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重要 *吳綿 一個人不能解脫煩惱,有來自社會、家庭、感情、經濟以及身體的生老病死,和心裡的愚痴無明等痛苦。世界上去除煩惱的方法很多,但不如佛法的信想來得究竟。譬如從佛法中,我們知道貪嗔癡的煩惱,可以用戒定慧來對治;慳吝的人,要教他布施,受到挫折、灰心喪志的人,可以用因緣觀來對治。 對佛法不疑的信仰,好比病人相信醫生的診斷,而能安心服藥、藥到病除。有信仰能美化生活,因為信仰能夠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沒有信仰的人,生活便沒有立場,遇到問題總是東問西問,有的甚至求神問卜,仍然拿不定主意。有信仰的人,對於困難、折磨,會認為是莊嚴人生的考題,當被人欺侮,也不會起瞋恨心。因此信仰使我們能篤定的生活,相信凡事總有辦法解決,這樣生活自然歡喜美好。 有信仰能讓人安自身心,人生在世,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很重要。譬如讀書的人,把身心安住在書本的知識上,做事業的人,把身心安頓在事業的發展上。雖然如此,但有時內心還會感到茫茫然,所有所失,假如有了信仰,內心就能安穩。好比信佛的人,把身心安住在觀世音菩薩、阿彌佗佛的信仰上,身心一旦獲得安住,遇到任何的困難也就不成問題了。 所以信仰是人生的依靠,指引我們到達終極目標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怕責任、怕承擔、怨天地、怨命運,無法走出煩惱的深 淵。五十三歲的黃信士,就是常和自己個性戰鬥而無法轉出命運的漩渦。話說黃信士,工作努力有專業能力,多年來隨老闆包工程做事,工作安穩認加上賢慧太太的料理家務,子女的乖巧上進,可謂幸福美滿的家庭。但他卻有個小毛病,思想消極、多愁善感,稍有不順心的事,或有較大的承擔壓力時,就容易鬧脾氣,記恨在心。情緒鬱結不開之下,便藉酒消愁,麻痹自己,再來就逃避,不敢面對現實,矛盾墮落。今年九月,老闆肯定他有工作能力,便把工作責任交由他來承擔,豈料,他抗壓低,選擇逃避這條退路,為此,乾脆不去上班,躲在家裡鬱卒鑽牛角尖,心情波濤起伏,憂慮滿懷,負面填膺,酗酒買醉,失去自信自尊的他,一方面心裡很恐慌無助,怕黑暗,蹲在家便燈火通明,二方面想自救卻欲振乏力,老是說「不想活」,想求救卻不願伸出手來接納,吵得一家心惶惶不得安寧。黃太太知道他的心情個性,乃舊病復發症,憂鬱思朝正開始發酵,勸也勸不聽,只好前來光明堂觀查原靈,求神幫忙,指點迷津。適蒙濟公活佛聖示曰:「觀信士原靈頂上有三隻猴子正在搖樹,葉片看來也泛黃無光,精氣神散亂不集中,元神暗沉,心結未展,今年運勢低迷,乏貴人相助。農曆七月間有犯陰煞,但未及時予以祭解化除,故引發心魔前兆,而原靈猴障,乃前世信士曾放火燒山坡地,火苗園燒山林,不幸損傷山中動物猴子靈等,宜行超度化解因果,以早解脫業力干擾。
觀查原靈顯化實例家住桃園的歐陽太太,第一胎懷孕時,因不慎臍帶纏繞到胎兒手腳,致胎兒無法安 活動,不得已便提早一個月剖腹生產。也由於先天不足,小孩出生體重太輕,身體明顯虚弱,心律不整,氣管發育不全,三天兩頭就要往大醫院報到,甚至住院抽痰。 不時感冒,抗體差,外面流行什麼病,他就跟著流行,胃口不佳,腸胃吸收有限。夜 裡更是難帶,時常半夜莫名哭鬧,哭聲響徹整棟大樓,全家措手不及不得安寧,為免影響住戶,便熬夜抱到天亮,初為人母的她,為了寶貝的健康成長,雖付出很多心力,搞到自己也疲憊生病,但仍未見孩子好轉,憂心煩惱不已,莫知如何照顧才好。去年七月,夫妻帶著小孩,在父母引介下前來觀查原靈,並請求仙佛做收契子,希望藉助神光加被,小孩較好帶。經蒙濟公活佛聖示曰:「觀小信士原靈樹枝幹細弱 ,四週有雜草及小石頭,故水份及養份吸收不足,影響正常成長,可謂先天機能不全,照顧上自然較心,可喜小信士一家與佛有緣,老衲樂收契子,請將小信士帶入内堂,備清香,特來加持並收驚化煞,調整原靈障礙,同時施法水滋潤,化一道佛光保佑,協助阿護小樹能順利長大。赦三道符令,化火淨身,備金剛明砂加持佩戴平安。此外,為小信士點一盞元神燈,以促原靈安住光亮,往後仍宜再回堂調整原靈幾次, 才得以茁壯。」信仰虔誠的歐陽一家人,總相信要醫生也要神力加注,才有助於早日安穩嬰兒的 靈識與身體,便按照活佛指示,陸續回堂調整加持。半年後,小信士果然
