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淺談磁場與氣場

 2019-08-18

淺談磁場與氣場

淺談磁場與氣場 沈敬雄 各人身上均有磁場、氣場,一般人肉眼看不到,但有些有天眼者〈或某種特殊相機〉,可看到各人不同氣場顏色〈及光之強弱〉,身體強健或內心正念者,有較強之光及好的顏色,身體虛弱或常出入不當場所者,身上光顏色不好且弱。因萬物皆為能量構成,動物、植物、礦物之基本原素是原子〈但原子再細分可成質子、電子、微粒子及波動能量〉,所以,量子力學認為萬物都是一種波動能量組成,〈佛道修行者稱之為炁,也是微細能量〉。 有些廟堂〈或住宅〉,一進去就感覺光亮及溫暖、有舒適之感,但某些地方,一靠近就有冰涼、黑暗等不好之感受,就跟人之修養一樣,有些人讓人喜歡靠近,但有些人即使滿面笑容,卻讓人感受虛偽,各人修心很重要,修得好,則其散發之磁場較易吸引好人及好事好運。 筆者過去在歐洲住約一年,有些古代大教堂〈或城堡〉可能平日少有人氣,所以一進去總覺得很冰涼。在商場中不少人說人脈即錢脈,多結善緣人生活棋更多,但交朋友也要小心,善友對人生可加分,惡人小人朋友則會使人陰溝翻船,中國古傳之面相等風水學,現在也受西方人重視,相由心生,內在修為好壞會影響到外貌,看人要看心及內在直覺感受,建築物也是一種能量體,當然會影響居住之人,所謂「福地福人居」「物以類聚」有福者會不知不覺得到好房子,而善人惡人也常會隨著習氣物以類聚。 人若覺悟在短短
生活即修行,談人生智慧之重要

 2019-08-16

生活即修行,談人生智慧之重要

生活即修行,談人生智慧之重要》  沈子鈞在社會工作求生存,最好要有「智慧」及「識人能力」,不然在五濁惡世「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就太天真了。偏偏當今政壇及社會天真者不少。西風東漸,殺盜淫妄之風也汙染了昔日保守之東南亞各國;白人流行刺青,目前在寶島許多年輕人手臂各處亦可看到(在末法時代,人心更空虛,好的不學,壞的要學很快)。人心愈墮落,天災人禍愈多,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在道德倫理式微之世代,「防人之心」不可無。之前有位俱才華且外表秀麗之年輕女作家想不開,結果自殺了,令人相當惋惜;有句話:「不要用別人之過錯懲罰自己。」可能說來容易,但當事者如何渡過內心創傷,培養生命之韌性,還是要靠各人之轉念及毅力了。畢竟由某角度而言,社會是一個陰暗之人性叢林,和學校不同,所以,年輕人要壯大自己心靈並培養人生智慧。各人來世上難免有高低起伏之人生,也有不同之劫數,有人可將人生經驗「轉識成智」,但亦有人經不起打擊而放棄生命。國學大師南懷瑾亦強調做人「曲則全」,做人如水隨圓就方,有時遇挫折要會轉念,那生命之韌性才會壯大,不然,人最大之敵人往往就是自己,若一直朝負向思考,掉入生命之黑洞中,不但於事無補而且生存空間變小。所謂「命好不如習慣好」,人是被「習慣」制約之動物,每天以運動、閱讀或曬太陽等各種好習慣來充實自己之「正能量」相當重要。一般而言,在充滿競爭之人世間,各
淺談「心想事成」

