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鸞文專欄-網路點燈祈福-觀元辰宮【光明堂行善雜誌社】

仙佛鸞文專欄

索取善書

人間道路-第七回 修行與開運物的關係

 2025-10-26

人間道路-第七回 修行與開運物的關係

人間道路-第七回 修行與開運物的關係聖示: 修行的本質,不在外在形式,不在供品多少,更不論宗教派門,而在「內求」,心識覺醒與開悟,戒除三毒(貪、嗔、痴)。以布施治貪(懂得分享),以慈悲治嗔(懂得理解),以智慧治癡(懂得反思與覺察)。開運物(符令、水晶、瑪瑙、天珠、貔貅、金蟾蜍⋯⋯)皆是外力的加持,無法長久。財神曰: 開運物的目的「在於藉物修心」,而非以物求福。若心念執著權利、色相、非份之想,戴再多的手鍊、法寶,終究枉然,德性才是求福財錢的最大法器。財神曰: 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化飲,蕭生魂魄出竅。蕭生曰: 恩師聖安。眾生戴個天珠、手鍊、貔貅⋯⋯無非只是想求個平安、招個財,藉由大自然浩瀚能量、仙佛加被、佛光助化,招來好運。那什麼是藉物修心呢?財神曰: 萬物皆有磁場,藉由吉祥物啟動能量、改變磁場,形成強大助力,本無可厚非。但是「唯有心念與吉祥物」產生磁場共振,才能發揮加乘作用,也就是正心、正念、善行、慈語、愛物,即便不戴任何吉祥開運物,自有吉神護佑。蕭生曰: 影響人的運勢起伏,有許多因素,原生家庭、本身前世因果、環境、個性⋯⋯太多因素左右人生盛衰,那修道之路,除了本身修為、善行、布施之外,如何藉由吉祥物來避煞、去災、祈福、招財呢?財神曰: 吉祥物包含符令、護身符、項鍊、天珠、水晶、貔貅、金蟾蜍⋯⋯首先就是啟動能量,
人間道路-第六回 修行與風水的關係

 2025-09-28

人間道路-第六回 修行與風水的關係

人間道路-第六回 修行與風水的關係聖示: 修行的核心在於修心,即戒、定、慧的培養,遠離貪嗔痴。風水的作用在於調整,即住家和周遭環境的改善,進而間接地影響運勢的發展。福地福人居,人最好的風水寶地,就是「行善」。財神曰: 修行的目的在於「修」正「行」為,不在求取神通,而是內在的「自在」、「平安」、「喜樂」。修行的要點:一、淨化心靈:攝心為戒,因戒而定,因定而發慧,遵禮義、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不被物質慾望所束縛,回歸樸實、純真本性。二、定、慧雙修:定——是專注安定,不被情境所觸怒,先處理好心情,才能處理好事情,事緩則圓。慧——是覺察、洞悉,了解因果脈絡,洞悉事情原委,挫折也是消業的一種方式,懂得換位思考。三、持續力和恆心:人經累世殺生,只要有與人接觸,必定產生交集或衝突,無形中種下的業因,待時機成熟,必定成為果報,莫因一時不如意,所求不如願,便失去道心,中途而廢,甚至造下口業觸怒神鬼。當所求不如意,始終相信:時機未到,還有更好的安排。恆心不輟,修心養性。四、積德迴向:因果是綿密的網,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三尸神、日夜遊神,無時不刻記載,累積功德,持續迴向,以一顆懺悔之心,將功德迴向,消除前世已種業因,未顯之果消弭,才能大事化小,永保安康。財神曰: 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賜飲,蕭生魂魄出竅。蕭生曰: 恩師聖安。俗諺:「一命、
人間道路-第五回 靜坐接地氣,能調養身心靈、提升磁場,為何因?

 2025-08-31

人間道路-第五回 靜坐接地氣,能調養身心靈、提升磁場,為何因?

