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明確自己的目標

 2019-05-04

明確自己的目標

明確自己的目標 *張振成 生活中,有些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株小草,他們不是在行走,而是隨波逐流。 隨波逐流的人隨大流,繞圈子,瞎忙空耗,終其一生。這種人既不會成功,也不會真正快樂。正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莊周所說:「哀莫大於心死,愁莫大於無志。」 沒有目標的人,最大的缺點就在於不能專注。專注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並要一直堅持到已經找出實現這個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將之付諸實際行動。你可能還意識不到專注的力量,但它的力量的確是無窮的。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確立一個固定的目標,並且踏踏實實地去付出。朝著確定的目標朝進,才能獲得最大的成功。
珍惜感恩面對人生

 2019-04-20

珍惜感恩面對人生

珍惜感恩面對人生 在這個講究包裝的功利社會裡,我們常會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欠缺的耿耿於懷。其實上天是非常公平的,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缺少了一些東西。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但卻無法生育;有人外貌出眾,能幹多財,感情路上卻坎坷難行;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袋空空。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天劃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愈如影隨形。以前我也痛恨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失,彷若心中的一根刺,時時提醒自己,要謙卑、要憐恤、要感恩、要珍惜。 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我們的恩典,我們終會發現自己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部分雖不可愛,但也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接受它並且善待它,我們的人生會更豁達快樂。 圓滿的生命不在個人而在整體,我們一生各有各的角色和責任,但有餘力之時,不妨付出多餘的時間和金錢,交由不為名,不求利的慈善團體,讓他們去助印經書,或者去救助身陷苦難的家庭,使他們在生命最荒涼的時刻,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得到希望的火種,得到一種喘息。我們也會因我們獨特的善舉,體會出生命真正的內在價值,成就別人的同時,也間接的渡化自己。
說話的要領

 2019-04-18

說話的要領

說 話 的 要 領 說話,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藝術,更是溝通人際往來的工具。古今中外,對於說話的重要性,有不少至理名言,例如論語云:「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孫子亦言:「贈人益言,貴比黃金;傷人之言,惡如利刃。」因此說話要合乎身份,要恰到好處,更要適可而止;切勿因失言而取禍,更勿因多話而令人生厭,或因說虛妄之言而被人瞧不起,乃至因輕言而為人所辱。 說話的目的是要溝通彼此的思想、看法;說話可以估量一個人的人格、個性和知識。一個人對一件事的看法、觀點如何,在一番談話之後,幾乎可以表露無遺。因此,先思而後發言,可以減少說話的過失。 說話的重要,關係著一個人的前途和事業。一句關懷別人的話,能讓沮喪的人有生存下去的勇氣。一句讚美人的好話,可以使人心生歡喜,終身爲其效命;一句傷透人心的語言,可以使多年知己反目成仇。因此「口下留德」,是做人很重要的修養。 說話時,態度要誠懇,語氣要和善,遣詞用字要婉轉,不可盛氣凌人。最好多說肯定句,少用疑問句,例如多說「當然」、「很好」、「沒問題」等令人樂意接受的話。尤其,平時應該學習說令人感動的話,不要說諷刺別人的話;應該說令人歡喜的話,給人鼓勵的話,不要說令人難堪的話;應該說令人起信的話,給人肯定的話,不要說令人喪氣的話;應該說有益於人的話,給人讚嘆的話,不要說浪費別人時間的戲論。說話還要能皆大歡喜、面面俱到;要替別人留有餘地,千萬
緣

 2019-04-17

緣 茫茫人海中,人與人的聚首都是緣份。語云:「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世間的種種情都由一個「緣」字,無論緣深、緣淺、緣起、緣滅,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無須強求。例如男女朋友分手,可能只是緣分未到,就坦然接受吧!有的夫妻恩恩愛愛幾十年,除了緣深,更是彼此互重互諒才得來的。 若是遇到孽緣,惟有以包容的心去寬恕、接納,才能使心靈昇華。如那寶玉和黛玉纏綿悱惻的愛情,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仙苑奇葩,無奈造化弄人,空留浩歎!而孔雀東南飛中的無奈執著,更使人為之同聲一哭。 在社會上,各行各業彼此息息相關,交織成一張緊密而不可分的「緣」,而緣上的每一分子,不論是你、我、他,都應該堅守崗位。為人師者,盡自己傳道、授業、解惑的本分。醫生要盡自己懸壺濟世的志業,工人要盡自己埋首苦幹的那份幹勁,以及流汗的本分。神職人員更應加盡守天之本分。當你無怨無悔的流下你的汗珠,無疑是為自己儲蓄了永恆的深緣。 除了珍惜既有的緣份,更要結善緣。每一場師生緣,都是美而溫馨;朋友之間的情誼,雋永清俊,如管鮑之交的相知相容,令人悠然神往,鍾子期與俞伯牙之間的推心置腹,使我羨慕不已。 緣份的深淺起落,締造許多悲歡離合。我最欽佩顏回夫子那種無人而不自得的閒適境地,對他來說,世間沒有什麼不好,沒有什麼不順遂,也只有他才了解簞食瓢飲的甘美滋味。請珍惜世間的一切緣,讓彼此在相互的交流中,放出璀
生命與生活

