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談境界之提升

 2019-04-10

談境界之提升

談境界之提升 人生有如一張畫布,每個人繪畫出各異其趣之作品,隨各人修為表達出生命不同之意境。有人看了世界知名畫家畢卡索之作品,問他;「你的畫作顏色很漂亮,但實在看不懂代表之意義?為何每張都如此貴?」他回答說;「你在樹林中聽鳥叫之聲音很美,意境很高,但你聽的懂牠們在說什麼嗎?」意味正有價值的是那行家才懂之內涵。所以「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不少在各專業有成就者,常是不怕失敗而朝著自己天賦興趣發展,一步一腳印去累積出漂亮之成績。據說,披頭四合唱團在揚名世界前,也先是窩在荷蘭一個小酒店駐唱之小合唱團;通常,人生努力固然重要,但方向更是關鍵。人在做有興趣之事才會產生不怕失敗之毅力,「天賦」加上「毅力」較會達到成功的境界。就連電影也一樣,不同之導演會隨其人生歷練有意境高低之作品,有部相當不錯之港片「一代宗師」,裡面對白也充滿意境,其中有句對白:「人生相遇是久別重逢」,也意味著佛家所言:「前世有因緣,今生才相見」。不論善緣、惡緣,許多事皆是緣起緣滅,人生無常才是正常,萬物都不斷在變化。所以,人要學習「活在當下」、「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多多行善去惡,正能量增加了才會使人生愈走愈順。佛家教人把失敗經驗「轉識成智」並可「借鏡練心」;通常修行得好,內心較會「平靜」,並可練「心不隨境轉」以加強生命之韌性。在五濁惡世中,提高內心之境界會看人生如一場夢幻泡影,隨各人修為而可出淤泥而不染,所謂「百
三個和尚修廟記

 2019-03-18

三個和尚修廟記

有一天,三個和尚在一間廟裡相遇,大家都很驚訝地,【這廟為什麼荒廢了?】甲和尚說 :「必定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薩不靈」。乙和尚說 :「必定是和尚不勤,所以廟堂不修」。丙和尚說 :「必定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
讀蘇東坡看人生

 2019-03-15

讀蘇東坡看人生

被視為一代文學全才的北宋蘇東坡,為人灑脫,個性樂天豁達,喜歡開玩笑,卻充滿智慧的幽默,被貶官到黃州時,認識了當時廬山歸宗寺擔任住持的佛印禪師,兩人成為莫逆之交,平時在佛學、文學上,總不忘互相切磋,也發生不少趣事...
老牛的悲鳴

 2019-03-13

老牛的悲鳴

有一對兄弟從小在富裕的環境中長大,哥哥是個有智慧、善良、厚道的人,雖然從小受父母疼愛,卻沒有一點驕傲和貪念。父母過世後,他體悟到人生的無常和短暫,常到寺廟追求佛法,親近善知識,過著感恩、滿足、無所求的生活。
一念放生百福生

 2019-03-11

一念放生百福生

有一天,學校正逢期中考,在奮戰兩天得,終於考完了,下午隨著老媽回外婆家,幫外婆打掃環境、採野菜..,忙碌了好一陣子,正要休息時,只見姨丈一身輕便服裝,手提釣竿,如同往昔般問我:「要一起去嗎?」心中猶豫了一下...
微笑的力量

 2019-03-04

微笑的力量

微 笑 的 力 量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色彩;微笑的面容比化妝更為美麗。達文西的傑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早已成為世所公認的「美的象徵」。 微笑的力量,其大無比!歷史上,多少朝代就是亡於美人的一笑。例如妲己一笑,紂王失江山;楊貴妃回眸一笑,從此君王不早朝;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一笑,不惜以烽火戲弄諸侯,終於亡國身死等。甚至風流才子唐伯虎,因為秋香的嫣然一笑,不惜賣身當書僮,終於成就一段「三笑姻緣」,更是歷史上的千古美談。 笑聲,可以傳達情緒上的喜怒哀樂;也可以辨別一個人的忠奸善惡。在京劇裡,曹操的奸笑、劉備的苦笑、關公的冷笑、張飛的狂笑、諸葛亮的詭笑、周公謹的陰笑等,都是藉著笑聲來刻劃人物的性格。 微笑是朋友間最好的語言,一個自然流露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無論是初次謀面也好,相識已久也好,微笑能接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間的溫暖。 微笑,是生命活力的催化劑。人,有了微笑,就有表情;有了表情,就像甘霖遍灑大地,一切都會「活」了過來。 微笑,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所謂「舉手不打笑臉人」;時常以笑臉迎人的人,必是最有人緣的人。 舞台上,小丑的表演,就是爲了博君一粲、博人一笑。因此,做人要時常保持笑容滿面、笑容可掬、笑顏逐開;說話更要能令人會心一笑、開懷大笑,甚至破涕為笑。 所謂「樂然後笑」;微笑不只是臉上有動作,有表情,微笑是代表心裡的快樂。家
人我相處之道

 2019-02-25

人我相處之道

人 我 相 處 之 道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們做人之道;入學讀書,老師也會教我們如何與人相處。人不能沒有朋友、同事,人不能不和他人接觸;懂得人我相處之道,可以減少很多猜忌、糾紛、仇視,所以人我相處之道非常重要,如何與人相處呢?一、要相互了解:不同的兩個人,要如出自同一個模型,有同樣的思想、同樣的行為,這是不可能的事。重要的是,我了解他,知道他為什麼會跟我不同,自然就不會跟他計較。相互了解,就是彼此都知道「你為什麼要這樣」,則一切都情有可原。二、要相互體諒:他和我不同,本來就是兩個人,怎麼同呢?因此我要接納他的不同。他同我唱反調,世間上凡事本來不是正面就是反面;一物兩面,你認為他是反面,他也認為你是反面。容許不同,體諒相異,則和平相處不為難矣。三、要相互尊重:眼睛觀看,很有功能;耳朵傾聽,也有作用;鼻子呼吸,功用更大;嘴巴說話、飲食,都有貢獻。但是五官各有功能,要相互尊重,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歧視別人的短處。人與人一旦不能相互尊重,就無法維持友好、和諧的關係。但是社會是由士農工商各種人,包括生產者、消費者、促銷者共同成就的,所以要相互尊重,才能共同生存。四、要相互包容:自己的口舌,有時候牙齒也會咬到舌頭,你能把牙齒打斷嗎?只有忍耐包容一下就過去了。人我相處,彼此都要容人之短,取人之長;長短互補,才能相互為用。我們生存在世,是靠著多少長輩、前人,原諒我們的無知,包容我們的錯誤,我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