談行善修福轉運 * 沈敬鈞 有關布施,佛法中談到「財施、法施、無畏施」,各有不同之好處。 在台灣有一可按之現象,就是各處燈光明亮之便利商店林立,而且有捐獻箱鼓勵大家濟助貧困,這在外國商店很少見(對夜間行人也是保護)。 財施可得富貴,法施可得智慧,無畏施可得健康。在二〇〇九年六月台灣開出大樂透史上最高得獎紀錄,得獎金額是九億三千七百萬,當然得獎人令人羨慕,但其領獎後之善行亦使人敬佩並可效法。 得獎者是位老師,她以六百元下注中大獎,事後捐出兩億一千萬濟貧;她分享其心得是在看了「秘密」這書後,許下中頭獎之心願,並每天不停捐些善款,同時到大廟拜拜說出中獎後將作哪些善事。此報導一出,「秘密」也因而成為暢銷書。 所謂人可向宇宙下訂單,以筆者看來,先決條件還是要平日多行善並養成正向思考、正向感恩之習慣,否則宇宙為何要給你獎賞?當然,心念是一種能量,像目前整個高雄之氣場就充滿了「人氣」「活水」,可說是一種「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到對的地方,做對的事」,有智慧的人民集體把高雄之磁場由「負轉正」,大家拋棄不肖政客之仇恨民粹,團結為自己的經濟找出活路,一切可說都是能量。「人心善天降百祥」,人的心念氣場和大自然及無形界都是互相影響息息相關的。 人「能給」代表「富裕」,願意多給,顯然就代表你是富足,你的潛意識要相信你是那樣的人,你希望富足,天天想像你是富足之人
觀查原圖顯化實例大環境景氣不佳,有些年輕人,一時無法如願找到適合的工作,在求職期間持續等 待,久之,便失去自信而間置在家當「啃老族」。住桃園的徐媽媽說她的兒子也是如此。三十歲,正是人生職場發揮的起點,他卻停 在家休息,無所事事,一點動力也沒有。失望的母親真搞不懂孩子心頭想的是什麼?一向勤快認真乖巧的小孩,怎個突然變了樣!她不敢相信,唸書時愛賺錢打工,大學畢業服兵役後出社會工作,更是位精幹的經理人才,論口才、人緣都一極棒,也得到上司的肯定與賞識,但不知何因?今年過完年他就辭掉工作回家,日子一天天過,愈來愈無動力,壓根不想做事,與之詢問溝通,卻得不到答案,反惹得彼此不高興,傷了家庭氣氛與母子感情。徐媽媽眼見孩子不肯長進,又不知那裡出了問題,與其每天「有口難言」 ·不如求神相助,便到附廟裡燒香祈求,由此因緣, 看到行善雜誌而前來光明堂觀查原靈(問事),希望仙備幫忙唤醒孩子,協助找回他失去的信心與力量,早日走出心中的陰霾。當時蒙濟公活佛聖示曰:「以信士原三看,個性剛強,較難溝通,脾氣不好,心性亦屬好動. 這幾年運勢受阻不順,此現象尚須三年,若將來成家,恐夫妻多爭吵不休,對父母而是來討債的,主乃因果共業而來。經查,信士前世是一位明朝將領,負責帶兵指揮作戰,在戰場上殺戮多,有殘害&傷及很多無辜百姓,而信女前世亦為其母親,對之寵愛有加,造成他目中無人,欺壓善良,不信因果,延至今生
孝道古諺云:「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此諺乃是告訴世人,凡為人子者,於父母在世時,應及時行孝奉養父母,畢竟父母無法永久生存於世,如果不能在父母有生之年,及時克盡孝道,等到父母去世了,才想要孝養父母,則為時已晚。 孝順是中國人的美德,也是家庭倫理最注重的品德,更是維繫親情最重要的原因。【圍爐夜話】中云:「百善孝為先」,個人的修身生活,首應注重「孝道」,人生有孝,人生境界可以悠久無盡;中華文化所以能綿延不斷,得力於孝的維繫。 「孝」一字,是從老從子,代表老少的縱的關係,所以孝順自己的父母,是子女分內的事;禮敬他人的父母,也是弟子分內的事,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又所謂「老者安之」,都是叫我們養成社會上普片敬老的習俗,使老人無有衰老之感,且有愈老愈受人尊敬之樂;進而蔚成良善風俗,由個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會,由社會再擴展整個國家,必能和諧穆穆,所以,孝親敬老這種明倫行仁的工夫,必須由日常生活的細節為起點。 所以為人子,孝為先,其人若能孝順父母,對國家必能盡忠,對社會必能盡義,對朋友必能言而有信,絕不會做出害人利己的行為,古人說「忠臣出自孝子」,【明聖經】說:「孝弟忠信人之本」,皆言為人應以孝為先。
知 足 常 樂「知足常樂」,其實是一句平常不過的祝福語,惕勸人在大環境中勿與人爭勝,知足於平凡生活,且能以平常的心去面對生活的各個面相,而且樂在其中。 目前,社會亂象,意外的看見,從商者貪婪無信,還有食安環境的無依,讓人憂患意識覺醒。然,在商言商盜亦有道。若只顧自身之慾與利,終遭天譴。 經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真是至理名言。深盼有良知者能為善知足,永保安康。實為凡人生活中最真實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