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全部消息

索取善書

光明人生-第七回 燃燒自己照别人,慈悲布施善法門

 2020-06-24

光明人生-第七回 燃燒自己照别人,慈悲布施善法門

第七回 燃燒自己照别人,慈悲布施善法門詩曰:布恩施惠眾人欽。真心喜捨才是因。感恩知足合常情。天恩賜福善德人。濟佛曰:慈悲是各種善行的根本。一般而言慈悲可分對人與對物兩種,對人如布施濟貧行為;對物則行戒殺放生之舉,兩種雖對象不同,但出發點都是相同—利人、利物,獻出真心。中國自古以來便有樂善好施的美德,然近年來在物質文明、功利主義下,人心不古,道德沈淪,利人利己的精神漸被漠視,相對的是人心的自私自利復見,使整個社會呈現一種貪得的現象,富有者吝於「樂助」,有些不過行個「舉手之勞」,就沾沾自喜了不得;有些甚至振振有詞說:「孔子講:『人無自私,天誅地滅。』理之所然。殊不知此言差矣!世間固然施比受有福,但若執於布施之相,此種福德甚微。倘能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佛願行清淨布施,則此福德最為殊勝圓滿;也唯有此才顯現人性的光輝。劉生曰:恩師言世人多執相布施,那什麼才是真布施?濟佛曰:凡以自己的財物分布給他人叫「布」,以人之憂為憂,以人之苦為苦,克己待人謂之「施」,簡言之,布施乃對人布恩施惠也。金剛經上說:「應行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不要為了希望別人報答,或滿足自己富貴的優越感,或為了達到目的而行布施,能行此無相三施者才是真布施。劉生曰:弟子常想,人雖有天性的慈仁,但也得靠後天的培養才能有所作為。又各人處境不同,如何來行歡喜布施呢?濟佛曰:「莫因善小而不為」,布施分大小, 無有貧富之別,亦非買賣交易。
尋覓人生的幸福快樂

 2020-06-23

尋覓人生的幸福快樂

尋覓人生的幸福快樂 吳綿幸福是一種觀念,快樂是一種感覺;觀念需要導正,戚覺必須敏銳。在觀念方面;不必要求十全十美,抱持平常心來面對一切,積極奮發來應付工作,從而掌握命運;在感覺方面:要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必比來比去徒亂人意。保持健康的身體、和睦家庭的氣氛、努力趕上時代潮流,開拓人際關係、大步在事業道路上邁進、欣賞自己的成果與成就;如此這般,將能獲得一個平實、扎實丶踏實的幸福快樂人生。從容、豁達、奮發、樂觀的副產品就是幸福;無知、糊塗、迷與知足均能換得快樂。名聲、地位、財富和奢望往往是凋恨和痛苦之源;難得糊塗和沒沒無聞反而是幸福及快樂的基礎。幸福是生命的意義,快樂是生活的內容,沒有幸福與缺乏快樂的生命與生活是一片空白和蒼涼,足使人變得瘋狂與堪憐。身心健康是幸福快樂的基礎和必要條件,如果失去健康就算是擁有全世界也毫無意義;因此保持健康就成為人生幸福與快樂的首要課題。要想保持健康,必須小心翼翼的生活,不可粗心大意的糟蹋健康,當然規律生活就成為必要的條件;其次是曠達的人生態度,瀟灑的面對一切與接納一切;同時要在工作中找尋快樂,也得注意休閒與運動;迎接挑戰,不畏艱難,穩定情緒,不忮不求,必能衛護身心健康,享有幸福快樂的人生。
光明人生-第六回 真心懺悔業不牽,聖母開示真理篇