 2019-04-15

生命與生活

生命與生活 張振成 人的生命是很短暫的,短小如曇花之一現;又很渺小的,渺小如滄海之一粟。生命的形態是生活,生活離不了物質,但這是為了生存;生活最主要的還是精神享受,而生活的意義在於精神的高尚,高尚之處,在於它的真善美,它是真實的,它需要真誠,它是善良的,不允許有罪惡,它是美好的,不應該醜陋。 生活的現象,永遠是複雜的。人類經歷過磨難之後,才會逐漸憬悟,再向前邁進一步,因此人的生命也就有了內容,也有了成功的快樂。生命的兩端是黑暗與死亡,只有中間這麼一段生著、活著的過程,對於一個個體生命來說,這就是它的全部。如何讓生命發光發熱,使這段時光高尚起來感到幸福,就必須使生活多采多姿,不可渾渾噩噩,漠然視之,更不可對生活希望之火熄滅。 人之生死一如草木,生生死死,盛衰榮枯,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順應規律,坦然面對,正如花開花落,人的生命也是有季節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那是非常明顯的,偉大和恆久的,這種生生不息的循環理性,才能使生命與生活連成一體,共存共榮。 范成大有首詩云:「有眼不自見,尚謂朱顏酡;今朝鏡中照,憔悴如枯荷。」這是老年人看到自己秋霜染鬢、毛枯髮稀、面容憔悴之憂慮。吾人須在生命中以平常心來面對人生;在生活中樹立樂觀向上的健康心理,做到人老心不老,平和愉悅、頤養天年。
值得省思的一篇文章

 2019-04-12

值得省思的一篇文章

一個年輕人陪同老父在銀行呆了一個小時,因為老人要轉帳,小伙子忍不住就這樣問他了。「爸爸,我們為什麼不啟動你的網路銀行?」 父問子:「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子答:「那樣你就不必在這裡花一個小時,只為了要轉帳。你甚至可以在線上購物,一切都會很容易。年輕人很開心的引導老父進入網絡銀行的世界。 父問:「如果這樣做,我是不是不必走出房子?」 子說:「是的,是的!現在甚至可以在家門口交貨,亞馬遜如何遞送一切。」 但父親接下來的回答,讓子感到啞口無言!也令我心頭一震。 父對子說:「今天進入這家銀行後,我遇到了四個朋友,而且和工作人員聊了一會兒。你知道的,我經常一個人很孤單。這樣的方式是我需要的,我喜歡親自到銀行一趙。我有足夠的時間,但是我渴望與人實際的接觸。兩年前我生病了,我經常去買水果的那家店主專程來看我,他坐在我的床邊哭了起來。幾天前當你媽在早晨走路的時候,突然倒了下去,雜貨店的人看到她倒下去,馬上開車送你媽回家,因為他知道我們家在哪裡。如果一切都上網解決,會有這種『實際與人接觸』的感覺嗎?為什麼我要讓一切東西都送到我家門口,然後強迫自己只能和電腦互動呢?我喜歡和人打交道,而不僅僅是『賣家』或『機器』。親自辦理,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關鍵和關係。亞馬遜、淘寶、瞎拼.....也能提供這一切嗎?科技不是生命,把時間花在人身上,而不是花在設備上! 年輕人啞口.....,我心頭為之一震
探討東西方報應實例

 2019-04-11

探討東西方報應實例

在生命軌道上,看不見的未必就不存在,例如報應。有關宇宙因果律,一般人認為是東方佛道教等宗教思想,但在觀察自己或周遭親友人生際遇後,多少會感受到冥冥中之善惡報應存在案例。當今世上不少政客或恐龍法官胡作非為說歪理恣意妄行,似乎全然不信會有報應,間接地帶壞社會善良風氣,使道德倫理淪喪,使部分人對因果報應起疑。其實,今生不報來世報,而二十一世紀已加速到因果清冥現世報之時代,在東西方國家有不少實例可作驗證。 目前西方歐美或世界其他國家都開始注意這因果律之現象。例如在非洲盧安達,有本書《魂葬》作者雅帝,於十五歲時父母遭內戰叛軍所殺害,他本身雙腿被砍斷,舌頭被挖走,在當地受殘害前向叛軍指揮官說:「今日之我,必是明日知你」。果然,他的咒詛應驗,該位殺人如麻的軍人在五年後某次跌倒,竟致雙腿和舌頭腐爛變成殘廢和啞巴,作者得知這消息後在他書中證實世上不可能沒報應。 法國著名哲學家馬勒長期在中國研究有關佛學及因果報應,也在歐美發表不少有關國外現世報之案例(包括追蹤經常對各地發動戰爭之美國劣行)。 在越戰期間,美軍除了灑落葉劑造成超過數十萬之越南畸形兒,而且土壤污染又種植茶葉、咖啡等產品(銷售亞洲台灣等國,繼續毒害人類);而在越戰時美軍屠殺人民,其中有名之「美萊大屠殺」,指揮官威廉凱利曾歷經四十一年良心煎熬,於近日承認:「自己天天內心活在悔恨中」。而在日本侵華戰爭時一手主導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