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於立志 你天賦的聰明靈性,和生理上的一切機能,大至跟別人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但你是否能夠在人生的競技場上勝人一籌,甚至出類拔萃,就得要看你怎樣去運用你的天賦,發揮你所具有的種種可以無限增長、充實與加強的優異的萬物之靈的條件了。 傑出的成功人物,原本和一般人沒有什麼分別,要說有其特殊之處的話,所差異的大概就是懷抱志向的不同而已。「人無志不立」,這句古老格言一針見血說破了其中的奧竅;志向是成功的開端,有了一定的志向,你自然就會朝著既定目標去努力、去實徹,而達到成功的鹄的。
相愛容易相處難 夫婦或者是同居人如果是善緣的話,就不會有題目所述的情節,但如果是惡緣的話,應該就一定有「相處難」的問題存在,進而衍生分居、離婚、鬥毆甚至於死亡的悲劇。 最近一位老朋友對我敘述其離婚的經過,情緒非常憤怒而激動,這使我想起去年有位同事,年初送一盒喜餅說他女兒出嫁,年底又送一盒喜餅說他女兒出閣,問她只有一個女兒,怎麼有二次送喜餅?他才說女兒離婚又結婚了。從這二個例子可以看出,對某些人而言,相愛容易相處則不易。 筆者平素喜好寫道德文章,言談中常舉因果報應的故事以為驗證,因此被謬冠以「較有慧根」之人,對複雜而棘手的家務事處理,就曾有許多人前來請益,我自忖不是那塊料子,本想推辭以免貽害他人,但拗不過請求,只好以愚智慧認為比較好的處理方式請作參考,如是時日一久,也累積了一些處理社會真實層面中家庭悲劇的一些歷練。 筆者為什麼會推辭對夫妻爭吵事提供意見?因為這種事實在不好處理,有一則新聞說一對夫妻吵架,吵了一半,丈夫以為出去走走讓妻子冷靜一下,也許就可消消氣;結果等丈夫回家後,妻子已自殺身亡。由此可知家務事之處理實在是沒有什麼準則可言;如果有的話,也只能斟酌參考而已,沒有共通的方式。 情侶相愛為何容易,因為只要雙方互看上眼,接著相愛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一段時日後如果緣盡想分手,只要沒發生性關係,應該也不會太嚴重的後果,可是一旦結婚或同居,那麼問題就大了,要
相處之道---禮 人之相處貴在互敬,如果人人能彼此敬重、事事禮讓,自然就不會產生衝突與糾紛,如此一來無論何時何地,世界都將呈現出一片安祥和諧之氣象。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以禮儀之邦自許,因此身為泱泱大國之國民,更不可輕忽禮之重要。文明的社會當中,凡立身處世,齊家治國,可說無一不本諸禮,捨禮儀棄規矩,便無法表示人與人之間感情交流之橋樑。沒有禮節之約束,人的言語行為易流於放任隨便;極可能在無形中觸犯他人,或激怒他人而不自知,所以禮是待人接物,持身應世之不二法則。俗云:「敬人者人恆敬之。」相信以禮待人必能得到他人以禮之回報;恭敬有禮待人,自然能消除種種無謂煩惱,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所以;世人持躬處世應謙遜,要以戒慎恐懼之心,謙卑之態度對事物做清晰之觀察,如此自然能使人心服口服,不致產生糾紛。總之;人與人要相處和睦,就必須懂得互敬互諒,彼此尊重相互體諒,一切言行舉止合乎禮,不驕縱不自大,事事謙虛,待人寬宏大量,謙恭有禮。
尋找快樂人生 快樂不屬於富人,也不屬於窮人,不屬於老年人,也不屬於年輕人,它屬於尋找快樂的人。尋找快樂是一種積極心態下努力去獲取的過程。以下提供幾個尋找快樂的方法:一、讚美他人。 人快樂了健康和長壽因數就會不知不覺地長出來,有個104歲老太太談長壽體會時說,長壽沒有秘訣,有一點體會就是沒心沒肺,能吃能睡,隨喜隨緣,每天把笑容掛在臉上,心寬嘴甜,這樣就增福添壽。二、學會遺忘。 要把身患疾病當做人生磨難。使人快樂就要學會遺忘,要忘掉悲痛、忘掉氣憤、忘掉憂愁和悔恨,還要忘掉名利等等,驅散心中的迷霧,人就快樂長壽。三、不要過於敏感。 猜疑心重的人通常是個過於敏感的人。這些人對周圍事情特別敏感,使自己背上沉重包袱。過於敏感的人要採取大智若愚方法,或者自我暗示方法加以解決,過於敏感使人無法快樂。四、學會豁達。 快樂的訣竅在於豁達,少看負面新聞,少聽反面話,與積極向上的人接觸和交往,不要嫉妒那些每天歡聲笑語的人,要與他們交往,向他們學習,這樣就能使自己快樂起來,幸福感增強了,生活品質就會大大提高。五、學會調節心態。 心態是健康的調節器,而健康又是快樂的標誌,快樂更是長壽的妙藥。心態決定命運,心態失衡導致情緒波動,這樣憂鬱、暴躁、煩惱、痛苦等會接踵而來。調節心態要有修養之心,一個快樂的人並不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快樂,而是他能尋求快樂。六、培養幸福感。 每天發現
