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全部消息

索取善書

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了乞丐

 2020-08-28

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了乞丐

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了乞丐 一個流浪漢來到我家門前,他想向母親要點吃的。這個流浪漢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個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受。 我以為母親一定會慷慨施捨的,可是母親指著門前的一堆磚對流浪漢說:「請你幫我先把這堆磚搬到屋後去,可以嗎?」 流浪漢生氣地說:「我只有一隻手,你還忍心要我搬磚?如果你不能幫助我,我不會怪罪,何必刁難我呢?」 母親不生氣,她對流浪漢笑一笑,然後一隻手放在背後,俯身用另外一隻手抓起了兩塊磚。當搬過一趟回來時,她溫和地對流浪漢說:「你看,一隻手也能幹活。我可以,你為什麼不可以呢?」 流浪漢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母親,尖尖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滾動兩下,終於伏下身子,用僅有的一隻手搬起磚來。一次只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 他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幾綹亂髮被汗水濡濕了,斜貼在額頭上。 母親遞給他一條雪白的毛巾,流浪漢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母親又遞給他一杯水,一塊麵包,臨走的時候,母親遞給他二十美元。流浪漢接過錢,感動地說:「謝謝你,夫人。」 母親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憑自己力氣爭的工錢。」 流浪漢感激地說:「我不會忘記您的。」他向母親深深地鞠了一躬,就昂首上路了。 過了一些天,又有一個流浪漢來到我家門前,向母親祈求施捨。母
在亂世談好運及壞運

 2020-08-26

在亂世談好運及壞運

在亂世談好運及壞運 沈子鈞 各人皆有高低起伏人生,但有些人似乎好運較多,有些人卻衰運不斷。如何趨吉避凶?在國內外也有專家探討,並歸納一些好運者之特質如下:一、幸運者避免說廢話,而注意聆聽,因多聽少說,讓對方有被尊重感,自己也增加訊息之接收。二、幸運者重視直覺,並可在人生中反覆驗證,尤其是在對人性之判斷,及人才之選擇上,有一種正確之獨到能力。三、幸運者有每天運動之習慣,因可放鬆心情,並增進健康。知道健康最重要,而且運動時身體會放出氨多酚〈一種快樂因子〉。四、相信東西方宗教所強調之布施重要,認同行善最終自已獲益最大,因助人即助己。基督教之十一奉獻〈不限在教會〉,會蒙上帝賜更多。五、幸運者具有冒險性,會離開舒適圈接觸一些不同團體,並認識新人。他會評估冒險能力,及可承受之風險。在好運時投入,但不會相信一直有好運,故見好即收,見壞即離。六、認同福報及運氣之力量大過各人能力,所以,很重視它們。七、具備選擇運氣之能力,並知道哪些人可帶來好運。這也和各人身上及心念之頻率有關,有福者在一起是物以類聚。八、善用意外發現,每天 生活形態不會僵化在固定形態,甚至有時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包括回宗教路線等。九、能分析到最糟糕情況,而見壞就斷離。〈所以,以小博大不會有太大損失〉十、接受世界本來就不公平的,但將自已形成海綿般,隨時吸收新知,並樂於分享;好運者也有閱讀之習慣,及和
忍辱之道

