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生命與生活

 2019-02-03

生命與生活

生 命 與 生 活 人的生命是很短暫的,短小如曇花之一現;又很渺小的,渺小如滄海之一粟。生命的形態是生活,生活離不了物質,但這是為了生存;生活最主要的還是精神享受,而生活的意義在於精神的高尚;高尚之處,在於它的真善美,它是真實的,它需要真誠;它是善良的,不允許有罪惡;它是美好的,不應該醜陋。 生活的現象,永遠是複雜的。人類經歷過磨難之後,才會逐漸憬悟,再向前邁進一步,因此人的生命也就有了內容,也有了成功的快樂。生命的兩端是黑暗與死亡,只有中間這麼一段生著、活著的過程,對於一個個體生命來說,這就是它的全部。如何讓生命發光發熱,使這段時光高尚起來感到幸福,就必須使生活多采多姿,不可渾渾噩噩,漠然視之,更不可對生活希望之火熄滅。 人之生死一如草木,生生死死,盛衰榮枯,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順應規律,坦然面對,正如花開花落,人的生命也是有季節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那是非常明顯的,偉大和恆久的,這種生生不息的循環理性,才能使生命與生活連成一體,共存共榮。 范成大有首詩云:「有眼不自見,尚謂朱顏酡;今朝鏡中照,憔悴如枯荷。」這是老年人看到自己秋霜染鬢、毛枯髮稀、面容憔悴之憂慮。吾人須在生命中以平常心來面對人生;在生活中樹立樂觀向上的健康心哩,做到人老心不老,平和愉悅、頤養天年。
如何自我更新

 2019-02-02

如何自我更新

四書裡的大學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說明人要不斷的更新,才會進步。 衣服破舊了,要換一件新的;房子老舊了,要加以翻新。新的環境,新的人事,新的團隊,必定有新的發展。對於老舊的過去不能留戀不捨,否則會被譏為「墨守成規」、「故步自封」,沒有進步。因此,人要從舊有的裡面脫胎換骨,脫穎而出,不要留戀過去,要懂得自我更新。那麼如何自我更新呢?一、反省: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人要反省,才能更新,才能進步。每日都能反省自問:我對父母有盡孝嗎?我對朋友有幫助嗎?我對社會有貢獻嗎?我對自己的行為有錯失嗎?人能反省,必有長進。二、認錯:認錯是美德,更是勇敢的表現。所謂「知錯必改,善莫大焉」,人不可能都不會犯錯,但犯了錯要能知錯,而且要「知錯必改」,一定會有進步。人的經驗閱歷,都是從失敗、錯誤裡,一次一次累積而成為智慧,所以一個人都不曾犯錯沒有了不起,知錯能改才是偉大。三、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人要更新自己,「懺悔」是必要的修行。我們每天的語言,造了多少妄言口業;我們的心理充滿貪瞋嫉妒、愚癡無明。這些可怕的惡習存在我們的身心之中,如果不能經常懺悔,就如同衣服髒了,身體髒了,不每天洗滌,怎能清淨呢?四、行善:我們要求自己自我更新,應該「己做惡事要更改,未做的善事要積極去做,已做的善事要繼續加強。」如果社會上一人行善,則十人受益,全國的人
慈悲喜捨

 2019-02-01

慈悲喜捨

人世間的疾苦何其多,令人見之心生悲憫,所以慈善工作迫在眉睫。而慈善工作究竟應如何做,才是慈悲的智慧?惟有依自己的智力、財力與時間,才能充分發揮救度眾生離苦得樂。 要知,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世間的疾苦是無限,要以有限能力去救濟無限疾苦,似乎不可能。所以要以智慧去激發出大眾的慈悲心,呼籲更多的人參與善工作行列,設法厚植救濟眾生的能力,讓更多有能力的人來承擔更多的責任,好為更多的人群服務。 今天台灣到處都有愛心,慈善會設立「食物銀行」,有大家的慈悲善心參與,相信諸位的慈悲善心,上蒼都看到了。但以目前的人力、財力,要來救濟當前的疾苦,實是杯水車薪。惟有諸位能以救濟天下苦難蒼生為己任,發菩提心善行慈悲喜捨,擴展食物銀行,藉著食物濟助發放,不但使貧困之人能得到實質幫助。 更重要的,是使人人能發出一顆慈悲善心,以達「濟貧教富」,進而讓更多的人參與慈善工作行列,走入善門行布施的機會。如此,慈善工作才能長遠而持續下去。
心念的重要性

