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文章專欄-網路問事-祈福法會【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修身文章專欄

索取善書

知難忍苦好處世

 2018-12-30

知難忍苦好處世

人生在世,必然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和經歷一些痛苦,也必然會一一克服而步上坦途,這樣的人生,才顯得多采多姿而又有意義;若是一個人不幸被困難或痛苦所擊倒,那他不但失去了人生,也更無意義可言,由此可見,困難與痛苦,正是點綴人生美麗的花朵。 我們中國人一向比較含蓄,因此,在教育方式上,也採取了間接的迂迴手段。譬如,長輩要後生晚輩自立自強,通常都不會明說,而只講「求人難如登天」;由於「登天」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才告誡說:「求人不如求己!」 世傳「治通格言」說: 「天下有兩難:登天難,求人更難。地上有兩苦:黃蓮苦,無錢更苦。 世界有兩險:江湖險,人心更險。人間有兩薄:春冰薄,人情更薄。」 對上述「治通格言」的作者,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古人鍾鶴灘,一說是宋代司馬光,找遍資料,卻無法確定,不過,我們可以從以上所說的名句中推測得到,他必定是位澈悟人生的飽學之士,否則,就不會有如此深刻的體認和簡明的文字表達。​ 我們如果把以上所說四段話裡最後一句的「更」字刪去,而成為「求人難,貧窮苦,人心險,人情薄」,那就更容易傳達格言的意思了。不過,我們也不必害怕,因為只要我們能照其後所說的「知其難,忍其苦,測其險,耐其薄」,那就可以坦然的處世了!
笑的價值

 2018-12-29

笑的價值

有些驕傲自恃,自以為清高的人,在大眾前終日擺著一副臭架子,扳著面孔,絕不會附和別人笑一笑,還以為笑一笑會貶低自己的人格。這些自恃自大、虛情假意、誇張做作的態度,非但他們自己痛苦,別人也跟著痛苦。 笑,非常便宜,比用電還便宜,但是比電照射的光更亮。它可能曇花一現,但是留給人的卻是恆久的,它使接受的人有豐盛的收穫,而本身並無任何損失。 「笑」不是金錢可以買到,不是依人情可以借到,盜賊更不可能偷到。奇妙嗎?一點也不,因為你或許已得到了。珍貴嗎?一點也不,因為人人都有,而它的價值全在給予的那一刻。若我們的同學或同伴正處憂慮失意之下,難道我們還要扳起臉孔對待他們,加重他們的負擔嗎?相反的,我們要幫助他們,使他們快樂起來,那麼就別吝惜會心一笑。 笑,能帶給家庭幸福,它是勞苦中的支援,也是友情的標記。它能給失意的人勇氣,給悲悽的人安慰。它是一切痛苦最有效的良藥。 假如人沒有快樂,人的靈魂就像沒有陽光的土地一樣,永遠沒有生氣。快樂要往何處尋呢?唯有去發掘,因為快樂的坦途深埋在你的內心,因為,「笑」是快樂的泉源,所以,我們應該保持自己美麗可愛的笑容。
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2018-12-29

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都希望全國人民做最好的國民;學校的老師,希望大家做最好的學生;家庭裡的父母,也要兒女做最好的子女。那麼怎樣做最好的自己呢?一、要從善如流:做人要做好自己,一定不能自以為是,執著自大,應該從善如流,凡事擇其善者而從之,如不善者應改之。二、要與人為善:做好自己要「與人為善」,如給人歡喜、給人方便,就是與人為善。社會一旦獲得改善、淨化,我們生活其間,自然就能與眾共享其樂。三、要慈悲處眾:所謂做好自己,即自己要有德行、要有慈心,要能悲天憫人,不可以用權勢、計較跟人相處,最好在處人時,以慈悲為原則。所謂「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你能對人「拔苦與樂」,他人怎會不歡迎你呢?四、要進退有禮:現在的人,不受人歡迎,往往都是因為欠缺禮貌。跟人拜訪,事先不知會,做了不速之客;為人處事若能進退有禮,自能獲得別人的好感。五、要聰明靈巧:跟人相處,眼看耳聽,隨時要懂得情況,明白該說什麼、該做什麼,表現都很聰明靈巧,自然受人歡迎。六、要行儀端莊:我們的行為,要能莊重,該說的時候說,該做的時候做,講話音量不宜太過大聲,行為不可太過狂野,所謂行儀莊重,動止安詳,才能從容處世。七、要明理善良:一個人要讓人對你有好感,必須讓人覺得你很明理、很善良,自能贏得好人緣。所以做人寧可沒有智慧、學問,但不能不明理。明理善良的人,才是做最好的自己。八、要積極樂觀:每天生活要積極,要不斷求進步;每天心情要保持樂觀開朗
與書為友. 天天得力

 2018-12-28

與書為友. 天天得力

俗云:「聚沙成塔,點滴穿石」,任何事情,有恆心加毅力就能成就。【人生光明面】的作者皮爾伯是更進一步詮釋「信心」,乃是要去想、去做、去相信---周密地想、踏實地做,加上堅持相信,必能找出方法、成功實踐。要做到這一點,須打好扎實的知識為底,其祕訣就是「與書為友.天天得力」。與眾生分享落實「與書為友」的三項祕訣:一、零碎閱讀.隨身充電 在每天的生活中,若能立定心志與書為友,隨身帶本喜歡的書,利用上下學等車、搭車或與朋友約會前的等待時間,都是最好的閱讀時光,一方面免於焦慮無奈,另方面充電得力。其實,依閱讀調查,「零碎閱讀」是最有成效的讀書方法。二、以書會友.心靈交流 在學生時代建立的友誼彌足珍貴!若我們在學時,能邀請閱讀同好每月定時相聚,分享當月閱讀心得,以書會友,互勉互勵;不僅可汲取新知,更可站在前人學識的「肩膀」上,開闊閱讀視野,達致心靈交流。三、安靜獨處.親炙書香 在繁忙的求學生涯中,學習如何「抽身」,享受獨處的閱讀時光,是以書為友的另一祕訣。建議你參加營會、退休會時,別忘了一書在手,在清晨日出、午間漫步、黃昏夕陽的大自然陪伴下,閱讀靜思,是何等美好。 試試看!今天就帶本書走出家門、走出教室,倘佯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享受與作者遨遊對談---與書為友.天天得力。
從水的風格談涵養道德