 2020-08-24

忍辱之道

忍辱之道 當我們聽到親友惡口罵人,就當作他是在自言自語,要有沉得住氣的定力,得忍且忍;如不能忍,當暫時迴避,先讓情緒穩定下來,避免正面的衝突!千萬不要跟正在生氣的人講道理,因為人在氣頭上,任何道理都聽不進去,如再繼續爭辯,反而火上加油,造成不堪設想之後果。 總之,凡事忍耐,若對方怒氣未消,尚不能諒解,只好藉機離開;等對方氣消後,在適當勸導,自可消除尷尬局面。 若遇親友講話刺傷我們,切勿以牙還牙,惡言相對。俗話說:「忍一時之氣可保百年之身,退一步則海闊天空。」孔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應回想對方過去對我們的恩德與協助之情義,自能容易寬恕對方,心靈亦感平靜。 所以,凡事要多忍耐,尤其是時下社會人心惡毒,朋友之間,可以為了一句話而大打出手,持刀殺人,慘劇時有所聞,當引以為鑑。總之,在人生的道路上,若不能忍,就會造成一生的遺憾與痛苦! 如果常跟人賭氣鬥狠,就會時常過著痛苦、煩惱的日子,我們如能時時忍耐面對辱罵,以「忍」去對治一切人、一切事,我們的人生會活的更安詳,自在解脫! 相愛容易相處難 夫婦或者是同居人如果是善緣的話,就不會有題目所述的情節,但如果是惡緣的話,應該就一定有「相處難」的問題存在,進而衍生分居、離婚、鬥毆甚至於死亡的悲劇。 最近一位老朋友對我敘述其離婚的經過,情緒非常憤怒而激動,這使我想起去年有位同事,年初送一盒喜餅說他女兒出
創造雙贏

 2020-08-21

創造雙贏

創造雙贏 平日時常耳聞,有人又不開心了、誰又得罪誰了,人與人相處,難免有些摩擦,但是「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一旦我們反求諸己、將心比心,化解無明顯煩惱的明燈自然會出現。 面對人我是非,即使我們多對一點,對方多錯一些,也不該起情緒性的謾罵或嘲諷。有人惹我們生氣、使我們起瞋恨心,若是因此造業,雙方都得負擔果報,誰也沒占便宜,這就是彼此「雙輸」。 有智慧的人懂得轉換心境,知道「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明白「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了解「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所以「理直氣和,得理饒人」。 道理、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燈,而非喝斥別人的鞭子,莫因一時情緒化,加深彼此對立。若能專注於起心動念,懂得控制自我情緒,藉考驗提升修養,不僅不易被人所傷,反而會更堅強。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境界來臨時,應以理性面對,懷抱著柔軟心,對人體諒包容。懂得包容,便能轉化不悅的心情,如此,看待事物就不易陷入情緒的深淵,人生才能有另一番體悟。 要感恩磨練我們的人,並轉化是非為成長的契機;藉事練心、隨處養心,隨緣消舊業。如此,過去所結的惡緣即使未完全消失,也早已減去大半,這就是「雙贏」,也是有智慧的處理方式。畢竟,能驅走黑暗的,仍是光明! 許多觀念並不難懂,重要的是能真正實踐。把握生活中每一個順境、逆境,則時時都是挑戰自我的好因緣。
人生不能留白

 2020-08-19

人生不能留白

人生不能留白 多數人常在睡夢中消磨掉寶貴的時間。睡夢不專指「睡覺」,還包括「無所事事,虛度光陰」。人一旦「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精神就會萎靡不振,失去生命的意義。所以有句諺語說---「少年易老學難成」;時光總是稍縱即逝,若不把握現在還年輕,等到年紀老邁時再想學習,往往就時不我與了。 一切事業都得經由時間的累積,才能漸次達到目標;除了把握時間,還要看我們是否真能下功夫,聚精會神地去學習。在這個世間,我們每人都是初學者,既是初學者,便要提起勇猛精進之心,以刻苦的精神、耐勞的毅力來學習。 有一副對聯:「靜裡常思前日過,老來補讀少年書。」是一日之中,我們要常靜下心來省思,反省過往的不是,縱使到了老年,也要在溫習年少時所讀的書籍。年輕時就應及早向學,即使年歲已經老大,也不可輕易服老,仍舊要努力學習,切莫在睡眠中須度光陰,浪費生命。 在長期的忙碌中,難免會有疲累之時,但是我們要懂得利用時間,切莫懈怠放逸,更不要在睡眠中虛度光陰。 讓每個時刻都保持清醒,讓生命過得更充實,更有義意。
光明人生-第二十回 光明人生慶著成,菩提法水賜善人。

