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的環境不容易成就,名聞利養易使人墮落!在這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羨慕別人的成就,對自己的欠缺總是耿耿於懷。其實,在每個光鮮亮麗的背後,還有多少是難為外人道,無法言喻的苦。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美無缺的,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只是不盡相同而已。
生命的短暫,對每一個放縱它的人來說都是始料未及的,它的變數更是無人可掌握,特別是身處低潮的折磨,倘若沒有堅定的意志與決心,「放棄」就變成大多數人唯一的選擇。人生不如意的事十常八九,煩惱和挫折總是長伴左右,也使人生不斷出現高潮與低潮的落差,不管如何,在面對煩惱與挫折的同時,日子還是一樣得過下去,你可以更為墮落,也可以更加堅強,但橫逆不會因為你的軟弱而逃離,創傷也不會因為你的害怕而不存在,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培養自己在低潮的忍受能力,千萬不要輕易地被挫折與困境擊倒,只有堅持才能真正走出生命的低潮。 每個人都在渴望著成功,然而成功並不是一條康莊大道,它需要我們有一種披荊斬棘和承受厄運的勇氣,去跨越征服無數的坎坷與障礙,同時,我們還必須學會正確地審視自己,從而摒棄消除那些浮躁失控的心緒,在到達成功的目標之前,內心當然會經歷一段不安和焦慮的時期,有時候就差那麼一點點,成功的契機就因你的放棄擦身而過,所以人要多一些堅持,並確信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達到想要的境界,成功的時刻自然就會到來。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生命低潮的時候,也只有勇敢去面對,才能克服生命的困境,走出黑暗、迎向陽光。
每個出現在你生命的人都有其原因,喜歡你的人,帶給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喜愛和自持;你討厭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討厭你的人,會讓你自省與成長。沒有人無緣無故出現在你的生命裡,每個出現的人都有其緣分,值得讚賞。因看輕所以快樂;因看淡所以幸福。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都只是過客,世上有許多事情,我們都做不了主,譬如:死亡的時間,離散的人們。心字的三點沒有一點不想往外跑,你越想抓住它的,它往往離你最快。一切隨緣,緣深多聚聚,緣淺由他去。人生看淡多少,痛苦就離開多少。人人怕自己不清醒,希望能心如明鏡,但話說回來,人生何必太清醒呢?想要做粥,要放三分的米七分的水;處事的原則,三分為己七分為人;對朋友的原則,三分認真七分寬容;對家庭的原則,三分愛心七分責任,三分七分正是最佳的處事原則。雖然看的只是書,但讀的卻是世界;雖然沏的只是茶,但學的卻是生活;雖然斟的只是酒,但品的卻是艱辛。
人生在世,不是為吃飯、穿衣、住房子而來,更不是叫你來追求或貪圖享受,而是要盡倫常之道而來,所以為人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這叫做盡性,守本分,所以孟子要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中庸云:「率性之謂道」,也就是這個意思。
「危機」是由「危急」與「時機」兩個詞意組成的:「危機」也可以是由「危險」與「機會」兩個詞意組成。不管怎麼說,我們只要臨危不亂,從正面去思考,堅信危機就是轉機,就是脫胎換骨挑戰更上一層樓的好時機。 小至個人或是家庭,大至企業、國家、國際組織,「危機」無時、無刻、無處都有可能發生。比如,前陣子台灣爆發的黑心起雲劑事件,像滾雪球般持續擴大,暴露出至少一百多種食品、藥品的安全問題,消費者無不談「食」色變,「食」在危機!結果就看相關單位如何當機立斷,做好危機管理。
人生猶如一本書,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版本;諸如:快樂人生、苦難人生、坎坷人生、執著人生、浪漫人生,究根溯源,無一不是人生觀、價值觀的折射。 一個人的歷史,是憑藉著生命之筆寫就的,既有奮鬥成功的喜悅,也有挫敗失敗的煩惱。而成功與失敗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甚至可以說成功中潛伏著失敗的危機,失敗中潛伏著成功的兆頭。人生道路上有許多溝溝坎坎,為人處世謹慎為重,任何時候都要有點憂患意識,爾後才不會因「悔不當初」而嘆息!
一般人因自己擁有可愛之物,則易起驕慢心;對於別人獲得可愛事物,則易起嫉妒心。當我們看見別人獲得財富、地位、美名,或見他人擁有才智、美貌時,內心往往覺得不是滋味,這便是嫉妒,嫉妒是一種煩惱,使人鬱鬱寡歡,若不加以治療,會惡化成破壞心、攻擊心,最後損人損己。如妯娌間常因對方較得公婆寵愛而嫉妒怨恨,明爭暗鬥。同學間常因某人長得漂亮,而處處看她不順眼,故意揭發她的缺失來醜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