 2018-12-27

從水的風格談涵養道德

水是無私、無我、無畏,它為萬物、為人類不分晝夜地流轉,使生物茁壯、滋長,川流不息地發揮它應有之功能;宇宙萬物若無水為之滋潤,便會枯死。所以說:「大道似水」、「上善若水」,老子談得最多。一、不爭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它的特性是誠懇地幫助別人,而不與人爭名利、爭高低,亦不露鋒芒,不炫耀自己,因不與他人爭,所以沒有怨尤。二、無我 大道如水般的廣泛而無所不至,萬物靠它潤澤生長,它卻不辭其責,把自己奉獻給自然,不計任何報酬。三、處下 處下就能和廣大群眾在一起,吸取更多的營養來豐富自己。故云:「善用人者為之下」。四、柔順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因為柔弱代表新的生命力,所以「金以剛折,水以柔全。」五、奮進 水日夜奔流,奮勇前進,過坑灌滿,遇山轉彎,遇阻倒流,不怕艱難險阻,不怕曲折,奮進不止。六、寬容 水有百容王之稱,不計是非恩怨,無論江河小溪涓滴,都能如林則徐所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它不固執、不高傲自大。水能覆舟,亦能載舟,水有百善而無一欺,水之為用大矣哉!
如何度過難關

 2018-12-26

如何度過難關

每一個人在世間上乃至創業,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難。經濟有經濟上的難關,情感有情感上的難關,事業有事業上的難關,甚至也有人事的難關、家庭的難關等等。總之,人生難免都會遇到困難、瓶頸,我們該如何度過呢?第一、要有忍耐的功夫:難關來了,不必慌張、恐懼,要能耐得住、守得住。無論多大的難關,都是因緣生滅,總會隨著時間過去。每一場堅持戰,只要你能守得住、頂得住,就能過得去。忍耐就是力量,耐得住就會成功。第二、要有承擔的勇氣:能夠成功的,通常都是勇於承擔的人,在承擔的過程中,可以累積智慧經驗與福德因緣。如果難關來了你畏懼,困難來了你推諉,就無法成事了。因此,愈是困難愈不要推諉,抱持「我要負責,我要擔當」的勇氣。如果肯擔當,能負責,自然會產生力量,如此必定能度過難關。第三、要有吃苦的精神:不要時時只想到要別人來幫忙度過難關,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老」,人不一定都靠得住。要想度過難關,最重要的是自己肯吃苦,能不怕苦、不怕難,有這樣勇敢的精神,辛苦和困難,往往會慢慢消失退卻而苦盡甘來,化險為夷了。第四、要有不挫的毅力:一般人都不太能接受挫折,常常爲了事情的一點挫折就洩氣了,或者別人講了一句不順心、不中聽的話,就整天爲了那句話,而耿耿於懷的和自己過不去。如果在挫折之下懈怠、灰心、沮喪,鼓不起精神,最後不但不能度過難關,還會讓自己從此一蹶不振。 禪們有一句詩偈云:「真金須是紅爐煉,白玉還他妙手磨
人生讀書最快樂

 2018-12-25

人生讀書最快樂

當今社會錯綜複雜,知識爆發的時代,我們必須多讀有益書籍,才能趕上新時代。書籍是人類經驗的累積和知識的記載,從書本中我們不但可以得到許多做人處事的道理,而且還有無限的樂趣。 懂得讀書的人真是幸福,書籍裡面的寶物,可說是包羅萬象,只看你會不會擷取而已,譬如,哲學方面的書籍,可以充實我們的理想,偉大的傳記,可以作我們做人的方針;休養方面的書籍,可以給我們處事的寶鑑;文學作品可以調節我們身心;省閱科學的書籍,更可以灌輸給我們各種新的科學知識。 讀書既然好處多多,大家都會推說沒有時間讀書,其實「謂學不暇者,雖暇亦不能學」。確實一個人只要有決心向學,不管在何時何地,都可以讀書。工作之餘、飯後、睡前,哪一刻不可以讀書呢?煙雨濛濛的清晨、夕陽殘碎的黃昏與書為伍,更能享受無限的安慰,入夜,在燈下,閱讀一本好書,比什麼消遣都來得有意義。 讀書先要培養興趣,如果沒有興趣,困而學之,不但不樂,反而會感到痛苦。讀書是一種高尚的興趣,有賴於始終不渝的毅力與好學不倦的精神才行。一旦興趣養成,你想不翻書還不行,會面貌可憎。 讀書有了興趣後,更需懂得讀書的方法,才能從書中獲得益處,得到好處,正如滔沙得金,其樂融融。讀書的方法,有人主張博學多覽,有人主張精益求專,但是不管如何,讀書一定要深思。朱熹說:「讀書之法,常熟讀沉思,反覆涵詠,銖積寸累,久自見功。不惟理明,心亦自定。」左宗棠也說「讀書要
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