 2020-07-28

光明人生-第二十回 光明人生慶著成,菩提法水賜善人。

第二十回 光明人生慶著成,菩提法水賜善人。詩曰:善無大小盡人為。同心合力救世危。光明自性見根種。人生圓融脫輪迴。 劉生曰:恩師聖安,今夜恩師看來特別歡欣,還老遠提著葫蘆來,不知葫蘆裡賣的是什麼酒?濟佛曰:哈哈!老衲日日都逍遙,豈止今夜特別歡欣,為師不是賣酒來,倒是特地帶一壺上好的菩提法水來送給行善的有心人士。劉生曰:恩師真好!那行善門生今夜有福可享囉?濟佛曰:當然!當然!只要是有善緣者都有機會獲得。哈哈!此菩提真種,人人與生俱來,只要遵循善良本性,即如 心內法水泉源汨汨而來;若不知善加珍視,一旦失而不求,則必走上歧路,喪失人性。故而,老衲今夜提這一壺菩提法水來的用意,即是要以一化萬千,要讓行善諸子開導航,以行善的真種散播法門,以菩提法水滋潤善緣人,以達人人樂善好施,個個行善最樂。劉生曰:哦!原來菩提法水不是來自天上仙品,而是源自人人心田的根種。恩師,照這麼說,人間不就處處有甘泉,那仙般法水就没啥稀奇喔!濟佛曰:哈哈!法水本不奇,清淨自在得,花有向陽性,人有好善心,不植善根種,何收善心果,發揮自性光,人生才圓融。劉生曰:恩師,其實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要當善人、行善事。常言道:「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歲老翁做不到。」可見人性往往受環境的影響而生退志,或逆境中無法突破而遭變遷,如此是人性的弱點。濟佛曰:花草的生長,除了甘露的滋潤外,若無陽光照射必萎黃不茂;盆景雖栽於室内,其葉必向靠窗處而伸,此
光明人生-第十九回 求龍求鳳本天成,積功積德傳真宗

 2020-07-24

光明人生-第十九回 求龍求鳳本天成,積功積德傳真宗

第十九回 求龍求鳳本天成,積功積德傳真宗詩曰:熊羆入夢先有兆。兩儀造化憑自召。行善立願天助祥。衛房聖母示法要。 濟佛曰:哈哈!今夜觀爾賢生虔敬為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祝壽,場面莊嚴有序、馨香瑞氣呈祥,諸賢生一片誠心恭頌魏峨母德,能共體天心本道根,難得!難得!有云:父如天母如地,不敬父母敬何人?每個人都是父母心血孕育而來,理應盡本份,方不枉費為人。奈何!觀今世人只重外表的裝飾及自我生活的享樂,鮮有提昇人品的素質而努力;雖然現代父母主張實施「優生」制度來提高人品的智識水準,此用意雖好,然非根本之道,所以這種「優生」辦法,在老衲看來不過是浪得虛名罷了。若為人父母尚無法體悟內在品德修為的重要性,而盲目生育,恐怕演成的是「憂生」。今日正逢母儀千秋佳辰,可謂機會難得,「光明人生」就趁此拜請註生娘娘為普天下父母開示真理法要。劉生準備坐上蓮台出發訪道去!劉生曰:好的,弟子已坐穩蓮台,恭請恩師帶引起程。恩師,您方才提到現世人品素質普遍低落,弟子突然有個想法,上天既然希望原靈早日返回,那何不在賦予生命時就來個淘舊換新,免得諸天聖佛日日憂心,嘆感人心不古,代代不如。濟佛曰:哈哈!這分明是徒兒狂想曲罷了。宇宙浩瀚豈能盡言,何況天地間有因果存在,人亦各有使命之別,陰陽際會,非是凡夫想像中之事。劉生曰:恕弟子愚昧無知,讓恩師給笑話了,還懇望恩師多予教化。濟佛曰:其實天地雖大,奥妙自在一心,如人小週天運行同理,天地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