 2019-08-14

淺談「心想事成」

淺談「心想事成」 過去有本外國翻譯書「秘密」在國內外非常暢銷,內容主要是說「心念」有一種能量可以讓人心想事成,其理論與「正向思考」頗接近。當今21世紀進入心靈時代,坊間探討心念力量之著作相當多;其實,就和宗教一樣,任何理論都要通過「信、解、行、證」,也就是教理要經得起驗證並可應用在生活中。以筆者淺見,認同雲鶴教授一系列因果書籍,因照其方法實行,確實使我人生谷底翻升,各方面變順,證實人生布施行善可以得善報(包括財運變好、學術比賽得獎、彩卷中獎、家庭變和諧等)。「善是正能量,惡是負能量」,人生多行善去惡那正能量多了,就更容易心想事成;依量子力學,宇宙萬物皆是一種震動頻率也是磁場能量。我們所見之實體其實亦是一種「能量」。台灣有位著名醫生非常推廣「賽斯理論」,在國內外演講場場爆滿,其理論亦強調「心念」之力量及「活在當下」之重要,在他暢銷書中有許多實際見證,不少癌症病患以正向思考驅動體內一種「療癒力」而使身上癌細胞消失,身體恢復健康,他的書也被美國出版社主動聯絡翻譯成英文版。賽斯理論(據說是位高靈經過某外國人之筆表達)是一種「心想事成」之新時代思想,祂也不是宗教,但國內許多人因實驗有效,所以亦成立了「賽斯家族」而在各地分享。在佛法禪宗有所謂「一念一天堂,一念一地獄」,而賽斯理論是教人「你若看這世界是一苦難世界,那你就愈活愈苦;你若看這世界是一個好玩
談境界之提升

 2019-08-12

談境界之提升

談境界之提升人生有如一張畫布,每個人繪畫出各異其趣之作品,隨各人修為表達出生命不同之意境。有人看了世界知名畫家畢卡索之作品,問他;「你的畫作顏色很漂亮,但實在看不懂代表之意義?為何每張都如此貴?」他回答說;「你在樹林中聽鳥叫之聲音很美,意境很高,但你聽的懂牠們在說什麼嗎?」意味正有價值的是那行家才懂之內涵。所以「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不少在各專業有成就者,常是不怕失敗而朝著自己天賦興趣發展,一步一腳印去累積出漂亮之成績。據說,披頭四合唱團在揚名世界前,也先是窩在荷蘭一個小酒店駐唱之小合唱團;通常,人生努力固然重要,但方向更是關鍵。人在做有興趣之事才會產生不怕失敗之毅力,「天賦」加上「毅力」較會達到成功的境界。就連電影也一樣,不同之導演會隨其人生歷練有意境高低之作品,有部相當不錯之港片「一代宗師」,裡面對白也充滿意境,其中有句對白:「人生相遇是久別重逢」,也意味著佛家所言:「前世有因緣,今生才相見」。不論善緣、惡緣,許多事皆是緣起緣滅,人生無常才是正常,萬物都不斷在變化。所以,人要學習「活在當下」、「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多多行善去惡,正能量增加了才會使人生愈走愈順。佛家教人把失敗經驗「轉識成智」並可「借鏡練心」;通常修行得好,內心較會「平靜」,並可練「心不隨境轉」以加強生命之韌性。在五濁惡世中,提高內心之境界會看人生如一場夢幻泡影,隨各人修為而可出淤泥而不染,所謂「百花叢裡
談運氣

 2019-08-10

談運氣

談運氣 沈子鈞 在人生之旅活到一個年紀,會發覺運氣是存在的,先天命不能改,但後天運的確各有不同;有人從小一帆風順,但到中年之後不見得怎樣,有人從小困苦,但歷經奮鬥後,中老年運勢愈來愈好;以佛法而言,人來世上是「酬業」,各人靈魂內阿賴耶識記錄之善惡業力在主控每人之命運好壞,所以,覺悟者〈或看過了凡四訓等因果書者〉,會隨緣消舊更莫造新殃,積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使人生正能量增加,漸漸各方面也變順。 在外國也有研究運氣之專家,認為好運者有些特質:一、主動接觸些不同之團體,因可能認識到某些貴人。二、個性較具冒險性,重視行動甚過理論,會離開自己之舒適圈而做些冒險或投資〈但會評估可承受之損失〉。三、認為好運之有效期很短,而見好就收,不致因貪念而沉陷下去〈例如計算投擲硬幣,看人頭出現率,若投了一○二四次硬幣,人頭會連續出現九次之周期,可能只有一個。但人頭連續出現四次之周期,將會有卅二個〉,也就是說好運是以較短周期出現。 人的個性有時也會影響其命運,據說好運者稍具悲觀性,但不是對人生悲觀,而是他會把好運來時掌握住,不會欺騙自己長久有好運。通常好運看不貪心,願以較小投資去冒險博較大之回收,但與好運絕緣者大概是一點風險都不願去承受者。 所以,對於人生命運東西方各有不同之看法
談行動力與天賦之重要

