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點燈祈福【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全部消息

索取善書

不隨便發脾氣

 2020-07-15

不隨便發脾氣

不隨便發脾氣*何權峰 這真嚴重得要發這樣大的脾氣嗎?發怒有用嗎?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否」, 就請冷靜下來。 你上一次發脾氣是什麼時候?你經常生氣嗎?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因為喜歡生氣而發怒,只是,為什麼明知不該生氣,卻還忍不住發脾氣? 是不是你對某人或某事不滿意?這幾乎是所有負面情緒的根源,你的負面情緒有九成以上是來自於你抱怨事情不應該這樣,你認為別人應該那樣。所以憤怒的人,都會覺得自己生氣有理,且大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事情。換言之,我們並不是因為某事、某人不對而生氣,而是因某人、某事不合己意而生氣。 問題是,你憑什麼認為,樣樣事都要順你的意? 這世界本來就是這樣,不可能按照你的想法運轉。多半時候,無論人與事都不會像你希望的樣子。生氣,就好像小孩要不到喜歡的東西,就用哭鬧的方式,這其實是很「不成熟」的表現。 想要不生氣,就得先搞清楚,「我為什麼生氣?」就像所有其他的情緒一樣,生氣也是思想的結果。每當你生氣時,不妨深深吸口氣,並問自己:這真嚴重得要發這樣大的脾氣嗎? 發怒有用嗎?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否」,就請冷靜下來。「那我為什麼生氣?」如果你進一步想就會發現,氣都是自己想出來的。「要怎麼改善?」當你了解引發憤怒的思緒,你同時也找到澆息怒火的關鍵所在---就是你自己。 不要把生氣視為理所當然,內心才有
光明人生-第十六回 學校教育重品德,四育兼修尚人格

 2020-07-14

光明人生-第十六回 學校教育重品德,四育兼修尚人格

第十六回 學校教育重品德,四育兼修尚人格詩曰:修身培德非文憑。淨化校風輕利功。家庭學校雙負責。百年大計出精英。濟佛曰:學校教育是百年樹人大業,是修身啟智的起點,也是人生航向的定點。為學的成敗,除了家庭教育的影響外,學校修身教育的啟迪、授業、解惑,都是健全人格發展的關鍵所在,故而,有謂「學童是未來的主人翁」「是國家的棟樑」。然觀今世道學子,仍多迷惑與傍恐,尤在紅塵的染缸下,大多棄古德聖訓,遠四維八德,致以人性趨暴,衝動無知,極易涉入犯罪歧途險境。所以,當務之急乃引導莘莘學子步向康莊大道,修身培德,才能成為真正知書達禮的精英。今夜「光明人生」第二階段,就來探討今日學校修身教育的病態與認知,以作為淨化學風之導。劉生準備坐上蓮台出發訪道去。劉生曰:真高興又能與恩師同遊著書,弟子已坐穩蓮台,請恩師帶引起程。恩師方才提到時下學子心性趨暴,難怪青少年犯罪事件顯著日增,真令人擔憂,不知學校教育的病態出在那裡?濟佛曰:重知識不重道德,重功利不重精神,重接受不重思維,重個人不重利他,四大病態構成也。劉生曰:那又該如何來治療呢?濟佛曰:預防重於治療,非是頭痛才醫頭,腳癢才來除臭。預防之道要從「心」處下手,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慈愛代替呵罵,以關懷代替放縱,以感化代替隔閡 ,四大對症即可化暗為明也。劉生曰:時下學子都是家中寶,教育真難拿捏得準,太鬆太緊都不是辦法,恩師這方「治痛單」仍不離宗教慈悲教化,這麼說來
時間過客

 2020-07-13

時間過客

時間過客別把自己看得太高,這個世界離開誰都行;別把自己看得太低,這世上你獨一無二。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用和別人比,好好活出自己。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別忘了自己的本心、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性格,還有自己的原則。我們只是時間的過客,總有一天,會與所有的一切永別,除了回憶,什麼也帶不走。
光明人生- 第十五回 人倫綱常若奉行,家庭和樂萬事興

