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如何建立和樂無諍的社會

 2019-02-24

如何建立和樂無諍的社會

如何建立和樂無諍的社會 隨著人類教育文化的提昇,現代人愈來愈注重生活品質,希望過著和諧快樂、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人類屬群聚生活,權利與義務、得到與付出,是相對存在的,倘若心中只有個人利益,人生的煩惱,將會細數不盡。 人生的煩惱很多,包括:家庭內,夫妻個性可能不同,如何互相包容;社會上,勞方、資方,農業、工業等各行各業立場可能不同,如何共存共榮;政治上,黨派利益不同時,如何為國家人民謀福祉等,因為各種利益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立場,凡事若不能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和樂無諍,永遠是一個口號。 那麼如何建立和樂無諍的社會呢?一、放下貪瞋癡:一般人見到利益,就易起貪婪心。遇到不合己意時,易起瞋怒心。如果每個人都只強調個人權益,在貪婪心作祟下,家庭、鄰里、社會的紛爭,就會層出不窮,而且很難圓滿解決;所以,要實現和樂無諍,首先要放下貪瞋癡。二、學習慈悲喜捨:富貴貧賤,雖是每個人不同的際遇,但是吾人對於貧寒者,要給予救濟;對於受災者,要協助其走出陰霾;幫助別人拔除苦難、獲得快樂,這個社會才能溫馨和諧。三、常存感恩的心:感謝父母養育、師長教誨、朋友扶助、國家保障人民權益,感謝各行各業的奉獻,大家才能享受優質的食衣住行育樂。因為心存感恩,才不會計較,才願意付出;因為感恩,才會無諍。 世間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分成正、反二面,即煩惱(黑暗)與和樂(光明),如果站在黑暗的一面,執著於煩惱與私
成功的要素

 2019-02-23

成功的要素

成 功 的 要 素一、要愛你所做,做你所愛:如果你愛的是學習,可以繼續深造。如果你愛的是服務大眾,你可以走向人間。二、是精進:不斷的去迎接挑戰,不可以停止腳步,不要怕失敗。有一位法國的國王說:「如果你想要成功的話,有兩件事情請記住。第一件事情尋找挑戰,越是困難越去迎接它,不要逃避任何挑戰。第二件事情尋求支持,你自己內心努力的支持,以及週遭親友的支持。」不管是做學問,或是弘法利生,有了這兩件事情,必然是可以成功的。三、是決心:不管你選擇未來的路是什麼,必須簡化你的生活,一心一意邁向單一的目標,不可以三心二意。比如求學,唯一目標就是學問。不可以這個也要,那個也要,否則永遠沒有成功的日子。四、是虛懷若谷:將來必然會面對許多的困難、敵人、險境。要不斷去克服,在這當中千萬不可以自滿傲慢,不可以認為自己已經懂得夠多,要謙虛不斷的學習。就像蘋果電腦創始人賈伯斯一樣,他永遠求知若渴,不斷在學習,才能推出新產品。在巴利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只有懂得自己不夠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如果是自滿,永遠都是失敗的。」
成事的六種助緣

 2019-02-22

成事的六種助緣

成事的六種助緣 一棟大樓,要有鋼筋、木材、磚瓦的助緣,才能成為一棟大樓。我們也一樣,必須有很多朋友和各種因緣,才能助長我們的事業、圓滿我們的人生。這裡提供六種助緣:一、微笑能助長活力: 微笑是保持健康的藥石之一,常常微笑,內心的快樂會增加我們的活力與能量。微笑能夠散播喜悅給別人,或者當你有求於人時,先來個微笑,事情也必較能順利如願。二、寬恕能助長氣度: 寬恕是人我之間相處的潤滑劑,也是胸襟、氣度的試金石。種族之間,世仇爭戰,禍延多代,都是因彼此沒有寬恕的雅量,像印度的琉璃王,對心中的羞辱不能釋懷,而造下屠殺種族的惡業。相反的,戰國的齊桓公能不念一劍之仇,義恕管仲,終能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可見世間上的武力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唯有寬恕,才能感召人心,化解怨恨。三、包容能助長和諧: 這個世界就是因為有「千差萬別」的不同,才展現出繽紛多彩的風貌,因此,對於別人的缺點,我們不要計較,要多多包容。如台灣七景之一的關仔嶺溫泉,就是「水火同源」的最佳顯現。凡事不必強求一致,能夠包容而異中求同,共存共榮,反而能創造多元發展的社會與文化。四、放生能助長壽命: 我們放生、護生,延長眾生的壽命,有了惜生、護生的因,自然能得到長壽的果報。放生還有一個更大的意義就是放人一條生路;能夠隨時隨地給人方便、救濟人、讓人離苦,才是最重要的。五、慈悲能助長人緣: 社會上,有學問的人不見得能
放下仇恨最美