 2020-06-23

光明人生-第六回 真心懺悔業不牽,聖母開示真理篇

第六回 真心懺悔業不牽 聖母開示真理篇詩曰:佛前懺悔莫怨尤。消冤解業心内求立願行善現光明。自性清靜道遙遊。濟佛曰:人是本身幸福的工程師。任誰都可以為自己建造幸福光明的理想生活; 這生活就如一池活水,注入的是真實的的本性,平常的心。眾人都不願生活的殘腐蝕人格,然造罪卻是人人無以避免的。所謂:「苦海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眾人生活中都知早起夜寢洗去臉上的污垢,衣服髒了也知道換洗,唯有「心髒了」不知道要洗,不知如何來洗,未曾立下決心來洗,一任其污染源頭,莫怪乎!人心不古,社會紛亂、治安不良。今夜「光明人生」就來為眾生把「心」脈,注一針「強心劑」,希望早日清醒快快放下虛偽造作,個個重新作人,回歸自己的本來面目。劉生曰:恩師真慈悲,為了廣渡眾生,上天下地,現在又改行行醫。的確世人心病重有待「急診」,未知恩師如何診治呢?(此刻濟佛拿著一面鏡子,但見在鏡子上阿了一口氣,然後....。)濟佛曰:賢生你來瞧瞧鏡中的你。劉生曰:人醜怕照鏡,不照又不行。看吧!「哇!相照兩不見,莫非這是把照妖鏡,與眾不同。(此刻濟佛又對鏡噬了一口氣,再擦抹一陣。)濟佛曰:不必大驚小怪,現在你再照個清楚。劉生曰:好吧!嘿!現在我看到自己的表情動作,甚至心靈的思潮起伏....真是玄奇奥妙,請問恩師,這是什麼鏡呀! 濟佛曰:為師可不是閒著沒事耍把戲,主要是提醒世人,「心」就像一面鏡
光明人生-第五回 命運掌握自手中,造化全憑心念生

 2020-06-22

光明人生-第五回 命運掌握自手中,造化全憑心念生

第五回 命運掌握自手中 造化全憑心念生詩曰:創造命運靠個人。勤奮踏實莫怨嘆。廣積陰德善力為。光明人生福自臨。濟佛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幸運者,一生平順而過;不幸者,災厄多端。人一出生即有命運之數,除了善惡極端者,無以約束外,凡夫都會被陰陽氣運所定,雖然如此,仍不出「命不移, 運可改」的原則。觀世人往往在失意或面臨逆境時,習慣找江湖術士或算命師卜卦分析命理,看看流年運途如何?是否可轉逆為順呀?殊不知人有先/後天命運之別,非一成不變,更不可能不變。如是後天不努力,還是一無所成;反之,若先天命不好,靠後天積極努力改造,仍可截長補短,扭轉困境,否極泰來,光明曙現也。劉生曰:恩師言運可改造,難怪常聽人說:命好不如運好。既然運可改造,那麼人一生的吉凶禍福就非前生註定囉!濟佛曰:有謂:「命由己作,相由心生。」命是由個人的運累積來的,而運卻是從個人的命創造出來的。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雖無法預見,但不離自心所造,心念的善惡即是造就吉凶禍福的源頭動力。所以,世人要想擁有好的命,就要從運裡去開創改變。而造就好運的方法,不外乎內心自求,力行仁義道德,廣積福田陰德,勤修善業功德,日久即可改變,非是一味「聽天由命」而執於「宿命論」的窠臼裡。劉生曰:恩師說的極是,然而國人習於年頭求個好運兆,紛紛至各宮廟祈福求神改運、補運,不知此種改法是否有效?濟佛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人頂天立地,在人之上没有一個人可操縱
光明人生-第四回 學道修道本大道,濟佛開示心法要

 2020-06-21

光明人生-第四回 學道修道本大道,濟佛開示心法要

第四回 學道修道本大道 濟佛開示心法要詩曰:道果修成非偶然。正誠實修最為先。逆境頻來志勿更。雜念拋除萬法全。 濟佛曰:人生世界,充滿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要歷煉修道人的心性,要磨化無休止的慾望,當感謝逆流的衝激,使你認清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你是否走偏了呢?還是執迷了?若只為飽物慾、滿聲色、妄貪求、追形相,則不免凡俗,貶低了自我生命的延伸。若能時時警醒己身,提昇人格,自是光明燦爛的人生。劉生曰弟子常思,人生如一場拉鋸戰,有歡樂後的空虛,有掙扎中的體驗,有寧靜裡的省思;人的欲念千紛萬湧,然修道清心寡欲,這是否否定了社會生活的價值?濟佛曰:清心寡欲,並不是否定社會生活的價值,淡泊乃是對一切的物質不起執著,役物而不為物役,只要有片葉不沾身的功夫,何妨漫遊於百花叢中。劉生曰:恩師是說:修道人只要認清自我,便不迷失本性?濟佛曰:賢生你看過人栽植蓮花否?劉生曰:這倒没有。濟佛曰:無妨,那為師告訴你。修道者,恰似栽蓮,蓮栽淤泥內;而根之孔不染於泥;正如身處紅塵中,而心之地不染紅塵。故莫謂世上囂囂,紅塵滾滾,非在深山難以修道,貴能身在塵,而心出塵,動中取靜,則工夫妙在此。 劉生曰:恩師開示心法,三言兩語妙在心。唯世人常說社會太複雜了,如何下手才不易被外緣所染?濟佛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登高山豈知腳力,不修不煉怎知道心定力。其實社會本身不複雜、猜忌心、不平等心、是非心、瞋恨心、貪毒心....等等龍蛇
光明人生-第三回 明因知果莫須嗔,觀音慈悲示法門