 2019-01-31

心念的重要性

好的想法常常帶來好的結果,壞的想法往往帶來壞的後果;有許多真實的例證,印證了世間確實存在著吸引力法則。 最通俗的例子就是很多愛算命的人常有的經驗,好事難實現,壞的卻成真。那是因為算命先生對你說的壞事,讓你產生恐懼擔心,而恐懼擔心時時刻刻縈繞在自己的意念中,揮之不去,結果不知不覺壞事就發生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不去算命,他們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當困難和問題來臨時,他們以理智和勇氣面對,以毅力和膽識解決,以勤奮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人生很多事都是這樣,當一直抱怨誰對我不好、誰欠我什麼,不停的怨天尤人,於是就會去抱怨、不滿更多事,生活也就變得更糟糕,驗證煩惱災難或幸福快樂常常是自找的。 一個人如果老覺得自己可憐或是恐懼,就會吸引更多悲哀或可怕的不幸發生,噩運就會來敲門,如配偶外遇、家庭破碎、罹患疾病等等。 每天說是非,是非就會吸引小人黏上你;每天抱怨不知足,好事就會全跑掉。負面思維的能量,吸引來自負面的結果;正向陽光的樂觀自信,就吸引來成功,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相由心生,境由心轉」。 要注意傾聽自己成天在說什麼、想什麼,警惕不要抱怨、自憐,不要扮演受苦受難者,不要覺得自己可憐,更不要常常講不開心的過去,過去的一切都放下、忘掉吧!別讓自己老陷在噩夢中走不出來。 要感謝上天的愛和愛你的人,這樣更多的愛就會回饋你;上天常常特別眷顧感恩知足的人,就是這道理
母親的愛

 2019-01-27

母親的愛

上帝無法分身照顧每一個人,因此賜給每人一個母親。儘管時代不同、環境大異,母親的角色愈來愈難扮演;但是母親的愛心則永遠是一樣的。 母親的愛是:照顧、鞭策、期許。就照顧而言,我們常用「無微不至」來形容母親的呵護,這對於幼小的生命是不可或缺的。就鞭策而言,母親的心意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句話:一是「孩子,我要你比我幸福。」二是「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強。」這兩句話合起來,就足以說明為何母親總是任勞任怨了,她的勞怨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孩子上進。 母親永遠不會對你失望,因為她對你有「愛」。只要有愛,就能照亮孩子的內在價值,讓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然後邀請孩子去實現,給他完全的支持。 縱使一切都會改變,親情依然存在。母親的角色仍是所有的女人最希望扮演成功的。 沒有母親的愛,世界不知要黯淡多少呢!
月有圓缺,日有陰晴

 2019-01-26

月有圓缺,日有陰晴

家庭幸福的秘訣是什麼?許多婚姻到頭來都不美滿,猜猜看是什麼原因?是沒錢而貧賤夫妻百事哀?還是小孩子太多?還是更年期作祟?以往的共同理想都破滅了,但是我相信不全是為了這些因素。只是彼此缺乏的了解和同情罷了!佔有慾和自私自利破壞了琴瑟和諧! 要常常快樂並不容易,只有那些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的人,才不知道什麼是快樂,而那些予取予求寵壞了的孩子是浪費快樂,因為他們不曉得什麼是真快樂。 相反的,互相尊重和幽默感可以帶你走人生艱困的路程,助你克服每日瑣碎的煩事。有施有受,應該學會容忍,若是整天抱怨,日子不會變得更好。 總之,不如意時不妨放寬心胸,月有圓缺,日有陰晴,何況生活上難免會有不滿足,困擾和不幸,但是家庭的天倫之樂,是上帝賜予的最完美禮物呢!快樂只在自己的心中,不必去外界尋找,心中不空虛便是快樂,這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以微笑面對失敗

 2019-01-25

以微笑面對失敗

失敗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不陌生,我們從小到大,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失敗。事業取得成功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不斷地遭遇到失敗,再以大無畏精神戰勝失敗的過程。 各項文獻研究發現,世界上著名成功人士所做的事情中,成功與失敗的平均比率為一比十,也就是說,他們幾乎要失敗十次才能換來一次成功。例如:福特汽車公司的亨利.福特,以及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本田,他們在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功之前,都經歷過多次倒閉之困境。 其實,失敗並不可怕,問題的關鍵在於您對待失敗之態度。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能不能經得起失敗的考驗,決定了是否得到最終的成就。 有的人因為失敗而徘徊不前,悲觀失望,他們往往由於害怕失敗而難以下定決心,以致無法做出正確之判斷,無法採取有效之行動,讓機會和時間在不安及惶恐中悄悄地流逝。更有甚者,整日坐立不安,腦海中充滿著可怕的景象,結果犯了更大之錯誤,遭受更大的批判及更多的失敗,最終落於人後。譬如學習英語,因為怕說錯而不敢開口說,結果愈怕愈學不會,愈怕愈生疏,也就更無法將英語學好了。 每個人在失敗時都會出現懷疑、恐懼的負面情緒,他有可能侵蝕我們積極的心態,妨礙我們做出果決的判斷。「恐懼衍生於無知」,這句話可以幫助我們戰勝恐懼及憂慮。在這個時候,積極的心態成了最有用的武器。 成功就像金礦般,失敗則是外面包裹著堅硬無光的岩石,只有努力著鑿穿這層岩石,才能獲得裡面的寶貴財富啊!而挫折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