 2019-08-08

談行動力與天賦之重要

談行動力與天賦之重要》 沈子雄許多人說「好的開始是成功之一半」,但問題是不少人只談計劃欠缺行動力,所以另有些人體悟「壞的開始是成功之三分之一」;人生真正重點在「行動力」,所謂「一個行動勝過一千個理論」,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事只有展開行動,邊做邊學才會有實務經驗也較易成功;德蕾沙修女曾言:「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但要你嘗試」,告訴人天助自助者,若是不採取行動,任何事都不會發生。過去英國二次大戰首相邱吉爾在戰爭結束後競選總理未獲支持,曾消沉一陣子而開始學佛,一開始女老師給他一塊畫布及顏料,但邱吉爾一直看著畫布猶豫不知從何處下手才能畫好,那位老師看他考慮太久,就直接將顏料潑在布上,告訴他凡事不必太求完美,重點是開始行動,即使隨意潑在畫布上之顏料也有美麗之畫面;一般人往往想太多做太少,反而離成功愈來愈遠,並且陷在思想框架中,錯失人生良機。任何學問(包括學校教育或宗教等)其實實證是很重要的一環。若空談理論那對人生智慧之增長不會有太大助益,即使企業界也希望學校教出之學生能在實務上展現出能力。筆者退休後,除了處理國外家族業務,每當返國有空皆去義務教里民英文,也告訴他們學任何東西重點是「每天一點之行動力會產生大功效(A small step can make a big change.)」,一天背一點單字或句子,一年後也會有大進步,問題是一般人欠缺行動力與毅力;任何學問若是不
淺談提升靈性

 2019-08-06

淺談提升靈性

《淺談提升靈性》  沈敬雄當今社會普遍有苦之氛圍,似乎除了要提振經濟,靈性也要提升。各人來世上,歷經不同之功課及考驗,事後再去回想,好像生命際遇常是各種選擇之結果。雖然,稍有覺悟者了知行善去惡是正確方向,但有時又給自己藉口去做些不該做之事;「萬法唯心」對治這心不容易,因人是佛魔一心,可謂:「去山中賊易,治心中之魔難」,難怪有高僧言「修行是對付內在之欲念及心魔」,但也有人認為「道法自然」,由自然之方式去修才不會太苦,因人本來就是有欲念之動物。修行很好,但不必太僵化於框架。通常在生命中「一個行動勝過一百個理論」,即便知道不少道理但重點還是在做。之前有位學養俱足之人物不知何以然卻捲入外勞受侵害而入獄事件,實在相當不值;所以一切都在「心」,而佛法之「不淨觀」也是好的修行法。當今是亂世,很多人之問題是活得不快樂,但或許至少可找個好的宗教,先求個人心中平靜,所謂「靜中見真境,淡中識本然」,在靜中生慧,然後儘可能福慧雙修,使生命活得更有正向能量。據說,目前不少年輕人相信四句話「對不起,請原諒我,我愛你,謝謝你」,可向自己內在小孩(神性)說,也可向不小心得罪之對象於心中懺悔。坊間有關這夏威夷療法之書相當暢銷,創始者修蘭博士認為這四句話可讓人經由「情理」內在而漸彰顯各人神性;在國內外有許多人也花不少錢到夏威夷參加其講座,一切見仁見智是否認為有效果可實驗,至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