 2020-07-10

光明人生- 第十五回 人倫綱常若奉行,家庭和樂萬事興

第十五回 人倫綱常若奉行,家庭和樂萬事興詩曰:家庭倫理和為貴。夫妻相處德為惠。以身作則齊修身。家道自然呈祥瑞。濟佛曰:自科技發達以來,世人迷惑於物質享受,致使道德衰落,人心萎靡;人心既敗,世道孽病叢生,尤對家庭倫理道德,世人多棄之不顧,視之不見,導致社會呈現一種異常不軌現象。男不男,女不女,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竊盜搶劫,恐嚇勒贖,綁架殺人,強姦滅屍等等不良風氣,駭人聽聞。然綜歸這些刑案發生之原因,不外乎家庭倫理教育的失敗,學校修身教育的疏失,以及進入社會時的道德教育不良所致,由此可知,三階段的教育是否偏頗正確,足以影響個人前途,社會安危,乃至國家民族的興衰存亡,為此,今夜「光明人生」 針對時弊,就先來探討家庭倫理教育的病態,以為醒世惕俗之用。劉生準備坐上蓮台出發吧!劉生曰:好的。弟子已坐穩蓮台,恭請恩師帶引起程。恩師慈航普渡,用心良苦,是否欲成立「行善心療義診中心」?濟佛曰:哈哈!劉生好構想,為師正是此意。觀今社會的家庭中,潛伏的病態可說到了很嚴重的地步,若仍不對症心療,恐怕人道紅燈不止,大道難以通行。劉生曰:恩師說的極是,難怪本堂濟世服務中,家庭與婚姻的問題有日益趨多之勢,真令人憂心,不知癥結為何?濟佛曰:中國人講倫理綱常,是指強調倫理之間的責任與義務,就是什麼樣的身份和立場,就應盡到什麼樣的責任與義務,如果未能盡己崗位,無法遵尚立,無法遵奉處世方針,即會出現問題的爭點。夫妻關係
光明人生-第十四回 確立信仰堅定心,人生財富享不盡

 2020-07-10

光明人生-第十四回 確立信仰堅定心,人生財富享不盡

第十四回 確立信仰堅定心,人生財富享不盡詩曰:宗教信仰本自生。何須心外求平靜。處處實例醒化人。早悟真理透光明。濟佛曰:宗教信仰是一種心靈的財富,一個人或許沒有什麼財富,但只要有宗教信仰,一定可以過得安然自在。因為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觀,絕不是只為了生活,而是為了堅持信仰,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從宗教理念中點燃智慧的火花,從曰常生活中體悟真常,使人生道程愈發顯得珍貴與意義,所以,這份藏在心中的寶藏,每個人都可去挖掘,任人用之不竭,取之不盡,循理應運,清淨自在,無有心外神迷也。前回榮請關聖帝君開示宗教教義,這回則實訪活例,可略觀世人對信仰的偏執所在。劉生準備坐上蓮台出發吧!劉生曰:好的。弟子已坐上蓮台,恭請恩師帶引起程。恩師,前回蒙關恩師示及求神拜佛亦是為了接引眾生步向信仰的途徑,如此說來,求神拜佛仍不失人們神的支柱與信仰的依賴,難怪弟子常聽人說:「有拜就有庇佑」,不知此話當真?濟佛曰:哈哈!信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求神拜佛」之感應亦因人而異,「有拜就有庇佑」這句話老神可不敢打保證,不敢苟同。徒兒你想天下有白吃的午餐嗎?無功無德何來福?不修不善何來慧智?多體悟吧!劉生曰:是呀!弟子也這麼認為,但這也是接引眾生的方法嗎?濟佛曰:宗教信仰是人善良的伴侶,也是引迷入悟的導管,此皆不離智信,否則只有妄想邪信了。劉生曰:那又何以感應因人而異呢?濟佛曰:求神拜佛出於人之發心善願不同,其所得的應
吃植物 與吃動物結果不一樣

