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皈依三寶的意義

 2018-12-17

皈依三寶的意義

皈依三寶的意義 張振成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三皈依指歸投依靠佛、法、僧三寶,藉著三寶功德威力的加持、攝護,能止息無邊的生死苦輪,以及能遠離一切怖畏,而得呵護、解脫一切憂悲苦惱。 世間的人,依靠金銀財寶,就能獲得物質生活;若能依靠佛法僧寶,就能獲得精神救濟,心靈的依靠。 【成佛之道】一書說「眾生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在一生又一世的時間推移過程中,流轉升沈於苦海中,亟需依靠三寶的舟航,才能到達彼岸。但眾生愚痴,不知皈依,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甚或迷戀世間的財寶、權位、眷屬、生命---等,殊不知道財產為五家所共有,逢到大水、大火,或生了不肖兒女,財富隨即就轉眼成空。」 皈依,即由深切之信心,深信佛、法、僧三寶確為真正的皈依處,能因之而得種種功德;既知三寶有此等功德,乃立願做一名佛弟子,信受奉行,懇求三寶的威德加持攝受,將一己的身心歸屬於三寶,從此不再信奉天魔外道! 【大乘義章】卷十說:「歸投依伏曰歸依。歸投之相,如遊歸家,如子歸父;依伏之義,如民依王,如怯依勇。」 一般而言,皈依是信仰。許願領受外在的助力,從他力而得到救助,這是他力的宗教,佛教皈依固然有此意義,而除此之外,更有不共外教的地方,因為皈依的最深意義最終目的,乃是皈向自己的自心、自性。即如佛陀在涅槃會上教誡 弟子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寬恕別人

 2018-12-16

寬恕別人

「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古有明訓。寬恕別人,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它除了減輕對方的痛苦,讓他有悔悟自新的機會,也能夠昇華自己的情操,使自己能夠超凡。 因為,當我們「寬恕」別人的時候,無形中我們心中也會產生一股莫名的滿足快樂感,遠遠超過一般凡夫所能感受的愉悅。 試想,假如我們看別人不順眼,對別人的行為舉止不滿意,那麼,痛苦在內心深處的,不會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因為你製造了一樁惡緣,自找麻煩來活受罪。 當你恨死對方時,也許他並不知情,生活依然過得好好的,並沒有任何損失。反倒是你自己的內心,因為有「怨恨」,而一刻也不得平靜,痛楚難熬不已。因此,「恨」別人是最愚痴傷神的行為。 唯有懂得「寬恕」別人,才能得到人性純真的快樂,也正是昇華自己靈性的本源。
心存感激

 2018-12-15

心存感激

心存感激 張振成 若是少一份感激,則少掉一份鼓舞,更少掉了一份力量。 人生旅途要感謝的太多,人事地物,日月花草,天地自然,即使一陣和風,一陣花香,都要心存感激。更別說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 回饋是美德,布施是情操,也是感激心的延伸,感激心的發揚。古人韓信未得志時很困苦,時常餓肚子;幸而有位在河邊工作的漂母,同情韓信的遭遇,不斷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以雙手勉強糊口漂母幫助很感激,後來他替漢朝立汗馬功勞封漢王想起漂母的恩惠,命隨從送菜送飯回報,還送千兩黃金答謝。 這是「吃人一口,還人一斗」的典故,也是心存感激的佳話。困難時即使得到一點點幫助也很可貴,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才是為人之道。 烈日下,漫漫長路,口乾舌燥,汗流浹背。突然發現一棵小樹,趕緊躲在下面。歇歇腿,避避蔭,涼風習習,沁入心田,即使短暫,也如沙漠甘泉。 感激心油然而起,感謝路樹的庇蔭,給燥熱旅人片刻的陰涼。 心要時時存感激心,處處存感激心。感激讓人知恩圖報,感激讓人性光輝呈現,感激讓助人美德昂揚。
生活之道

 2018-12-14

生活之道

有三種人是真懂得生活之道的人:「不生氣的人;不計較的人;不抱怨的人。」「不生氣的人」心中總是充滿包容與關愛,這樣的人是有福氣的,因為當你對人或物動氣的時候,其實你動氣的對象並沒有受到影響,受影響的反而是你自己。所謂:「當你生氣的時候,是用別人所造成的錯誤或行為,來懲罰你自己的身體及心理。」所以,不要常生氣,生氣對身體及心裡都會有不好的影響,況且,別人或自己所造成的錯誤既已成事實,如果我們再生氣的話,豈不是將錯誤繼續延伸?
幸福人生

 2018-12-13

幸福人生

時間可以成就一切學業、事業、志業;一分一秒無不是時間的累積。每個人的人生,真正用在做人做事的時間極為有限。所以有智慧的人,視時間如鑽石;而愚癡的人,將時間當作泥土。若能把時間當作鑽石般地珍惜,精勤不懈,則世間沒有不能完成之事。若在日常生活中,心思渙散昏沉、貪圖逸樂懈怠,那麼時間就會平白的消逝。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分分秒秒,每個時刻都須保持清醒,即使有病痛疾苦,也不可在昏睡中虛度光陰、在憂鬱中浪費生命。​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不在於存活世間的久長,而在於自己為世間付出多少。只要克盡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樂喜悅,就是最踏實、最幸福的人生!
如何舒解壓力

 2018-12-12

如何舒解壓力

當我們察覺壓力存在時,一些心理建設是很重要的,除了察覺自己生理上的變化外,並設法發覺壓力的確切來源與時間,此外在對自己做些心理建設。這裡有一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方法,它同時也可提供您孩子舒解壓力
人要有後顧之憂

 2018-12-11

人要有後顧之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人不但要眼光看得高、看得遠,還要有後顧之憂,也就是要能看得清自己的前途,也要看得到後退之路,要懂得預留餘地,以便將來有個回頭轉身的空間,所以後顧之憂也是一種處事的哲學。那麼如何才叫有「後顧之憂」呢?第一、晴天要備雨天傘:朱子自家格言說:「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凡事有備則無患,所以天氣好的時候要備妥雨傘,以防天有不測風雲;秋天時節要多積聚糧食,以便安心過冬;甚至對於大自然的天災地變,人類雖然沒有辦法完全抗拒,但還是可以透過事前的預防來減少災難的傷害,所以居安要思危,這是很正確的生活態度。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