 2020-06-20

光明人生-第三回 明因知果莫須嗔,觀音慈悲示法門

第三回 明因知果莫須嗔 觀音慈悲示法門詩曰:眾生畏果不慎因。造業無知苦迴輪。悲願善行感佛天。轉識為智自由身。濟佛曰:世間有因必有果,因果有善有惡,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得惡緣。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無明不慎於始,由因起惑而造業,因業而有果報之苦。嘆眾生不信因果而陷入迷失徬徨的深淵,無以自拔,雖苦不堪憐,仍未及時醒悟改悔,修善積德,一任沈淪,劫難不休,致以引發社會道德敗壞,人心邪迷不斷的不良風氣。劉生曰:眾生處罪惡邊緣猶然未醒,今幸蒙恩師指引迷津,更應宜早修身向善,才不致辜負諸天神佛苦心渡化之恩。濟佛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既是自召當自受,解鈴尚須繫鈴人。今夜就恭請觀世音菩薩來為眾生說法。劉生坐上蓮台,出發吧!劉生曰:弟子己坐穩,請恩師帶引起程….恩師!觀音慈悲心相,似乎已傳我心扉,若人人能隨時觀己心,察己行,不也是「家家觀音」處處聞嗎?濟佛曰:賢徒說的極是,但這是自渡,能自渡而渡他,才是菩薩本願。待會妳可多請教菩薩開示。(話問蓮台停在一座寺側廣場)劉生下蓮台,這裡是台北市區的一座私人佛寺,供奉觀世音菩薩為主神。護法金剛已前來迎接了,劉生快向前參禮。劉生曰:弟子參叩護法金剛佛安。護法金剛曰:賢生免禮!難得師徒前來敝寺,請入內稍坐奉香茗。濟佛曰:不多耽擱,觀音菩薩已久候,劉生速入內參禮,不得失儀。(這時但見觀音菩薩已離開蓮座與濟佛作揖寒喧。劉生
一飲一啄 莫非前定

 2020-06-17

一飲一啄 莫非前定

一飲一啄 莫非前定 會本法師我可一個信徒開一家金飾店,叫金瑞珍銀樓,她先生受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開始念佛,一天到晚就修行,一定要拜八十八佛,每天都念佛、拜佛。他太太就說:「對啊!你只要拜佛就有飯吃了!」他先生說。「該做的事我還是會做,我只是睡前和早上起來拜佛而已,我又沒誤到公事啊!」他太太很反對他修行,但他還是照常修行。有一天晚上,他們銀樓發生金子被人偷走十多斤,鐵門被剪壞。這天一大早他還是起來在念佛,他太太六點多下來才發現,金子都被小偷搬走,他太太非常生氣,看到她先生還在那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大聲喊:「下來啦!金子都被人偷走了,還在那裡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要念佛了,下來啦!」就這樣拉他衣服,把她丈夫拉下來,說:「那有佛啊!全家金子都被人偷走了,你的佛祖若會保佑,金子怎麼會被人偷走。」「你再胡說,佛都有在保佑呢!」「不要這麼說,佛祖又不請來幫我們顧金子的,人家要拿去用,是我們前生欠他的。」「曖唷!你還說這種話。」太太很反感,先生說:「生氣也沒用,拿走就拿走了,不然要怎麼樣?」他又要進去念佛,他太太說:「你給我站住!東西都掉了,還不趕快去報警。你趕快不要念佛,打電話叫警察來。」她先生說:「不要,要叫你去叫,叫是你的事,我要趕快去念佛,我還沒有念完呢!」他太太說:「我告訴你,你今天不打電話可以,我來打,看你今天有多行,若有辦法能把我的金子都找回來,不用說你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