勤 奮 人的壽命不過數十年或百年,遲早終歸一死,但是人的生命價值,卻不能已壽數的長短而定其價值。人有短命者而實長壽;亦有長壽者而實短命。人的生命內容,完全視乎其奮鬥事實而定。庸碌之人,從未綻放其生命的光輝,即使登耄耋,試問又有何意義?而;能奮鬥不退,積極上進的有為之士,則絕不能以生死而定其成敗。有為之是縱然不幸英年早逝,其生命的光芒一屬無限,典型已長留人間。無形的壽命,起是一般玩遏歲月,蹉跎人生、不事長進者所能比擬的。 古大德云:「天下之事敗於此者,或成於彼;敗於我者或成於人,盡一分力必有一分補益。」可知人的成敗生死全在於己;勤勉奮鬥的人,在精神上已戰勝了一切,永遠是有勝無敗,有生無死的。再者;時光乃天下最奇妙之物,它之於人,絕不會後此而薄彼。它在勤奮努力者的手中,可以越用越多;而在因循懈怠者得手裡,則縱使有再多的時間,亦等於無。所以有人說:「一切事業,絕非守株待兔者可期成;一切機運,亦非怯弱自棄者所能倖致。」 「業精於勤荒於嬉」,時間是無情的,聰明的人操縱它,當它的主人,恰如經書告誡世人「精進心力求上進」,寄望天底下所有人,都能成為時間的主人。
做人的風儀 世上的人,有的人有錢,有錢人有有錢人的樣子;有的人做官,做官有做官的派頭;有的人為學,為學有為學的風儀。其實不管做任何一種人,都應該要有做人的風儀。關於做人的風儀,有四點看法:第一、要有光風霽月的修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做人坦蕩正直很重要。一個人心胸坦蕩,為人正直,即使平凡,自有其磊落灑脫的風姿;這種光風舞月的修養,是做人應有的風儀。第二、要有海闊天空的心胸:做人最怕心地狹窄、自私、愚暗,如此不但不受人歡迎,自己也很難走出去,所以做人心胸要向海闊天空一樣,那才是做人應有的風儀。第三、要有端嚴莊重的儀表:人不一定要長得多美麗,也不一定要行事瀟灑,最重要的,要端莊正直、從容不迫。如佛教說的「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能有端嚴莊重的美好威儀,這是做人應有的風儀。第四、要有玉振金聲的言辭:做人,不但是身教,還要有言教,有時候要講理、說法來開導別人,但是如果自己不善於言辭,別人也不能受你的影響。所以講說時還要不說則已,一說則「一鳴驚人」。能用玉振金聲的言辭,讓別人聽了你的說法後如沐春風,歡喜接受,這是做人應有的風儀。
活 出 價 值 人生的得失苦樂,一切操出在我,人們發願就像開採能源一樣,心裡的能源是每個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大財富。我們對於成功的渴望越強烈,在逆境中,越能表現出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成功的決心。 生活中,每個人都能使能力在現有水平上再提升,使自己的生活出現轉機,成為一個造福群眾的人。我們需要改進自己的心態,鼓勵自己邁向成功之路,利益眾生的想望,將會促使我們更加積極地達到目標。 當然,要能活出價值,我們一定要重新學習如何傳輸正面能量,讓自己變得振奮、自信和熱情,即使在屢受挫折的情況下也不氣餒。 作家梁曉聲對生命有著積極正面的見解:「若生命是一朵花,就應自然地開放,散發一縷芬芳於人間;若生命是一顆草,就應自然地生長,不因是一顆草而自卑自嘆;若生命不過是一陣風,則便送爽;若生命好比一隻蝴蝶,何不翩翩起舞。」 可說,人有了宏遠目標,才有奮鬥的力量,沒有度世宏願的人生,就好比乾涸的泉水,不能長養生機;沒有精進不懈的人生,就好比荒涼的沙漠,無法孕育生命。龍要游到大海裡博擊猛浪,才能活動自如才能展現英姿,鳥要飛到天空裡接受挑戰,才能學會遨翔;人要走到社會裡接受考驗,才能快速成長。 總之,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與才能,真正的智者,不會讓自己的生命,殞落在無休止的自怨自艾中,也不會讓身心過度放逸。每個生命都有亮點,都是大千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都在自己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