本堂武財神登台:人間道路 第五回 靜坐接地氣,能調養身心靈、提升磁場,為何因?聖示: 人生如大海,潮起潮落千百回,苦樂無常,世人屢受雜念,妄想糾纏,常常顛倒夢想,憂愁未來,悔恨過去,計較當下的得失,造成身心俱疲,這些層層疊疊念波,時而平靜,時而波濤洶湧,讓人心無法安住於當下。 然而,命運並非全然註定,藉由修行之路靜坐調心,接地氣養生,減少修行路上的障礙。財神曰: 靜坐不是消除念頭,而是調伏和轉化,化濁氣為清爽,變成正氣,調心養息,正信、正念、正氣充盈全身。 接地氣就是「補土地氣」,人就是一個能量導體,長期壓力、焦慮、抑鬱造成氣脈受阻,接地氣就是與大地能量交換。財神曰: 蕭生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賜飲,蕭生魂魄出竅。蕭生曰: 恩師聖安。人總長期生活在高度壓力,為了在社會取得立足之地,竭盡心力只為餬口,可謂筋疲力盡,元神耗弱了不少,靜坐調養身心靈,尋找內在平靜、自在與大自然取得片刻悠閒,讓身心舒緩充電,這種內外兼顧的好方法,彷彿在人生苦海中,有了指南針,穩定了人生方向。《師徒步上蓮台,往虛空飛去》蕭生曰: 請問恩師,那如何才是最方便又有效的靜坐方式呢?財神曰: 靜坐的好處在於三合一:調身、調心、調息。一、靜坐前喝一杯溫開水暖胃,有助氣血循環,緩和交感神經緊張。二、端身正坐(或盤坐),雙手交疊大拇指微觸,脊椎
人間道路-第四回 戒殺茹素,放生護生可以消病業,為何因?

 2025-07-27

人間道路-第四回 戒殺茹素,放生護生可以消病業,為何因?

本堂武財神登台:人間道路-第四回 戒殺茹素,放生護生可以消病業,為何因?聖示:佛曰:「四聖諦:『苦集滅道』」。人生「苦」海,多少人因病業纏身,拖垮整個家庭;痛苦「集」結於人的無名造作、胡作非為,要從根本「滅」苦,修「道」行善,利濟眾生,才能逢凶化吉,脫離苦海。財神曰:「病業」,也就是「因為業障而產生的病症」,生病不是只有身體上的問題,可能原因如下:一、前世或今生的殺業(如殺人、殺生靈、墮胎),與眾生產生的冤業、血債血還。常見的病症如腦瘤、癌症、流產、出血。二、人的身口意不淨,常年口業、詛咒、謾罵,形成晦氣磁場,造成氣脈受阻,引發病症。常見病症如呼吸道系統出現問題、頭痛。三、陰德不足、陽氣不旺,飲食、生活作息不正常,引發免疫力降低、邪氣趁虛而入。常見病症如精神耗弱、失眠、夜間多夢、疑神疑鬼,甚至躁鬱症。四、不敬天地、觸犯鬼神,祖先不安、業障未消、遭受天譴或是業力討報。常見病症如憂鬱症、高燒不退、腸胃不適、心血管問題。五、誓願未還,前世或今生曾立下重大誓願,如代天宣化修行,代人承受病苦,或神明前立願毀約,這種無明病痛,醫藥枉然,甚至查不出原因,就統稱「靈體病」。病症發生部位:任何器官皆能產生病痛,不危及生命安全。財神曰:蕭生著書時間到了,恩師賜符,蕭生魂魄出竅。蕭生曰:恩師聖安,人生苦海,有來自身體上的老、病、死,有來自心靈上的愛、恨、怨懟,求不得、愛別離,有來自外界誘惑,貪嗔痴犯下的
人間道路-第三回:點燈轉運除障,為何因?

 2025-06-29

人間道路-第三回:點燈轉運除障,為何因?

本堂武財神登台:人間道路-第三回:點燈轉運除障,為何因?聖示: 每一次持咒、誦經、點燈,不只是祈求仙佛護佑,而且感召護法神尊靠近,改變自己和周遭的氣場,開啟靈體(界)得渡的契機,累積自己福報資糧。燈、燭、清香能通「陰陽」,且點燈更是承載各人願力的媒介,例如:光明燈、智慧燈、姻緣燈⋯⋯一、穩定心念:心定則萬事定,念正則百福生,轉念才能看清事態的真相,一念起百業生。二、持咒誦經:咒音調息,法輪常轉,暢通氣脈,故身心安泰。三、點燈:象徵破除無明,點亮與靈界的光橋,簡而言之,就是補充能量,調和氣場。一、點元神燈:在法界射出天際時,一般會在原靈樹或原靈花上顯像光澤。二、點智慧燈:法界會在人的天庭蓋上呈現黃光,以生起智慧、穩定心念,進而功名彰顯。三、點光明燈:一般法界顯像是人的周遭有一光圈罩住,就是有在正法道場或廟裡點燈,主神更會不定時派兵馬護佑。四、點財利燈:除補充廚房的光線充足,更是不定時補充元辰宮米、水的能量,以顯化在現實人生事業興順、貴人扶持。五、點消災解冤燈:藉燈的能量,化解討報的怨懟,但須配合其他行善作為,持咒、放生、捐香⋯⋯更重要的是,請正法道場呈疏文引渡超拔,讓他們免於流浪之苦,有一餐沒一餐的,真的苦海無邊。
人間道路-第二回:持咒誦經可消災,為何因?