 2019-02-21

放下仇恨最美

三月底內湖發生驚世命案,受害者劉姓女童「小燈泡」的母親,於命案現場目睹案程,她在悲痛中,噙著淚水,不抱怨、未崩潰,感謝路人的幫忙,澄清媒體錯誤的報導,條理分明的說明案情經過。 事後含悲PO文表達對小燈泡的想念,同時呼籲大家要關心身邊的人,用愛去抱抱自己的家人。不但表達家庭的重要,更希望社會重新拾回對親情、倫理、愛的重視。 更用心的在小燈泡的靈堂門口,設置看板:「希望踏進靈堂的人,收起仇恨,也不要責備對方,讓小燈泡的最後一程,心中仍然只有對這世界美好的回憶,她帶著美麗,來到我們家,我也希望她帶美麗離開。」 這位天底下最堅毅,睿智、真善美的母親,第一時間不但沒有歇斯底理的控訴,也無情緒性的語言。有人說他太冷靜了?哪知她對愛女的思念之情不異於常人,卻選擇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時間狂哭,讓人很不捨。 一般遭受此橫禍者至親家屬,情緒崩潰、眼神佈滿仇恨、咬牙切齒、呼天換地;唯慈悲智慧的菩薩行者,才能忍受悲痛、委屈,收起仇恨,以寬恕的柔軟心,感化剛強頑固眾生,因她深深明白:「仇恨對治仇恨」永無了時,而且回憶起和小燈泡的對話,圓滿小燈泡變大燈罩的願望,了悟小燈泡熄滅了,但她變大燈罩,光芒四射。母愛光輝,讓她成為安慰人心的使者,永遠照亮世間,是個值得致敬的母親。
說話藝術

 2019-02-20

說話藝術

說話藝術 說話就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只要沒有身體缺陷,大多數人都擁有這項基本的表達能力。但如何能夠在人與人的對話之中,使人信服於你,關鍵就在於得不得體,以及合不合理,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有好朋友因一句無心話語而反目成仇,也有夫妻惡口相向而相見如「冰」的,但也有人因為說出一番好話而被賞識,到底話要怎麼說? 有話要好好說,直說卻不傷人,指導下屬也能言之有物,尊重對方而非一味指責,你的言語才能被接受;能被接受、吸收的語言,才是好的語言。不然,一切都是空話。 古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言語的暴力,會造成憤怒、傷害的負面氣息;反之,溫暖的語言則傳達給人歡喜、鼓勵的正向力量。適切的言語,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什麼場合要說甚麼話才是恰當,需要學習。然而,要會說話,也要學會聽話,聽懂別人的話,則需要有開放、寬容的心態,才能完整傾聽別人說的話。
認識自己

 2019-02-19

認識自己

認 識 自 己 語云:「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經典也說:「認識諸世間,不能認識自己。」世間上凡事都講究「認識」,認識的人多、事多、物多,認識的因緣關係愈多,對自己會愈方便。但是真正說來,所謂「認識」,最重要的還是「認識自己」,與自己有關的認識愈多愈好。到底人要認識自己的是什麼呢?一、認識自己的環境:人打從出生,有的人生在富貴之家,生活優渥;有的人出生在窮鄉僻壤,生活條件奇差無比。先天的環境不同,所享受的因緣條件不同,自然影響發展。但是儘管先天的條件不同,有的人向環境低頭,有的人向環境挑戰,例如匡衡「鑿壁偷光」、孫敬「懸樑讀書」,他們都是認識自己雖然沒有好的環境,但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環境,因此不向環境屈服。二、認識自己的能力:人出生到世間,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子,也不是人人都能當佛陀,個人的能力有別,有的人長於智慧,有的人長於慈悲,能認識自己的能力,就自己的專長善加利用、發揮,必有傑出的成就。三、認識自己的學識:世間上的人,聰明才智,賢愚不等,學識多少不能冒充。所謂「道德半斤可以充十兩,學問十兩就是十兩」,有的人不務實,不能認識自己,一再強求,想要讀書求得高深學問,但是死讀書、讀死書,求得再多的學問也沒有用。學問之道要能活用,能把自己所學到的,加以運用,不要為虛名所誤。四、認識自己的家世:人的前途,靠好的家世成就,當然有很大的助益。但家世也不是決定人之一生的唯一因素,例如:董永
與別人相處之道

 2019-02-18

與別人相處之道

互相尊重並包容他人,消除隔閡建立彼此共識,就能創造成功與別人相處的機會。以下幾點思維,可以讓你容易與人相處。ㄧ、欣賞與你相異的人: 人們大多比較習於接受與自己觀念、特質、喜好相似的人,而遠離那些極度差異的對象;盡量去了解與你不同的人,並欣賞你所沒有的特質,向對方學習。二、找出別人的優質之處: 每個人都有特別優秀的部分,或許有些人你不一定欣賞,甚至會無法溝通,但只要深入發掘他的特點,並真正地認同,你可能會對他改觀。三、合作專業、選擇互補: 在工作時,專業合作必須人適其所,選擇與你互補的對象,比起同質性高者,更能互助成功,你必須有雅量並認同對方的強項,並讓他了解你想要共同完成目標的心意。四、培養良好的EO: 碰到不喜歡你的人對你的不友善態度,或者批評的言辭,不要太在意。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不要讓別人的態度、言辭影響你的心境或判斷,讓它過去吧!五、真誠待人、不吝讚賞: 化敵為友最好的方法之ㄧ是,主動了解對方,並找到他真正的優點,誠心地讚賞,讓對方知道你們可能是不同的人,但他的好處你是了然於心,非常欣賞而且能坦然接受。六、說話多正、少負: 說話的語氣、語調、肢體、語言,都會變成習慣;革除負面或尖酸刻薄的批評語言,多用尊重、詢問、或讚賞的正面語言,不只你的正面能量會提升,對方也會受到感染而減少負面語言。七、別嫉妒相異: 很多人不喜歡與自己旗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