 2020-07-10

吃植物 與吃動物結果不一樣

吃植物 與吃動物結果不一樣       *許瑞云    植物也是生命,但動物、植物的生命現象不同。 比如我們摘了蘋果、橘子來吃,明年它們還會再長;筍子你越採它,它明年長越多,不採反而不會長;青菜你只要留幾棵,絲瓜只要留一條,就有非常多的種子。 植物一般不介意被吃掉!因為它們的生命是藉由動物吃它,然後把它們的果實種子撒到別的地方,幫它們延續下一代的生命。 但是對動物而言::今天我想吃一隻雞腿,這隻雞就要為我而死,而且我無法藉由吃牠而幫助牠傳宗接代。 所以摘剪植物與屠殺動物是不同的,摘剪植物會刺激其長新芽,開更多花,或傳播它的種子,而屠殺動物只會帶來牠們的死亡與痛苦。所以我們不會說屠殺植物或摘剪動物。 植物、動物與人都同樣有身體和氣體,所以植物也會對環境產生不同的反應。 但動物跟人比植物多了一個情緒能量場〈有的書會稱之為星芒體,或佛教稱之為「有情的」眾生,藉以區分植物為「無情眾生」〉。 所以動物跟人一樣都有情緒,養過寵物的就知道,貓狗也有很多情緒,有快樂、有悲傷、有生氣、也會吃醋和嫉妒,跟人類的情緒沒什麼兩樣。所以當牠們要被殺時,也會跟人類面臨被屠殺或謀殺一樣,牠們會悲痛、恐懼、瞋恨、哀怨!沒有一種動物會心甘情願歡喜的被殺。 當我們吃進動物的身體,牠的情緒能量場就會成為我們
觀查原靈顯化實例-因果業(黃、白、黑旗)

 2020-07-09

觀查原靈顯化實例-因果業(黃、白、黑旗)

觀查原靈顯化實例-因果業(黃、白、黑旗) 回想去年三月底的時候,跟我的貴人——巴西華僑林大姐回來台灣相聚,先介紹一下林大姐,她是世界華人工商婦女協會於全球選出的傑出華僑——華冠獎得主,是巴西橡膠製品方面的企業家。 她知道我每個月底會到光明堂來參加扶鸞,她也要來問事:她的八十九歲父親,在病危的時候被救回兩三次,都罵她說為什麼要救回他,為此讓她很納悶不解其中的原因?她曾經接她的父母到巴西二十多次,非常孝順。 四月初,我陪她到光明堂叩查請示,以解心結。當日蒙觀音菩薩聖示曰:「觀林信士元辰宮很暗,無安奉仙佛,蠟燭沒殼也只剩一點蠟在,如風中殘燭,再觀宮外至少有三個因果討報。各項黃、白、黑旗,此冤欠不想讓信士那麼快離開。經查因果,信士於明朝明神宗時,在衙門當差,因誤審問案間下手過重,導致三人死亡。這三人是親戚,為了討報也等了三世,其中領黑令旗者:陳東傑冤氣最重;陳魂妻子:李雲泊領黃令旗;陳魂小叔:陳漢民領白令旗,三魂齊來討報。另信士尚有累世殺生業力未了,家眷子女可代理立願修善功德迴向,於下次以『專案呈疏』做個和解。今日先為其點二十天的元神燈,敕金剛明砂,可掛其床頭,護佑平安。」 林大姐雖不捨,但知道父親頻繁出入醫院,已無力回天,最終還是希望他老人家早日超脫業力,解冤釋結,往生極樂淨土。於是三天後,林大姐按菩薩慈示,速速再次到堂辦理專案上疏,虔心代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