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如何有個快樂人生

 2018-12-25

如何有個快樂人生

人生苦短,來匆匆,去匆匆。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短短數十寒暑日子中,要怎麼樣把它過得快樂,安然而又自在呢?當然能更有意義且更健康,那是屬於第一境界了。 快樂,自在又有意義,在相同的生活環境與條件之下,並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當然也不能說困難度有多高,只不過是在每個人的想法上多少會有殊異性,本身個性和外在配合是相當重要的因素。要把生活過得快樂有活力和悠然自在,修行人會比不修行的人容易,而用心學佛的人比未接觸佛法的人似乎也比較輕易上手,也比較能進入狀況過得更有意義。 以下幾種方式可提供分享:一、把握當下,以喜悅心情迎接一天來臨。二、接受不同意見不要太固執己見。三、不要把一天的不愉快留到明天。四、學著讓自己像水性一樣多樣化。五、平心靜氣面對每一件事實。六、不要常常被金錢所制伏奴隸。七、除了三施外口施笑施忘不得。八、建立新關係改變自己。九、運動健康就是財富。十、心懷感恩,知足惜福。 要將人生過得快活,當然要能施,能捨,懂得體諒他人,包容他人,處世平和,多往好的方面去想,自然能遠離怨恨,而使生活變得輕鬆自在。吉神自會降臨於你,福慧增長,自然就快樂幸福了。
生命的價值在哪裡

 2018-12-24

生命的價值在哪裡

生命的意義在於自己對社會、對大眾、對人間有利益、有貢獻。 世間上有好人、壞人,所謂好與壞很難在表面論定,有些好人對社會沒什麼特別貢獻,但也有壞人對社會有大貢獻者,如:日據時期的廖添丁先生,雖然僅得年二十六歲,但由於他劫富濟貧,而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對失竊的人來說是「壞人」,但對貧苦交加,曾受其幫助的人來說則是「好人」。後人感念他的英勇事蹟,還在八里爲他建廟祭祀,他也因助人而為世人所傳頌,生命是不死的,「劫富濟貧」就是他所樹立的生命價值。 又如最近剛往生的林口長更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樑醫師,學生時期就積極參加義診,在臨床毒物學和腎臟學研究備受肯定,他不畏強權、毫不妥協地為食品安全把關,親上媒體解說,深得民眾信賴,但願國人沒有食品安全的危害,就是他念茲在茲的生命價值。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本身的條件優劣,而在於對人是否有用,一個人若能擴大自己的能量,奉獻給別人、社會、國家,這樣生命就更有意義,自己也賺到給人接受、廣結善緣的無限財富。 現在有愈來愈多的人,願意提供自己的.時間、力量,到寺院、學校、醫院、養老院、育幼院等處,發心做義工;有些青年朋友還利用寒暑假,到教育資源較缺乏的偏鄉,為小朋友課業輔導;有的醫師護士,則發揮專業,到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義診,例如:台東馬偕醫院身心科醫師楊重源,學佛的他,今年夏天第八度前往海拔四千五百公尺的大陸藏區塔須村義診;並自費購
如何涵養高尚的人品

 2018-12-23

如何涵養高尚的人品

「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之所以被人看重,不在於他的學問高低、能力大小,不在於他有錢沒有錢、有地位沒有地位,而在於他的人品如何?所以一個人有品重於有學,有格重於有錢,高尚的人品是一個人無形的資產。那麼如何涵養高尚的人品呢?第一、勿因窮苦而變節:人不能因為一時的貧窮、一時的苦難就變了氣節。例如出家當和尚,不能因為很窮、很苦,就退失道心去還俗。又如一個女人,不能因為一時的貧窮而賣身,這是自甘墮落,是沒有骨氣。所謂「秀才餓死不賣書、壯士餓死不賣劍」,所以做人不可以因為一時的窮苦而變節,一定要為自己的身分、節操而堅持。第二、勿因貧賤而易志:人不要因為一時的時運不濟、窮途潦倒,就喪失了自己的志氣。例如我本來是個正人君子,因為一時的貧窮便與人同流合污,作姦犯科;本來我想做一個大善人,樂善好施,現在貧窮了,我就不再佈施了。其實,一個人儘管沒有錢,沒有力量,至少有個心吧,儘管我什麼都沒有,至少有一個口吧,我可以存善心、講好話來佈施,千萬不能因貧賤而易志。能夠面對貧賤而不動,則能澹泊明志;反之,恬不知恥,必然貧賤卑微。所以,一個人寧可守道貧賤而死,不可無道富貴而生。能夠處貧賤而志不屈,更能受人尊敬。第三、勿因艱苦而放棄:生活艱難時,要面對它,不能因為一時的艱難困苦,就放棄自己的責任,放棄自己的理想。現在社會上有一些青年朋友,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發奮立志,對前途滿懷憧憬、理想,可惜一踏入社會,只要稍微遇
微笑讓我們遠離病痛

