一個開端,執行才是實踐的根本,便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想專心準備公務人員高普考。我的本科是臺大生醫碩士,而一0五年參加國家公務人員考試,卻選定環保技術類科,這對我確是一項挑戰。記得剛開始在圖書館K書時,一天讀不下太多內容,一方面是讀書的心還沒定下來,另一方面則是完全陌生的課本內容,讓我在學習上遇到很多困境與瓶頸,雖然後期讀書狀況漸入佳境,讓我信心滿滿地走出考場,但放榜時仍是名落孫山。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道盡了成功的法則,雖然落榜,心頭不免有些壓力的隱憂,但考試經驗十分可貴,讓我了解需要加強的方向與目標,我便更加努力讀書,盡力不愧對自己信念,剩下的就交給老天爺安排。 就在這樣的想法下,今年三月初,與母親到光明堂觀查原靈叩示,並懇祈諸天仙佛助佑加持,仰蒙濟公活佛聖示曰:「信士聰慧肯上進,對公職生活有理想有抱負,雖非常努力,然這些年運勢不佳乏貴人,考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事後,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 於是有人去拜訪那個農民,問他當時是怎麼想的。他答道:「我什麼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被洪水沖走了。」聽完農民的話,對自己說:如果當時這個農民稍有遲疑,可能一個都救不了;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 很多事情根本沒有錯與對,也容不得你去細想錯與對,如果過於猶豫或過於在乎別人的想法,你可能什麼事也做不成。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選擇,而有些選擇微不足道,而有些卻實在讓人難以選擇。 選擇其實是一次冒險,選擇其實是一場賭博,每一個選項背後都是一扇門,而門後,是不同的幾條道路,因為人生旅途,沒有制式化的標準答案,不是填空題,而是選擇題,選擇之後所衍生的一連串因緣聚合,產生一系列的人生際遇,當故事中的農夫,稍有躊躇結果是可能兩個都救不到。 人生處處無不是選擇,有時候選擇不只是一個結果,更是一個未來,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在困難面前,我們必須做出選擇:退縮或是挑戰;在災難面前,我們必須做出選擇:保全自己還是幫助他人。有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