 2025-05-25

人間道路-第二回:持咒誦經可消災,為何因?

本堂武財神登台:人間道路-第二回 持咒誦經為何因?聖示:人生盛衰成敗、悲歡離合,小至兩人爭吵,大至車關、官符、病劫都不是偶然,背後重要的影響原因就是「因果」業力。困境是過往的因緣成熟,災難不是懲罰,而是「釋放」與「清償」的過程,修行就是轉化「因果」,修行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以「智慧」和「福報」來化解風波、趨吉避凶。財神曰:持咒誦經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提供內在精神的穩定力量,改變命運的走向。人的命運受三項因素左右:一、前世的善惡,與他人之間因果糾葛。二、今生的「念頭」和「作為」:念念生因,行為成果報。三、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說時間成熟,環境因素、外力因素的加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財神曰:著書時間到了,恩師化符賜飲,蕭生魂魄出竅。蕭生曰:因果如同種子般,需要陽光、水份灌溉,環境因素,水在零度以下結冰,在高溫下化為蒸氣,說明了環境改變,結果就會改變。努力很重要,但是生活圈更重要,跟著蝴蝶找到蜜蜂,跟著蒼蠅找到廁所,花若盛開蝴蝶自來。財神曰:的確,如何讓自己花朵繽紛綻放,除了自己品種之外,更要外力加持,每一個念頭,決定了善惡的種子,更左右命運的走向。《師徒步上蓮台,往虛空飛去》蕭生曰:恩師「持咒誦經」到底功效如何?財神曰:持咒誦經只要「方法正確、心態正確、持恆永久」,必能「逐漸」轉化命格中的災劫,指引生命的走向。業障一般有「輕重、先後、遠近」之分:一、定業:重如泰山,於八字中早已顯化,一時
人間道路-第一回:求神問佛不如願,為何因?

 2025-04-27

人間道路-第一回:求神問佛不如願,為何因?

本堂武財神登台: 人間道路-第一回:求神問佛不如願,為何因?聖示:人生旅程是一條漫長且又崎嶇的道路,有人走的輕盈,有人走的蹣跚,有人走的沉重,人間道路,不只是「身體」的旅行,更是「靈性」的修為,只有「修持」才是覺醒自我、靈性修持的最佳途徑。財神曰:心如蓮台,不染俗塵,遇苦不退,遇迷不樂,懺悔過往,活在當下,以慈悲為舟,以智慧引航。縱業障滔滔,願心不改,縱道路迢迢,初心不移,世行菩薩道,廣行布施,業障雪消,終有撥雲見日的一天。蕭生曰:人生道路比的不是誰走得遠,而是比誰走的沉穩,修行之人勿求一時成就,但求無愧於心,把握短暫肉身,多行善事。財神曰:蕭生,著書時間到了,恩師靈符賜飲,蕭生魂魄出竅,快上蓮台。蕭生曰:哇賽!改坐蓮台,這下子真的比較安穩,每回騎著黑虎將軍總是心驚膽跳!《師徒坐上蓮台,往虛空飛去》(談話間,蓮台已停駐一鄉野間的土地公上空)蕭生曰:步下蓮台,這座落於鄉野間,左側有一條溪流蜿蜒而過,少數鳥兒穿越空中,響亮的鳥鳴,劃破了這寧靜的虛空。眼前有一位女子,年約二十五歲左右,手持供品,拖著略帶沉重的步伐,一路往著土地公廟前去,身後卻跟隨著一位年輕女子,眼神兇惡,滿滿的恨意,不時拿著棍子,敲打著信女的肚子,只見女子左手按著肚子,右手持著供品,彷彿女魂的敲打,對應著身體的疼痛部位。一會兒時間,信女已擺設好供品,虔誠焚香,眼眶帶著淚水,喃喃自語:「神也拜了這麼多,錢也花了不少,就怎麼
回選單