 2018-12-23

微笑讓我們遠離病痛

古人說:「最能笑者最健康,最樂觀者最長壽。」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笑十笑,百病消。」科學家說:「樂觀是養生的唯一秘訣。」 事實上,笑的效用遠超過我們一般的預料與瞭解。人一笑,橫隔膜就上下移動。不知不覺作了複式呼吸,如此使橫隔膜上下劇烈使用結果,首先可改善血行,使血液循環至全身。如此活血結果,會產生防止老化、血糖值下降---等效果。 笑能刺激呼吸系統和血液迴圈,緩解關節疼痛,預防從感冒至癌症等許多病症的發生,笑還可以緩解緊張情緒,提高抗病激素水準,增強免疫系統功能。 有人整理歸納,認為笑具有下列六種生理功能:一、笑能吸進更多的氧氣,排出更多的廢氣,保持呼吸通暢,促進新陳代謝。二,笑能加速血液迴圈,增強新血管功能,使局部和整個身體供血充足。三,笑能對人的心理活動有正面的影響,調節大腦神經的功能,消除我們緊張的情緒,還可解除疲勞,驅除憂慮、煩惱和不快。四、笑能促進食欲,增進睡眠。五、笑能使人心情開朗,精神振奮,頭腦清醒,有利於身心健康。六、笑不僅是積極情緒的催化劑,而且是治療某些疾病的良藥。 由於笑的奇妙功用,美國已成立了微笑俱樂部,也有稱為世界笑旅的民間團體。目的在對癌症病人和其他健康支援團體推廣笑的效用。 台灣也有笑笑功與推廣團體,鼓勵特殊有創意的人設計有創意的科學實驗,對病人提供「笑之療法」。
如何促使五福臨門

 2018-12-22

如何促使五福臨門

五福喜臨門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分開就不圓滿了,那何謂五福呢?一、財富 二、子女 三、長壽 四、好德 五、善終 全部都能擁有,才是十全十美的。有缺陷是由於行善和積德不夠,要五福臨門就必須要行善佈施多做公益,如當義工、義務當誦經生、教師、教練等等服務大眾,回饋社會的善事。第一、財富 是錢財富足,有顆善良的心,常行善佈施、積極勤奮工作,積存而來的。第二、子女 子女賢能、事業有成,又有孝心。是因日常能行善佈施,積好陰德庇蔭子女,由好的身教養成而來的。第三、長壽 福壽綿長,是因心懷慈悲、樂善好施,積了福德,避免三魔侵襲而來的。第四、好德 是一切快樂和幸福的泉源,是一切好運和福氣的根,假設沒有時常行善而廣積陰德,那麼一切享受都成了奓侈品,如果沒有播種,等福報都用完了,必然會有窮困潦倒的一天,所以必須要播種好德,時常行善佈施,而且要廣積陰德,做些對社會有益的善事來回饋社會。第五、善終 年老時享福報,得福祿壽三才,又能避免病魔、業魔、心魔侵襲,身無病痛的享受快樂美滿的人生,若臨命終,自知時至,心無罣礙,安詳往生。
生命要活得有意義

 2018-12-21

生命要活得有意義

生命不在長短,只要活得有意義。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縮縮而活的人,不如一年、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義的人,只要生命曾經綻放過光芒,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無關緊要了。 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三十歲、二十歲的人,根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雖然,前者多活幾十年,後者則少活了幾十年;但,這只是人們觀念上的感覺與執著,對於體認得生命意義,清楚宇宙真諦的人,存在的長短已不覺得遺憾。 時間就是永恆,活到一百歲,和只活到二十歲,是一樣的;一年就是一萬年,萬年存在一年中。 人們以為離開了瞬息萬變的時間,別有永恆的存在,這是不對的,永恆是存在時間中,離開了無常的時間,就沒有永恆的存在。 所以,只要你創造了永恆,將人生提昇到永恆的境界,那麼,生命的長短,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活得有意義,生命就會接近有恆,不再只是短短的幾十年。
孝道是一切美德的根源

 2018-12-20

孝道是一切美德的根源

有謂今天是什麼時代,竟提倡教孝、弘揚孝道,未免陳舊落伍,其實不然。讀過歷史的人都承認;中國的社會生活,兩千多年來,一直以家庭為中心,而家庭組織的實際與倫理基礎,也一直建立在孝道觀念上。孔夫子的政治倫理思想,特別強調「入孝出悌」的家庭,乃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天下母親,莫不經過十月懷胎,忍受多少苦痛,然而一聽到子女第一聲啼哭,好像便忘記所有苦痛,將子女的啼聲,當作天上人間的美妙音樂。因此,凡為人子女者,如果能想到這一點,想到母親用甜蜜如甘露的乳汁,來撫育子女成長,想到父親不管風吹雨打,辛辛苦苦的掙錢來培養子女成人,父母親對子女的恩德,真是比什麼都偉大,所以百行孝為先,良有因也。 誠然,我們今天談孝道,絕不是效法古時「割股奉親」或「臥冰求鯉」的愚行,也不只執著於晨昏定省,奉養無虧的儀式,而是要孝順父母,遵行父母教訓,且要出之以誠,行之以敬。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事親不出之以誠敬,雖能有養,與畜養犬馬有何區別?我們相信,在家中能夠順成父母,敬愛雙親,在社會必然是個愛國守法的好國民。 我們相信,人人孝順父母親長,人人心存忠厚禮節,就能培育一個祥和安寧的社會與國家。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