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可以成就一切學業、事業、志業;一分一秒無不是時間的累積。每個人的人生,真正用在做人做事的時間極為有限。所以有智慧的人,視時間如鑽石;而愚癡的人,將時間當作泥土。若能把時間當作鑽石般地珍惜,精勤不懈,則世間沒有不能完成之事。若在日常生活中,心思渙散昏沉、貪圖逸樂懈怠,那麼時間就會平白的消逝。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分分秒秒,每個時刻都須保持清醒,即使有病痛疾苦,也不可在昏睡中虛度光陰、在憂鬱中浪費生命。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不在於存活世間的久長,而在於自己為世間付出多少。只要克盡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喜悅,就是最踏實、最幸福的人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人不但要眼光看得高、看得遠,還要有後顧之憂,也就是要能看得清自己的前途,也要看得到後退之路,要懂得預留餘地,以便將來有個回頭轉身的空間,所以後顧之憂也是一種處事的哲學。那麼如何才叫有「後顧之憂」呢?第一、晴天要備雨天傘:朱子自家格言說:「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凡事有備則無患,所以天氣好的時候要備妥雨傘,以防天有不測風雲;秋天時節要多積聚糧食,以便安心過冬;甚至對於大自然的天災地變,人類雖然沒有辦法完全抗拒,但還是可以透過事前的預防來減少災難的傷害,所以居安要思危,這是很正確的生活態度。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就是期望被人讚美和尊重。」讚美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他支持人自我肯定、增添信心,進一步引發樂觀進取的熱情,能夠發揮所有的才華與潛能;它幫助人自我實現、增長智慧,更加堅定積極向上的信念,藉以完成全部的理想與抱負。輕輕的讚美如春風化雨,將看到春和景明;柔柔的讚美似冬陽融雪,會照見勃然生機。
快樂,這是人人所希求的!世間上,有的人以為有錢就會快樂,但是錢帶給人煩惱痛苦的例子不勝枚舉。所謂「人為財死」,盜匪殺人,不都是見財起意的嗎?大陸文革時,清算鬥爭的對象大都是有錢人;有錢人的痛苦遭遇有時反而比沒有錢的人更多。 世間上,也有許多人以為有了愛情就會快樂;愛情很美,但愛情帶給人的痛苦更多。社會上多少不幸的悲劇,都是源於「情關」難過;多少人為情所困,導致身敗名裂,甚至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不都是爲情而引起的嗎? 有的人認為有了名位就會快樂,名位可以滿足人的雄心壯志,但一般人名位高了,往往不懂得普利大眾,只知高高在上,反而失去了群眾,甚至失去了自己。我人追求快樂,快樂究竟在哪裡呢?第一、快樂在自己的心裡。心裡的滿足,心裡的包容,心裡的智慧,心裡的信仰;心裡可以製造出快樂的泉源。第二、快樂在真情道義裏。人貴真誠,待人以真、待人以誠;這真情道義,就是快樂。第三、快樂在人我友誼裡。人不能沒有朋友;朋友之交,相互提攜,這友誼就是快樂的泉源。第四、快樂在看破解脫裡。人能看淡世事,從憂悲苦腦中解脫出來,如此,快樂不就在看破解脫裡嗎? 金錢,不是不快樂,只是人要會用錢,不要被錢所奴役;愛情也不是不快樂,但是愛情要淨化、昇華,不能自私、染污;名位也不是不快樂,若能把眾望所歸的成就,再來分享大眾,人我兩利,豈不更好? 吾人不要每天只是追求感官之樂,例如眼觀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不經意間我們正走向人生的暮年。從呱呱墜地到兩鬢染霜,歲月的行曩裡裝滿了酸甜苦辣。接下來,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取決於我們的體魄和心態。 不要怕被周圍的人遺忘,隨著時間的流逝,不論是平民百姓或是帝王將相,最終都會淡出公眾的視線。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退休後,喜歡文學的他推出了回憶錄,這本暢銷書不僅賺足了版權費,還成為世界各國研究冷戰歷史的寶貴資料。在曾經的歲月裡,每個人都會有大小不一的光環,但這光環已是『過去式』。當光環褪去,誰都是柴米油鹽,誰都是一介布衣。 一零三歲的楊絳先生如是說:「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認定,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曾經擔任世界展望會的英文翻譯志工,翻譯信件的往來,讓台灣資助人愛心的付出更顯真實也更圓滿,使國外的受助兒童除了物資的幫助外,在精神上也相對得到更多的鼓舞。無所求的志工經驗帶給我的是內在持久和真正有意義的快樂。享受美食是快樂,穿著時髦服飾是快樂,等等---,然而,這些外在的快樂卻是如此短暫。以我個人的經驗,持久的快樂來自內在的寧靜與滿足,而這種持久的快樂是來自盡一份心量力而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本身的作為能使別人得到幫助和快樂而自己也能得到滿足與歡喜。 修養來自修行,修行來自生活點點滴滴的對應,如何去面對挫折化解煩憂,對人對事忍耐包容的同時也要用心去了解,進而化解,以不傷害彼此為前提,從錯誤中學習,從學習中反省,從反省中覺悟,讓自己的心趨於安穩自在而達修養的真正目的。此時,微笑人生將會是: 當心滿足時 快樂自然呈現, 當心放下時 內心自然微笑, 當心寧靜時 人生自然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